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環境的巨變下,這種鏈接自是不可避免出現了問題,乃至徹底斷裂!
徐行也準確把握住了這個空隙,右臂高抬,五指大張,掌中星光熠熠生輝,交織流轉,凝為一尊龜蛇盤結,陰陽輪轉的玄武法相!
張通玄到底非是劍修,驅使紫青雙劍的法子,也是將之當做法器,用來加持諸般符法的威能,是以其中並無一以貫之的劍意。
在如今這種劍器同神通徹底分離的情況下,三五雌雄斬鬼劍便隻剩下最純粹的鋒銳,無有絲毫變化。
這樣的劍,用來斬尋常大真人,亦或是對付一些如安祿山、金胎尊魔王這等勤修體魄之輩,倒還不差,但是想斬殺徐行這種神通百變之輩,自是癡心妄想!
玄武神相中,陰陽二氣盤結運化,生生不息,最是消磨意氣,正是拿來對付這種劍器的不二之選。
劍器與神光持續撞擊,發出刺耳的金鐵碰撞聲,不斷摩擦出一連串火星,璀璨奪目,紫青雙劍也逐漸脫離了方才那種狀態,逐漸顯化出劍身形體。
在第三十六次交鋒後,北鬥星光才終於突破了“九空無界”的困鎖,轟到徐行身前。
但此時此刻,徐行已將“玄武七宿”之力儘數吞沒,又通過三五雌雄斬鬼劍的砥礪,狀態回升了兩三成。
他右手繼續鉗製“三五雌雄斬鬼劍”,左手平伸,袖袍一卷,革鼎拳意再現,挾一股天發殺機,移星易宿的豪情,將之徹底轟碎!
北鬥星光碎裂後,徐行的右手也將三五雌雄斬鬼劍徹底鎮壓,他捏著兩口不斷震顫,幾欲折斷的劍鋒,望向紫微垣,冷笑道:
“瞧著光明正大,仍是腥膻滿屋!”
言語落定,徐行將紫青雙劍收入袖中,雙手大張,猛地向外一扯,張通玄元神顯化的紫微帝君,連帶著一整座周天星鬥大陣,都被徹底撕裂!
挾敢教日月換新天!
張通玄猛地噴出一口血,元神歸位,不再有絲毫隱士高人的仙風道骨,一身天仙洞衣更是徹底崩毀!
他頭頂驟然衝出一抹如水如煙的清亮神光,卷起“真靈位業圖”。
在“真靈位業圖”的映照下,張通玄周身浮現出一片天宮仙境,隱約可見其中仙人往來,帝君論道,口誦經文,道韻悠悠。
現如今,他看向徐行的目光中,已滿是止不住的驚駭。
張通玄完全想不到,在這種殺局中,徐行竟然都能把握住機會,反敗為勝。
先是以精血浸染大陣,行改換天地之事,又是破陣救人,甚至還能隔空重傷脫胎換骨的李林甫,令得自己一方的強援還未真正入陣,就已陷入瀕死境地,全無任何作為……
張通玄發現,正是這一個又一個再正確不過的抉擇,令徐行最終打破了自己的節奏,將局勢徹底扳了過來。
如此敏銳的戰鬥嗅覺,簡直是恐怖至極。
這一刻,張通玄突然明白,此前李林甫屢次針對此人都不見成效,的確有其原因。
對付這種韌性奇絕之人,最穩妥的辦法,便是在一擊內,將之打得形神俱滅,否則都不算保險。
徐行一擊破陣後,也並未停止步伐,身形一轉,已撕裂了地火焰海,來到李林甫身前。
李林甫渾身氣機已是如怒如沸,心神更是完全沉入其中,感受到徐行到來,方才通過危機感爭得一絲靈明,超拔出來。
他不驚反喜,反倒是五指捏成拳頭,朝著這位平天教主一拳打出,長聲一喝:
“滾開!”
他如今這種氣機紛亂、道基衝突的狀況,正需要以外力來疏導,如今徐行甘為這個墊腳石,李林甫當然是喜不自勝。
至於張通玄那邊的景象,李林甫根本已無心力去關注,更不明白徐行究竟是如何過來,他如今所思所想,隻有先解決眼下這場危機。
李林甫已不顧其餘,神力、魔氣混雜,互相碰撞中,竟然蘊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大威能,正如陰陽相激而生的雷光,有橫斷山嶽之力。
徐行在此界所見強者中,拳力最盛者,當屬那位出身“金剛魔俑”一族的金胎尊魔王,而李林甫這一拳,已然超乎其上!
可就在這個時候,李林甫卻注意到徐行眼中神光,心頭莫名一冷,隻覺遍體生寒。
前方,徐行已抬臂伸手,回敬一拳。
拳鋒交擊,徐行紋絲不動,李林甫卻噗地一聲噴出漫天鮮血,骨肉臟腑離散,衝破皮囊限製,要朝四麵八方迸濺飛射。
好在,李林甫在生生受了這一拳後,取得了更多靈明,能夠駕馭界域,固鎖周身虛空,方才鎮住法體,延緩身軀破碎的趨勢。
徐行卻根本不去管他,隻是轉過身,再次朝張通玄殺去,唯餘淡然一語,回蕩虛空:
“看來你這廝也非是完全一無是處,敢同本教主拚拳技,總算是有些膽魄,隻可惜……”
徐行話未說完,李林甫的臟腑中,已傳來一陣劇烈開裂聲,徐行剛剛那一拳中,滲透進其人法體的餘勁,直到此際,才真正爆發。
李林甫愕然,隻覺腦宮中那一點水痕忽地變得無比明亮,像是一輪小巧袖珍的大日,終於露出真容,要躍出眉心,遍照大千,廣布光輝。
在這道輝煌日光中,李林甫驀然發現,自家道基,竟然已是滿目瘡痍,神籙、魔紋彼此交織,遍布形神,彼此攻伐。
這一幕分明告訴他一件事:
縱然僥幸存活,超拔之途,亦是斷絕!
此念一起,李林甫心氣全無,更無法鎮壓界域,整個人從中爆開,四分五裂,血光噴濺。
餘氣未儘,衝入地火焰海,激起重重浪濤,巨響如轟雷陣陣,連綿炸開,一線不絕,聲勢極其駭人。
這位中央魔主為出離魔門,籌謀數百年,甚至不惜舍棄一切,投身天綱體係,為外道神明,卻終究是倒在了門檻前,徒留遺恨,死不瞑目。
直到此時,徐行最後那幾個字,才穿透連環爆破聲,悠悠傳來,似歎似慨。
“到底是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