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秀沒想到古玩店主會跟她說這些,她念念不舍地看了一眼婚服:“您說得對,謝謝老板。三年如果我能有錢贖回來,我一定來找您。”
她的這句話說得很沒底氣,按照普沙村希望小學的情況,再來一個三年她也存不夠四千塊。
隻是聽到老板說,他這三年不會賣掉,意味著她要是想阿媽和阿奶,還能有機會來店裡看到她們親手刺繡的婚服,這樣就很滿足了。
郭文青像是看透了她的心思,笑道:“大妹子,這套衣服我會一直掛在店裡麵,就算三年以後也不會賣。三年內你要是沒有錢贖回去,三年以後你想看照樣可以隨時來看。”
張金秀感動地看著老板:“謝謝大哥。”
“不客氣,是這樣的。我們國家現在也很注重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承,比如非遺,再比如彝繡……妹子,如果我們有類似的活動,我倒是覺得可以讓你們學校的孩子參加一下,在活動上表演也能有一些演出費。”
“我覺得這不錯。”張金秀想起學校裡的孩子,剛吐出去的話又收了回來,“還是不了,我們學校的孩子還是要以學業為重。本來鄉村裡的教育也跟不上城裡麼,我希望孩子們能把時間麼都多多花在讀書上。希望小學是很需要錢沒得錯,不過我覺得不能讓孩子們本末倒置。”
郭文青笑笑:“行,張老師,你說的也沒錯。這樣吧,如果活動在假期,我還是給你們學校打一個電話,告訴你們一聲消息,至於來不來,到時候你們再看。那你看,這賣婚服的錢,你要現金還是轉賬?”
張金秀說道:“現金。”
“行。”
郭文青把錢拿給張金秀,又讓自己的店員開車送張金秀去了車站。
店員回來後有些疑惑地問道:“郭老板,這一套彝族服飾賣出去絕對不止四千,之前還有人專門來找過民族的服裝,尤其是這種純手工做的。我之前有把那個客戶的電話記起來,你看要不要聯係買家?”
郭文青白了一眼店員:“好好上你的班,其他的事情不要多嘴。從我們國家流出去的物件還少嗎?這套衣服找專人處理後,在店裡掛起來作為非賣品,隻供人欣賞,無論出多少價都不賣。”
店員撓撓頭,莫名其妙被凶了一頓:“好的老板,我這就去辦。”
張金秀回到村裡的時候又是一個黑夜。
譚溪寧的朋友給她打了電話:“人我們還沒找到,要不要報警?但我覺得張老師應該沒問題。我問了景區周圍的店主,他們說早上確實有一個女人在景區裡吆喝著賣彝族服裝,因為她的打扮有些……有些糟糕,所以好些人注意到了她。”
譚溪寧著急地問道:“張老師現在還沒回來,她從景區出來後去了哪?”
“這就沒問到了。溪寧你看嘛,是現在報警還是怎麼說?”
“張老師一個人在城裡,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晚上都不知道在哪裡住的。”
譚溪寧看看王喬明,站在門口一直往校門口張望的男人,這一整日連屁股都沒落在凳子上過。
“報警吧,也有二十四小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