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無邊方廣世界”在道經中,被描述為無邊無際一無所有,無光無影無聲無息無始無終。
凡人若至此,等同烏有;仙人到此,若寂滅深定,神識展開延伸而行。萬物在此無遠近,要看神識可否及,或方寸間,或十萬八千。
可即便如此,此方世界仍然有著“中心”的概念,這是自然現象,而受東西方的諸位佛陀、帝君的影響而成。
隻要立於此處,自然而然便會占據“高位”,就像長生大帝端坐彼岸金橋,一出手便如水之就下,滾滾而來,堆積衝刷,威力自然倍增,大勢所趨,勢不可擋,不外如是。
除去這個優勢外,兩大中心也是“玄妙無邊方廣世界”中,距離物質宇宙最近之處。
天庭的帝君人物若是居於此處,便可借助“天規”之力,勾連人間“天綱”,或是直接傳遞神通法力,亦或是降神顯聖。
佛國的佛陀菩薩,則是可以依循著觀想念力之法,利用因果路徑,直接於諸位阿羅漢心中降臨。
這也是為何,那些遠離中心的大神通者們,雖然亦有無邊法力,也隻會被冠以“散仙”的名頭。
這裡麵既有本就性情散淡之人,也有一眾在天庭鬥爭中敗下陣來的頂尖人物,而在下界,他們的傳承被統一稱呼為——旁門!
而徐行這一次登臨“玄妙無邊方廣世界”,則完全沒有任何散仙的遊擊作風,反倒是擺出了一副要以堂堂之陣進犯中宮,爭奪主導權的架式。
這就令大天尊不得不警惕。
大天尊清楚真武大帝的來曆,他乃是古神年代的五方天帝之一,下應玄水之相,上呈北極天星之力,跟腳深厚,隻輸媧皇一籌。
這位自從明悟道法,修成先天神聖後,雖是入了天庭序列,領帝君神位,卻對正朔大統毫無興趣,隻顧斬妖除魔,調教弟子。
他的道場更儼然是天庭治下的國中之國,如果這位不是追尋道尊而去,那場席卷“玄妙無邊方廣世界”,致使天庭崩塌的劫數,也未必能夠發展到這般地步。
所以大天尊不明白,他到底為何會自混沌之氣中回返。
又或者說,那些合道而去的仙神們,其實從不曾離去,隻是用另一種方式,默默注視著這個世界,隨時可以重臨世間?
不,不對。
這個念頭剛一浮現出來,就被大天尊自己推翻,因為以他如今的修為境界,其實也已經到了物質宇宙的極限。
如果不是有“玄妙無邊方廣世界”為承載,他想要再進一步,也隻能飛升而去,所以他對混沌之外的天外天,自有一番認知。
那絕不是輕易可以跨越的界限。
那麼,對方能夠返回,莫非正是由於那一抹先天祖氣?
大天尊倒不覺得自己失策,隻是恍然間,感覺自己似乎摸到了光陰長河的某種規律。
他選擇朱夫子,正因為對方乃是在未來代表人道大勢的存在,且這人也的確與真武祖氣有著某種程度的聯係。
隻是,在可觀測的“曆史”中,朱夫子雖能引動真武神力,卻不曾真正與這位帝君有過溝通,那麼,這或許就是一種天地自身的“反彈”?
思及此處,大天尊對待“真武大帝”的態度也就越發慎重。
他感覺得到,如今這尊“真武大帝”的境界,已經超越了“帝君”之極限,乃是標準的大神通者,足稱“天尊”。
除了本身的修為境界外,對方的手段也頗為玄妙,就算是以大天尊的眼界,也窺探不出那輪明鏡的虛實。
他隻能感受到,在鏡光懸照之下,原本獨立存在於“玄妙無邊方廣世界”的各個獨立道場,都被隱隱勾連起來。
就是不知道,這究竟是來自於冥冥中的天意加持,還是他自己修成的神通。
但見混沌之氣化生龜蛇玄武,天宮層層鋪開,又有一尊身高無可計數,充塞天地的龐大法相,轟然立起,懷抱明月,道意沛然。
明月流光,一界與共。
月光中亦有渺然神意,唯有大神通者可感,總結起來,便是一句話。
——天上事,天上了!
月光蕩開,那尊法相竟是用“與道合真”之法,硬生生融入了“玄妙無邊方廣世界”中。
此界遺留的真武道韻,皆如百川歸海,凝為一印,照徹虛空,隔空蓋落,光明無量,竟是要直接將此界儘數禁封!
“嗯?”
大天尊沒有想到,這位一上來便是如此決絕的打法,“玄妙無邊方廣世界”雖是妙處無窮,可物質宇宙亦是此界仙神的根基,輕易舍棄不得。
“玄妙無邊方廣世界”演化到如今這種地步,已不隻是一種對抗天魔的手段,更是此界仙神探索“天外天”的一處“碼頭”。
就算是那些已然離去的大神通者,也會將自己留在此處的祖氣作為一種道標,一旦在混沌之外遭遇不測,至少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方向。
雖然自古以來,都不曾有合道者回返,但這已經是億萬年來的傳統。
而“碼頭”若是與物質宇宙脫鉤,便隻是一處孤島,起不到“錨定”的作用,甚至因其貼近“靈昧”之法的性質,還可能傾覆於汪洋大海之中。
諸位帝君在升入“玄妙無邊方廣世界”後,之所以還要聯手打造出一個擁有廣袤地陸,依附於此界的“地仙界”,就是為了增加“配重”。
若是真有一天,玄妙無邊方廣世界演化到了極致,那麼有“地仙界”在,就算同物質宇宙“脫鉤”,也不虞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是很顯然,現在還遠遠沒有到那個階段。
這一次,不隻是大天尊出手,就連始終端坐靈山之巔,漠然旁觀的無天,也不得不施展手段,試圖抹去這無所不至、無處不在的月光。
隻見億萬裡之外,忽地顯化出一道轉輪,月光落入其間,都被扭曲、異化,又見十大虛空世界,從低到高依次排開,秩序井然,等級森嚴。
從最底層的三惡道,再到阿修羅、人、天三善道,六道分彆顯化,輪轉不休,虛空開裂,幽暗深沉的裂隙就此浮現,其中便是滾滾紅塵,十方濁世。
六道輪回之上,則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陀,四大聖界清淨無礙,斷滅六塵,與六道輪回涇渭分明。
十法界完全展現,其中每一道都有一位佛陀法身坐鎮,或坐或立或臥,寶相莊嚴,一切有情眾生繞其而居。
這副景象一出,首先震動的還不是徐行,而是大天尊。
他眉頭微微一皺,意識到無天在這段時間中,似乎進步也超過了自己的預期。
很顯然,這位新晉世尊雖是接了招,卻也並非沒有破解之法。
隻不過,縱然十法界顯化,同天庭眾神聯手,卻也不能除儘月光。
甚至兩家的法理體係,在交融之際,亦彼此摩擦碰撞,不僅達不到聯手的效果,反倒是相互妨礙,給了月光可乘之機。
可無天和大天尊,卻都極為默契地忽視了這一點,隻是借著這次難得的機會,趁勢不斷朝“玄妙無邊方廣世界”的周遭擴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