可天國這次的拓荒令卻不同。
該法令明確申明。
——但凡天國公民,均享有法定範圍內的火星拓荒權力。天國已經與星樞達成了協議,將會在火星基地之下,開辟地下城市。
——地下城市有基、柱、洞三層結構。
——基為城市地基所屬地層高度,在該核定高度和寬度範圍內,享有自主開發地下空間的權利。柱為基的支撐主脈,洞則是柱延伸出的分支……
說直白點,洞就相當於一個個房屋,柱則是公共區域,基是天國持有的基本盤空間。
天國讓公民們參與火星拓荒,往地下挖掘。
這倒是返璞歸真,回到了蟊穀鎮那種較為原始的地下居住模式。
如果挖掘出了礦產,繳納45%拓荒所得稅給帝國,剩餘屬於自己。但如果偷稅漏稅不報,不僅違法財產將沒收,還有牢獄之災。
周異比較在意的是,天國公民要怎麼能拓荒?
公司開發廢土裝甲也沒多久,尚且在逐步推動試行和優化階段,都沒有徹底鋪開。普通人操作也有困難。
天國難道有類似黑科技?
周異往下逐行快速閱讀,當看到某一行時停下。
——火星拓荒采取兩種方式。
——機電生命可采取遠程操控工作分機。非血肉係生命,可以通過星樞的光核級特殊衛星阿朗佐進入火星,直接參與當地的礦產資源挖掘。
——不滿足上述條件,也可以通過投資火星拓荒基金來獲取收益。
——天國正式成立了【火星拓荒基金】,帝國已經領投了1億光種作為啟動資金。基金每個月會對每一個投資者分紅,最低10萬菇就能參與投資。天國歡迎本國公民與外國居民們參與其中。
屬於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周異聞出味來。
核心還是讓大家砸錢投資。畢竟能去火星的生命是少數,過去還願意工作的就更少,那邊環境也比這邊危險惡劣得多。
他又遠程聯係到舊王,以求證這一信息。
“火星基地那邊的地下空間,我出售了一部分給天國,作價3000萬光種。在指定高度和範圍內,他們可以隨意開采和建設,但不能破壞更遠區域。”
周異頓時意識到:“你很缺錢?”
“很缺。”
“火星戶口出售不是還賺了一筆麼?”
“不夠。”
舊王說:“星樞矩陣內,有超過3000顆衛星缺乏維修。”
“因為長期聚焦於火星探測和數據收集,如果不能及時進行修複和維護,它們很快就會無法發揮作用。”
“當前需要大量的火箭,將A1級維修機器人送入衛星軌道。機械臂將和衛星完成連接,並進行設備修複和維護。”
“每一顆衛星的維修,采用小型火箭發射,搭載150公斤的小型維修機器人,連帶火箭發射、機器人、配套設施等,成本最少需要30萬光種。”
“這是一次性成本,機器人完成修複後將會被拋離,無法回收。每70年需要維護一次,所以開銷很大。”
“所以這一輪維修總計要10億光種,這就是開發火星的前期成本。”
“賣地的3000萬光種足夠我修複100顆衛星,衛星越早完成修複,故障率越低,拖延時間太久可能會造成永久報廢。”
周異這才明白。
難怪舊王總是錢覺得不夠,之前說需要10億,就這還是補窟窿的。
不論過去還是現在,航空航天都很燒錢……
他腦子裡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火箭骨魚和骨鱟搭載的生物火箭,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他當即通過強化控製器,接通飛天公。
“維修嗎?這個沒有問題。”
那邊毫不猶豫地說:“生物火箭的最大優勢,是骨魚可以在軌道裡移動,它們雖然不會修理,但可以將機器人送到各衛星上去。這樣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隻需要十幾部機器,就能完成全部維護。”
“成本至少可以壓縮到既有的10%。”
周異大喜。
就是這個!
“不過周先生,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
飛天公說:“怎麼讓骨魚去執行命令,將一個個機器人帶到特定軌道位置呢?這個才是最困難的環節。”
周異自信道:“放在外麵也許是個難題,但對公司的骨魚是小事一樁。”
他心說。
公司的骨魚以前可是有幾年快遞員經驗,送貨到家那簡直不要太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