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位的繼承到一切要務,都由征夷大將軍決定,如果違背征夷大將軍的意願,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也就是說,征夷大將軍才是那個掌握天下大權的男人。
從形式上看,征夷大將軍是在天皇的領導下處理政務。
但...
實際上征夷大將軍才是**的君主。
輔佐征夷大將軍的二把手,為管領。
足利義教就是在以這樣無比尊貴的位置...禮賢繼國緣一出山。
本來這個位置由斯波、畠山、細川三個家族交替擔任管領一職。
但現在卻被足利義教直接交給繼國緣一,這說明緣一在其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
此外,還有征夷大將軍的谘詢機構,稱作評定眾。
擔任評定眾職務的有山名氏、一色氏、細川氏、畠山氏、上杉氏、赤鬆氏、大內氏、佐佐木氏、土岐氏、武田氏等等。
後續的則是二流家族,一般不選擇他們擔任評定眾,除非上述有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
現在征夷大將軍心裡的一流家族裡麵要加入一個繼國氏。
多麼諷刺啊,繼國義伊最討厭的次子——繼國緣一……
卻能毫不費力地完成他最想要的野望。
每當遇到大事,征夷大將軍就會和管領、評定眾開會,作出決定。
另外,還有專門處理訴訟的機構,稱作引付眾。
同時,與鐮倉幕府時期一樣,室町幕府設有政所、侍所、問注所,但與鐮倉幕府時期相比,所管業務不同,權限也大大縮小。
室町幕府還設有各種“奉行”,分為一段時期的和臨時的兩種。
《建武式目之始》中對室町幕府的組織結構做了規定,對足利氏實施善政並走向全盛時期起了重大作用。
室町幕府的組織結構是對鐮倉幕府的組織結構的繼承和發展。
可以從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麵說明室町幕府的組織結構。
管領,事情無論大小都可以過問。
在足利氏草創的時候稱作執事。
貞治元年(1362年)七月,斯波義將任執事時改稱管領。
室町時代,管領主要負責管理庶務,相當於鐮倉時代的執權,亦相當於德川幕府時期的大老或老中。
——大老地位在老中之上,是臨時性的最高職位。
——老中,德川幕府的官職,職位大致和鐮倉幕府的“連署”、室町幕府的“管領”相當,是征夷大將軍直屬的官員,負責統領全國政務。
後來,管領讓代官管理實際業務,稱為管領代。
評定眾,從鐮倉時代的政所中分離出來,成為室町幕府的高級顧問。
除了直屬足利氏一族的家族,其他家族需要經過引付眾這個階段才有機會擔任評定眾。
引付眾的職責是輔佐評定眾。
除此之外,引付眾還掌管訴訟、賞賜等事宜,很多引付眾還兼任奉行之職。
鐮倉時代的政所負責立法、行政、財政、稅賦、徭役,並處理征夷大將軍家族的事務。
政所長官為執事,忙的時候則設立執事代。
足利義滿任征夷大將軍時,伊勢貞繼任執事,伊勢貞繼的子孫世襲執事這一職位。
室町時代,立法和行政權力歸屬管領。
鐮倉時代的問注所是政所的附屬機構,掌管訴訟事宜。
室町時代的問注所職能發生變化,負責掌管並鑒定記錄、文書、憑證、證據。
太田氏、町野氏深諳法製,世襲問注所執事和副執事職位,列席政務的評定。
後續則和鐮倉時代相同,室町時代侍所的職能是守衛皇宮和幕府,同時負責警務和刑罰事宜。
發生戰事的話,侍所就擔負起管理,統率軍隊的職責,神籬直人便擔任其中一位侍將。
因此,侍所掌管軍國大事,非常有勢力。
侍所的長官稱所司。
赤鬆、一色、山名、京極、產屋敷五個家族稱五職,負責侍所事宜。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