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尼爾看到旁邊停著一架直升機,身著白袍的俾斯麥·瓦爾德施泰因正跳下直升機向著他們走來。他主動迎上前去,向這名圓桌騎士問好。
“原來是教士的副手麥克尼爾先生。”俾斯麥向麥克尼爾敬禮,“教士怎麼沒來?”
“他一個神職人員,不喜歡看打打殺殺的場麵。”麥克尼爾敷衍道,“對了,演習的內容是什麼?”
“今天的演習是一個整體。”俾斯麥解釋道,“海軍部分模擬的是在公海和敵軍艦隊的交戰,而陸軍部分模擬的則是登陸後的作戰計劃。我們預計,我國強大的空軍能夠在短時間內奪取製空權,使得地麵上的敵軍承受毀滅性的打擊。”
這並不是以防禦為主基調的演習,而是明擺著告訴世人,帝國已經想好了下一個侵略目標在哪裡——有兩個備用選項。南庭都護府或日本,二者都是帝國的盟友,也同樣和帝國存在著摩擦。
在平原地帶,兩支軍隊陷入了苦戰。看起來,負責籌備演習的參謀們儘可能地模擬真實情況,而不是為了討好某些人或蒙騙某些人而在結果上做手腳。儘管俾斯麥聲稱他們能夠迅速摧毀這個假想敵的空中力量,但演習已經開始了兩個多小時,布裡塔尼亞帝國一方不僅沒有占據上風,反而還有被假想敵趕下海的可能性。坐著直升機來到半空中視察戰況的俾斯麥滿臉陰沉,這和他設想的也完全不同,他回去以後恐怕沒法向皇帝陛下交差。
王雙不在,麥克尼爾又不認識其他人,他明智地選擇保持沉默,隻管觀看戰況。布裡塔尼亞帝國已經有幾十年沒有卷入新的戰爭了,但思維還不算落後。在對抗假想敵的總體策略上,帝**的目的不再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而是直接摧毀敵人繼續作戰的能力——搗毀全部維持現代社會基本秩序的基礎設施,把敵人直接打回中世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強大的空軍是必不可少的,而俾斯麥所說的結論雖然有誇大的成分,麥克尼爾認為帝國空軍有資格和20世紀末期的gd空軍相比。沒有空軍的地毯式轟炸和手術刀式精確打擊,gd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壓製歐洲的nod兄弟會並將其逐漸壓縮到巴爾乾半島的。
“他們居然不害怕把自己的軍事秘密暴露給敵人。”麥克尼爾這樣想著,“不知道南庭都護府和日本之中哪一個會先嘗到遭受背叛的滋味。”
威廉·阿什福德少將正和一旁的俾斯麥討論著什麼。兩人同為陸軍少將,然而威廉·阿什福德的年紀比俾斯麥大了不少,這輩子的仕途也許就止步於此,而俾斯麥還有更大的晉升空間。
“緊急逃生駕駛艙應該會提高生存率,巴特雷希望更改結果。”
“他一個作戰參謀無權討論演習結果。”俾斯麥不滿地說道,“有其他人應當為此負責。”
麥克尼爾聽到了一個讓他感興趣的詞彙:【緊急逃生駕駛艙】。gd軍隊曾經廣泛地在坦克、飛機甚至是宇宙戰艦中使用類似的設備來提高駕駛員或機組成員的存活率,如果布裡塔尼亞帝國也在研究類似的東西,麥克尼爾也許會提前得知它的原理和用途——不過,具體的技術細節必然產生變動,發動機也許依舊以櫻石能源為核心。
最終的結果是布裡塔尼亞帝國在付出慘重代價後勉強達成了預定目標,期間一名膚色黝黑的肥胖軍官來到俾斯麥這裡彙報他的想法,被俾斯麥一頓痛斥後灰溜溜地離開了。麥克尼爾提出要參觀一下那種駕駛艙,然而他這一次沒有得到帝**的允許。顯然,帝**將這種技術看作機密,這和前線士兵的生死息息相關,任何泄密都可能導致正麵戰場上的慘重損失。
當天晚上,王雙才從海上飛回來,這個以前從來沒參加過海戰(觀摩也算是參加了)的陸軍軍官由於暈船而神誌不清地在眾人的攙扶下回到了臨時居所。他興奮地向麥克尼爾講出了他的最新發現:布裡塔尼亞帝國肯定是準備對外發動戰爭。
“這我早知道了。”麥克尼爾讚同這個結論。
“如果他們真的隻想防禦本土,應該隻造護衛艦,就像我們一樣……而他們的陸海空軍的發展目的,都是徹底將某國摧毀而非防禦敵人的進攻。”王雙表情凝重地和麥克尼爾說道,“況且,許多人似乎被蒙騙了,那個布雷斯高就說他相信皇帝隻想保衛帝國的安全……見鬼吧,誰會信?他是個外行,外行看不出門道。”
不過,如果布裡塔尼亞帝國真的將南庭都護府或日本作為下一個目標……那麼,在對抗真正的敵人前卻下手解決盟友,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麥克尼爾百思不得其解,他無法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隻能將其歸結為皇帝的異想天開。
tb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