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上清大洞真經,此間事了_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 第三十二章 上清大洞真經,此間事了

第三十二章 上清大洞真經,此間事了(1 / 2)

聽到白玉京和“十二玉樓天外音”一語,李雲顯雖是麵容如常,心中也頗覺欣然。

畢竟,他師尊就曾留下過“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的傳世名句。

在李雲顯看來,徐行取這個名字,既是表達了親近道門之心,又考慮到了他們劍宗的感受,可謂是一舉兩得。

——不愧是金山寺出來的高手,果然是長袖善舞,八麵玲瓏,和法海大師如出一轍。

見兩人都這樣望著自己,徐行笑意不減,拂袖一掃,神意已透出腦宮,挾飄渺清音,將這一道“十二玉樓天外音”的妙法,傳給李雲顯、司馬承禎。

這純化劍意的訣竅,本就是來自於兩人的絕學,徐行從中有所領悟,投桃報李,也是應有之意。

司馬承禎和李雲顯,雖是不擅佛法,難以用天鼓雷音印將之完整複現,心中卻也浮現出諸多靈感,預備用自家手段再做改良。

品味片刻後,司馬承禎才睜開眼,看向身旁的少年、孩童,撫須笑道:

“咱們今日這場論道,若是傳了出去,也當要流芳百世,為一段佳話。”

李雲顯先是點點頭,又補充道:

“前提是,此界還能有百世一說。”

司馬承禎聞言,麵色不由得一黑,連連拂袖,似是要打散周身黴運,沒好氣道:

“你小子就非要給貧道添堵是吧,去去去去,該煉劍煉劍,沒事兒少說話。”

李雲顯對此不做表示,再次化為劍氣,散去後山洗劍池,開始閉關修行。

司馬承禎則是道:

“煉劍的道理,你已儘知矣,接下來這鑄鏡的事,有什麼不懂的,便可隨時來請教。”

老道人說這話時,略帶自矜神色。

煉劍一事,李雲顯的確是天下第一的行家,但論及鑄鏡,普天之下,根本無人可同司馬承禎相提並論。

更何況,徐行方才已經展露過自己的劍道功底,這九日悟劍雖是驚世駭俗,倒也非是無跡可尋。

但這小子鑄鏡的手法,根本就是還沒入門,司馬承禎已經做好準備,要好好指點一番徐行,找補一下心理落差。

徐行點了點頭,也不跟司馬承禎客氣,伸出手,直接道:

“還請前輩將含象鑒,借我一用。”

雖是性命交修的法寶,但司馬承禎卻無絲毫猶豫,取出含象鑒交予徐行,隻笑言道:

“貧道在青城山,隻準備修養三個月,等到時間到了,此鏡自會隨我而去,屆時若一無所得,小友可莫要氣餒。”

如司馬承禎這種真仙的法寶,尤其是親手煉製的本命法寶,已是一生道行、修為之所凝。

如今的他,已相當於將畢生心血都展現出來,任徐行取用。

但司馬承禎畢竟已駐世近千載,這千載歲月積累下來的底蘊,究竟深厚到何種地步,根本是難以想象。

區區三月時間,想要儘數通曉,自是遠遠不夠。

可對上清宗、符籙三宗,乃至整個天下來說,司馬承禎這三個月,已是無比寶貴。

徐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鄭重其事地接過了司馬承禎的含象鑒,盤膝而坐,仔細鑽研起來。

此鏡外圓法天,內方則地,配坎離於日月,布雲氣於山川,右則定位於天淵,左則表威於雷電,八卦鹹列,四瞑克周,可謂包其道於乾坤,故曰“含象”。

這幾乎已是此界法器的極致,上接星緯七曜、陰陽五行之力,內置連山,以旌五嶽,山澤通氣,周流為水……

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麵對何種敵人,“含象鑒”都可找出與之相生相克的對策,給徐行的感覺,正如法用萬物的“周流六虛功”。

不同之處在於,司馬承禎當真是從無到有,親手搭建起了一處包羅萬象的小天地,令這種種元氣,皆在鏡中衍生、變化。

徐行又仔仔細細地拿“含象鑒”,同自己腦中的“昊天鏡”本體做對比,並且吸納其中獨屬於此界道門的真意法度。

“含象鑒”雖是法寶,仍是以符籙為根基,帶著濃烈玄門風格。

在“昊天鏡光”映照下,徐行可以清晰看見,在“含象鑒”的形體內部,乃是一片流光溢彩,那些都是充盈其中的元氣。

元氣沒有具體形狀,似是介於有無之間,若是凝聚神意,則可以捕捉到,有一枚枚不斷旋動、隨生隨滅的符籙真種。

比起徐行最熟悉那種,充滿侵蝕性、進攻性,似是具備獨立生命的陰蝕魔文,這種符籙可以說是天地之理的某種外化,所謂“氣通天真,神運自然”是也。

這無可計數,規模宏大的符籙種子結合起來,便是上清宗的根本大法,“上清大洞真經”的真意。

司馬承禎賴以成名的“景震劍序”、“上清含象劍鑒圖”,亦是源於這一部遍述存思之法的“大洞真經”。

雖然礙於門規,司馬承禎無法將“上清大洞真經”直接傳給徐行,但若徐行能從法寶中有所領悟,也不算是他破戒。

好在,徐行並沒有辜負司馬承禎的期望。

有“昊天鏡光”的加持,一切元氣變動、符籙結構,在徐行眼中,皆是纖毫畢現,令其能夠從構成含象鑒的符籙種子中,參悟出“大洞真經”之真意。

上清宗雖是沒有特彆專注於真武蕩魔之道,但在其存思之法中,卻包含了北方玄武之神的法相神形,以及相應的符籙道基。

不過,由於缺少運用之法,是以很少有上清宗弟子會選擇觀想玄武法相,至多是請降天之四靈時,順帶修行一把。

可“真武昊天鏡”中,本就蘊含有陰陽、生死之變,徐行也不欲走包羅萬象一途,隻需從中截取這部份真意,就已足夠。

更何況,徐行本就對真武道意領會極深,又有“真武七截”、“天罡正氣”等法門,也不需要額外的應用之法。

自從獲得領悟後,徐行便進入了自進入此界,亦或者說自進入諸天世界以來,最為忙碌的一段時日。

他的兩大法相仍是留在天穀峰,各自修行,而徐行的元神則是不斷往返於七星井、洗劍池、天穀峰。

在七星井采集星力,重修玄武法相,再造“真武昊天鏡”,在洗劍池重煉“洗墨”劍,令此劍的材質、劍意、性靈都能同“十二玉樓天外音”相契,在天穀峰借助地利,修行“十二玉樓天外音”、“大洞真經”……

此前徐行支援青城山時,並未帶上許仙等人,等到大戰結束,白素貞又返過身去,將他們也帶上了回雁峰。

一時間,原本門可羅雀的回雁峰,竟變得熱鬨起來。


最新小说: 綜影視之妖妃涅盤 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都市科員,我激活了政商決策係統 海賊:凱多義子,開局八門遁甲 農村三代人 理科狀元考科舉?強到朕傻眼 卡牌封靈:靈氣複蘇時代 開局擺攤賣盲盒,開出仙王裹屍布 惡毒女配守活寡?夫兄,人家好怕 NBA:我帶威少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