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和孩子們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而在這樣值得歡呼的日子裡,普沙村希望小學一位很優秀的語文老師離開了學校。
一個月前,譚溪寧發現李曉燕又回到之前的那個狀態,思想不集中,有時候開會也在發呆。
譚溪寧拍拍李曉燕的肩頭:“曉燕老師,聊聊?”
李曉燕看到譚溪寧:“譚老師,是我們班的同學怎麼了嗎?”
“沒有,你們班和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和諧。以下的談話內容僅限於朋友,而非同事。”
譚溪寧坐在李曉燕的旁邊拿出手機:“曉燕老師,你來普沙村算是最久的,作為同事我想你留下來,作為朋友我希望你遵從自己的內心。我知道你最近都在被這個事情困擾,我覺得你與其這麼糾結內耗,還不如儘早做出決定。”
“我舍不得孩子們,想繼續留在學校。我以為我很堅定,可是……”李曉燕把手上的婚戒脫下來放在手裡細細把玩著,“你說我是不是很自私?普沙村的孩子們很需要我,這個地方需要知識,需要我們這樣的人來溫暖他們,然而我會想走。”
“沒有什麼事情是必需你要去做的,沒有誰的人生被規定過一定要做什麼,又或者是不做什麼他就是錯的。你能在這裡這麼久,很了不起。我隻是想同你說,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作為朋友都是支持你的。”
譚溪寧把手機遞過去:“曉燕,現在我們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大,全國至今一共有兩萬多名支教老師,並且我相信我們這個團隊會越來越大,投身於鄉村教育的教育者會越來越多。有些路,不一定要從頭走到尾,光是有勇氣站在那條路上,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李曉燕緊緊握著戒指,抱住譚溪寧,第一次哭得梨花帶雨:“謝謝你溪寧,謝謝你。”
“所以做你想做的吧,我會為你高興的。”
李曉燕一大早來到希望小學的後山,下過雪的山上到處白茫茫的一片,很難想象這是往日綠油油的草場。
吹了一早上的冷風後,她把戒指戴在自己的手上,向辦公室走去提出了辭職。
得知李曉燕已經辭職的李潤民沒逼她立刻回東北,而是體貼地讓她等孩子們的成績出來以後再走。
李曉燕和譚溪寧拿到成績統計單的那日,本以為這一年多來沒日沒夜的努力終於等來回報,他們應該要喜極而泣,應該要敲鑼打鼓,可是並沒有。
普沙村希望小學的老師們都表現得異常的平靜,似乎事實就該如此。
“譚老師,也算是有個好的結束。”
李曉燕打包好行李,抱了抱譚溪寧,特意起得大早,選了一個孩子們都沒起床的時間。
她不喜歡道彆,也不擅長道彆,所以她還是選擇偷偷地離開。
李曉燕拖著行李箱,箱輪的聲音在寂靜的學校裡被無限放大,她乾脆拎起箱子加快了離開的腳步。
突然,
學生宿舍的窗子透出一束亮光,第二束、第三束……
接著無數的手電筒燈光從窗子裡射出來,再交聚到她旁邊。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說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
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
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