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自去便可,這一次並不需要大戰,隻需要給蒙元一些壓力即可。”
“我大明出兵,已經算是仁至義儘,大隋未來如何,自有高長生去擔心。”
“至於蒙元,哼哼,待朕徹底整合完國內一切,必要禦駕親征,親自去那大都看一看。”
就在大明君臣緊急商討大隋情況的時候。
北莽北帝城皇宮中,氣氛也是相當的凝重。
龍椅之上,坐的是北莽女帝。
下方一身鎧甲的董卓,正以單膝跪地的姿勢跪在那裡。
而在他身邊負手而立的正是拓跋菩薩。
兩人從前線撤回後,並沒有跟著大軍緩慢回歸,而是輕騎脫離大軍,先一步返回了北帝城。
“北院大王,對董卿的話,你可有什麼要解釋的?”女帝緩緩開口。
很明顯,董卓此時正在告狀。
大軍一戰未打,就直接撤退,這不僅是徒耗錢糧的問題,對於如今的北莽來說,更是一種士氣上的折損。
也就是拓跋菩薩的地位擺在那,要換了其他將領,恐怕人頭早就落地,根本不會有眼前的問詢。
聽著女帝的聲音,拓跋菩薩並未露出任何驚慌。
“稟陛下,那辛稼軒隻跟臣說了一句話。”
“什麼話?”
“玉門關外,楊林戰死,隋軍覆滅。”
“放屁!”
董卓第一時間吼出了聲。
“什麼荒唐的言論,堂堂北莽軍神,這麼一句荒唐至極的謊言,就將你騙了回來,簡直笑話。”
董卓明顯並不相信這般言論。
但隨著質問之聲落下。
周圍卻沒有傳出一句聲音,不僅是拓跋菩薩,就連上方的女帝都是陷入了沉默。
“莫,莫非,是真的?”
董卓也發現不對勁了,顫顫巍巍的開口道。
女帝依舊沒有回應。
不過她身邊的李密弼站了出來。
“董大王,蛛網已經傳來消息,大隋那位靠山王已經戰死了,連同他身邊的隋軍一起,全軍覆沒。”
“這,這,怎麼可能……”
董卓就好像被雷劈中一樣,整個人都陷入了呆傻的狀態。
“兩位返回剛好,朕剛好有問題相詢。”
“你二位都是我北莽名帥,所經曆之戰不計其數。”
“以你們所觀,鐵木真的元軍,和楊林的隋軍實力到底如何,他如何才能做到這般乾淨利落的取得完勝?”
女帝皺著眉頭開口,鐵木真的勝利來的太過突然,也讓她生出了強烈的不安。
“不可能。”
董卓第一時間開口。
“鐵木真十三翼早就不全,剩餘十二翼雖是精銳,但隋軍也不弱分毫。”
“怯薛軍雖是軍魂部隊,但大隋驍果同樣名震天下。”
“論紙麵實力,大隋並不落下風,甚至還占優勢,畢竟楊林占據玉門關,是以逸待勞之勢。”
“哪怕楊林出關,被鐵木真襲擊,也絕不至於被全殲,這不符合常理。”
董卓毫不猶豫的開口。
七萬驍果,那可是整整七萬的軍魂部隊啊,就算被包圍,若祭出軍魂衝鋒,加上楊林為箭頭,什麼部隊擋得住?
拓跋菩薩雖然沒有開口,但那緊皺的眉頭,無疑也表明了他的心思。
“陛下,密探沒有查到雙方戰鬥的情報嗎?”拓跋菩薩挑眉問了一句。
女帝搖了搖頭。
“玉門關方圓千裡,已經是一片赤地。”
“彆說我們,恐怕大隋都不一定知道具體戰況。”
“鐵木真呢?”
