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年一開頭就非常忙碌。
沙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湧入了大量新移民,加上從各地區、各組織過來交流學習的光納種和強化者,讓這裡的兩個港口,四個停機坪每天都是人潮湧動。
翡翠大道上車輛和光納種來去擁擠,就連過去一直較寬鬆的蕪湖高架橋上,也破天荒出現了堵車現象。
程序部的紅綠燈賽諾傑,這時就發揮出其專業能力。
幾年前就在沙港地區完成的交通監控網絡,立即對此進行了調整分流,將高載重的貨運車都集中到高架橋,以提升效率減少擁堵。
在此基礎上,程序部還展開了限號管製,有沙港地區和公司車牌的車輛優先上路,先確保本地的運送穩定。
另一方麵,民航部也新增了10艘公共飛艇,增加了從沙港到翡翠城的班次,以減少地麵交通的運輸壓力。
周異最初大為不解:“我不太懂,按照監控數據,隻是2000輛車就能造成嚴重擁堵?我們這邊的交通基礎這麼薄弱?”
賽諾傑解釋道:“董事長,擁堵由最薄弱的路段或節點決定,而非全道路平均流量。”
“按照數據庫記錄,舊人類的超大型城市BJ,其二環路全長32.7公裡,與翡翠城到沙港高架橋直線距離接近。而20003000輛車集中在局部路段,就能造成區域性癱瘓,若某時段同時行駛車輛達30004000輛(含重複計數),局部路段即出現紅色擁堵。”
“交通道路,是比看起來要脆弱的結構。”
“高架橋已經是優化極好的結果,中途隻有雞頭鎮、蘑菇林、青蔥鎮、綠洲鎮四個出口。不過也是因此會出現車輛依次下匝道排隊,造成一定的擁堵路段。這還是在有紅綠燈指引下,換成其他地方,堵塞隻會更加嚴重。”
涉及專業領域,這位向來唯唯諾諾的智能紅綠燈要自信許多:“董事長,多虧您很早批準,對道路基礎建設持續投資。”
“否則光是靠舊翡翠大道,根本無法支撐大量車輛來去,那畢竟隻是非常簡陋的臨時道路。”
“也是經過多輪翻修和拓寬,在機電生命的專業道路鋪設下,新翡翠大道現在派上了大用。人車分流的意識,也已經深入人心。”
它說的其實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
那時候賽諾傑找到周異,請求撥款重新打造翡翠大道。
幾年裡,舊翡翠大道被車輛持續碾壓。它是房屋排列而成的臨時道路,被壓得到處坑坑窪窪,需要修補的洞口和塌陷越來越多,坍塌風險也在持續提升。
賽諾傑建議,將舊大道用作人行道避免垮塌。以既有的巨人菇作為行道樹,能將車道和人行道分開,然後往內陸方向再新修一條車輛專用道路。
周異直接批了。
反正公司有錢,不缺這點。
翡翠大道按照當前最高工程規格進行鋪設,采取顆粒狀的排水瀝青路麵,6車道寬,由鏡城專業的機電工程隊來施工,前後總計用時6個月。
施工時員工和居民們也頗有怨言,因為施工導致灰塵彌漫,噪音不斷,走在旁邊耳朵都嗡嗡作響。
不過新路修好後,大家都立馬變臉,個個都很喜歡這種顆粒狀的柔軟路麵。
排水瀝青路麵抗滑性能高、噪聲低、還能抑製水霧,而且本身看著質感就很好,開過車的人去上麵溜一圈就立即喜歡上了這種高級路麵。
都用不著指路牌的引導,老司機們都紛紛自覺上新路,開得虎虎生風。
這條路大幅度緩解了交通壓力。
不過之前還是有很多車爭相去高架橋,是為了能省能量,因為高架橋會帶動車輛保持高速。光說舒適性和自由度,是遠不如新翡翠大道的。
“董事長,這次擁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賽諾傑說:“那就是蕪湖高架橋,本身延展得太大。它用海上道路連接了整個發展聯盟,包含了沙港、鋼煉城、貝殼市、雙河、樹怪領五個地區。這幾個地方加起來人口超過了100萬,強化車保有量達到了12000輛。”
“加上這幾年車價越來越低,城市保有量持續增加,不少車都會到我們這邊來,接送人員和做交易買賣……翡翠城地區如今是整個發展聯盟的交通樞紐,也是經濟和技術中心,車流量也在我們這邊集中。”
“還好高架橋是光核體,能處理複雜的車流情況,否則這還是一個難題。”
周異問:“我看你給出的分析報告裡,那些外來車輛,大型貨運車占比很高,它們到我們這邊是來送貨還是買東西的?”
“主要是購物,送貨的話有專門渠道,通過飛艇集中大量運送其實更便宜。車輛的最大優勢就是時間上更靈活和及時。”
賽諾傑的電子眼閃爍:“根據我們監控掃描,和外貿部那邊的數據比對。外來貨運車輛主要來購買,廢土裝甲、裝甲配套的五大係統組件、工業級浮遊心臟。”
“相當一部分群體,是到公司這邊來排隊拿貨的。”
周異又叫來紅隼,詢問這位外貿部長:“廢土裝甲銷量如何?”
“公司本部售賣出【月3改】廢土裝甲241台,配套組件711件,法理陣線那邊的鏡城代工廠,已經賣出了2779台,配套6801件。”
紅隼的話讓周異覺得奇怪:“既然法理陣線那邊代工加工更快,質量也穩定。為什麼我們的客戶不在機電城市去拿貨?還要千裡迢迢跑到我們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