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清在靈寶行宮暫住下來。
他也並不覺得此處枯燥,向靈寶聖地討要了一些關於玄穹界域、一百零八界城以及域外天魔的書籍,一邊閱讀了解,一邊觀摩靈寶聖地的煉器之道。
清平道宮本就擅長煉器,天劍老人更有“三絕”之譽,道宮藏書閣中收藏眾多煉器秘要,因此顧元清對煉器並非門外漢。若單論見識眼界,他甚至不遜於許多專研修真器道的大派弟子。
隻不過他往日少有沉浸此道,體會不算太深。如今來到這座宏大的煉器道宮,自然生出幾分好奇。
靈寶聖地並不禁止外人觀摩。外間所煉製的法寶,多是用於克製天魔的製式器物;更何況聖地的煉器精髓,絕非一眼可窺。真正的關竅,在於內在修行功法、烙印靈印的神魂秘術、控火之道、材料配比,以及各個環節的火候把握。
整座行宮規模宏大,煉器弟子遍布各處,前來靈寶聖地拜訪的修士不少,觀摩者更是數不勝數,卻從未聽說有誰真能盜走聖地的煉器秘傳。
相反,若能從中領悟一二,反倒算是承了靈寶聖地一份因果。
這些善緣,或許將來某日就能派上用場。
這也正是當世第一大宗門的底氣與器量。
顧元清也並無偷學靈寶功法之心,而是借觀摩他人煉器,印證清平道宮傳承之中的煉器手法。
一路修行至今,他已臻混天不死之境,再進一步恐需漫長歲月,此時正是彌補自身短板的時機。
在神通方麵,他曆經多次推演,已能充分發揮其實力;丹道一途,他也曾耗費不少心血;唯有煉器,相對於他的修為境界,隻能說勉強入門。
而法寶乃護道之器,他人所煉之物,縱使未有暗手,終究難以如自家煉製的那般心意相通、如臂使指。
正如天劍老人所留的封魔、蕩魔、天魔、伏魔四劍,皆為親自煉製,方能完全發揮其劍道真義。
這也是劍塚之上長劍林立之故,其中甚至有不遜於天劍四劍的存在,皆是清平道宮修士所留!
弟子弱小時,借前輩法劍悟道護身;待修為有成,便自煉本命之劍;直至道消身殞,又將劍歸於劍塚,以待後人。
轉眼半月過去。
玄天閣季山前來拜訪,他顯然是靈寶行宮的常客,遁光輕車熟路落入宮中。
靈寶尊者、顧元清與季山三人於風景清幽之處品茶論道,共談天下大勢,自域外天魔談及正邪之爭。
季山笑道:“聽聞靈墟宗李妙萱已渡混天之劫,實乃我正道中興之兆。靈墟宗果然氣運綿長,若李妙萱能成就混天不死,諸多危機自可迎刃而解。對了,顧道友來這域外之前,可曾去過靈墟宗?”
靈寶尊者撫須輕笑:“季道友,這次你的消息可有些滯後了。李妙萱能安然渡劫,還多虧顧道友護法之功。”
“哦?”季山眼中閃過訝異,隨即笑道,“我還說此次邪道宗門為何如此守規矩,原以為是天尊暗中庇護,不料是顧道友恰逢其時。難怪、難怪!”
顧元清淡然一笑:“確實隻是恰逢其會。”
季山又問:“那道友可看清是哪一家宗門出手?”
顧元清道:“應是太陰殿與幽冥宗。還有一人未能辨出來曆。太陰殿三人中,更有一人修為已達碎天境。”
“混天修士?”季山眉梢微挑,隨後道,“太陰殿出手倒在意料之中,隻是沒想到他們竟敢罔顧正邪兩道約定……不過也是他們運氣不好,撞上顧道友。有道友在,縱是混天不死親臨,也未必能動那女娃分毫。靈墟宗此番確實幸運。”
顧元清笑而不語,事實上,即便他不出手,憑李妙萱的修為和隨身法寶,太陰殿那位碎天境修士也奈何她不得。但此事關乎李妙萱底蘊,他自然不會多言。
靈寶尊者說道:“顧道友突破混天不死,李妙萱修行不過三百年便晉升混天,接連二位天驕異軍突起,橫空出世,邪道宗門自然是有些坐不住了。”
季山歎道:“是啊,邪道宗門向來隻顧自己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若非是這次域外天魔來勢洶洶,隻怕手段還不止這些。顧道友,你來到這域外戰場之上,也當萬分小心謹慎啊!”
顧元清微微頷首,這些其實也不用他人提醒,他這人向來謹慎,所謂人心難測,彆說邪道,正道宗門也未必沒有道貌岸然之輩。
靈寶尊者也道:“可惜數萬年來,我正道宗門未再出虛仙,否則也不至於此,也幸好邪道宗門也是如此,否則,這修行界就不是這般模樣了。”
靈寶尊者也忍不住輕歎,在外,他是正道第一強者,需得保持神秘和強勢,如此方可穩住正道宗門之心,也讓邪道宗門不敢妄為,可麵對兩位混天不死修士,也不必強裝。
季山道:“這些年苦了尊者,若非是顧忌大局,尊者當年應有突破虛仙之機。”
顧元清看向靈寶尊者,他倒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靈寶尊者擺了擺手,笑道:“當年往事,不必再提,何況,本也是機會渺茫,若是貿然突破,說不定早已道消人亡,這方天地可不比當年全盛之時,自這空間裂縫出現,天地大道越發隱晦,就仿佛是大道有缺,再進一步都是千難萬難,隻怕也再難顯古籍之中的修行盛況了。”
季山道:“是啊,這近十萬年來,似乎也隻有天劍前輩一人得道飛升了,遙想古時盛世,各大宗門皆有飛升之人,可現在卻幾乎是仙途斷絕。”
靈寶道尊又笑著看向顧元清,說道:“真要說來,修行界宗門修士都還要感謝天劍前輩,若非是其得道飛升,重整修行界之士氣,隻怕現在的修行界又是另外一般模樣,雖說道途渺茫,可終歸是還有路可走!”
顧元清心中微微一震,似這般記載,他倒是首次聽聞,他隻知虛仙之道難成,沒想到他認為的大道完善的修行界中竟也是這般景象。
他倒未懷疑事情真假,清平道宮雖也算傳承久遠,可要相對於誰來說,真論傳承悠遠,自然是比不上靈寶聖地等宗門。
清平道宮的崛起,更多的是托了那一幅仙人畫中的天道經和仙緣。
關於更為久遠的記載並不是太多,或者說,要麼當年被天劍老人故意隱去,這緣由也能想到一二,一位修士,若是知仙道斷絕,將會何其絕望,失去了勇猛奮進之心,留下心魔,隻怕這修行之道也便由此而斷。
若非顧元清另有依仗,隻怕道心也會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