兩人同時開口。
“應該在玉門關內,沒有現身,但也沒有進兵。”
“不過如今的玉門關內,應該隻剩下蒙元人了,對他們的具體情況,沒人知道。”
女帝肅聲開口。
元軍不動,這算是個好消息。
但鐵木真一日不現身,關注的人就一日無法安心。
之前襄陽的戰鬥失利,有不少人還在說,這頭多年未現的蒼狼已經老了。
誰能想到,襄陽之戰才過去不久,鐵木真就來了這樣驚天的一場戰鬥。
“陛下,臣要再參拓跋菩薩一本。”
“大隋楊林戰死,這對我們可是天大的機會啊。”
“消息傳出,隋軍必然震恐,我們應該一鼓作氣攻下南京,甚至揮軍直搗大隋。”
“這種機會,拓跋菩薩卻下令全軍撤退,此乃誤國之舉。”
董卓連連高喝。
“蠢貨。”
拓跋菩薩斜眼瞟過,淡淡的吐了一句。
“拓跋菩薩你什麼意思?”董卓雙眼怒瞪,仿佛要直接動手一般。
拓跋菩薩根本沒有在意對方的態度,隻是扭過頭,留給對方一個後腦勺。
“好了,兩位都是國之重臣,雖然想法不同,但都是為國憂心。”
女帝開口安撫。
“這樣吧,兩位連日奔波,想必也已勞累,今日就到這吧,兩位都先下去休息。”
“為什麼?”
董卓本能的問了一句。
女帝雖然是在打圓場,但董卓怎麼可能聽不出,對方是讚同拓跋菩薩的觀點的,這當然讓他無法理解。
女帝聞言也是露出了尷尬之色。
董卓雖然性情殘暴,但對她向來是忠心耿耿。
所以對這位臣子,她還是想要給對方保留一些麵子的。
不過女帝有這種想法,拓跋菩薩就沒有這種顧慮了,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冰冷的哼了一句。
“嗬嗬,你董將軍倒是好大的威風。”
“什麼大隋,什麼軍隊,都不放在眼裡。”
“至少比你這個臨陣脫逃的懦夫要強。”董卓毫不示弱的開口。
對一個將軍而言,臨陣脫逃四個字,和指著鼻子罵也沒有什麼區彆了。
但拓跋菩薩卻沒有露出任何異樣,反而是不屑的一笑。
而這種輕蔑的表情,落在董卓眼中,無疑更加讓他暴怒。
“莽夫。”
不過還沒等他罵出口,拓跋菩薩的聲音已經響起。
“你以為陛下和朝中眾臣,甚至周邊各國,對局勢的了解,都比不上你董卓嗎?”
“有話直說。”
很明顯董卓也看出問題了,若他的辦法真的合適,女帝還有李密弼等人不可能不支持。
“哼,楊林一死,大隋動蕩,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再加上一個虎視眈眈的鐵木真,大隋未來如何,所有人都不清楚。”
“甚至由盛轉衰,直接滅國,都並非不可能。”
拓跋菩薩冷漠開口。
“既然如此,為何不進兵,難道要把這塊肥肉讓給蒙元。”
“也隻有你這種短視之人,才會隻盯著眼前的利益。”拓跋菩薩不屑的開口。
“我說的是大隋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具體是活是滅,那都是未來。”
“但現在,大隋可依舊存在,數十年大治後留下的底蘊依舊在。”
董卓身體一震,似乎已經意識到了什麼。
而拓跋菩薩的聲音依舊在繼續。
“楊林的死,固然會讓大隋地震。”
“但同樣也會激發出他們的悲憤之情。”
“軍中第一人,楊廣皇叔,兢兢業業數十年的靠山王。”
“不說仇恨,就算為了臉麵,隻為了穩住局勢,大隋都必然會出兵。”
董卓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你的意思是……”
“哼哼,之後的一戰,必將是決定大隋命運的一戰,勝則一雪前恥,若敗,則再無回天之力。”
“所以,大隋此戰必然會傾儘全力。”
“哪怕大隋第二天就覆滅,至少今天還能打出最後的驚天一擊。”
說完,拓跋菩薩似笑非笑的看向了董卓。
“所有人都知道,大隋這次反擊必然是衝著鐵木真去的。”
“但前提是沒人在這個時候去招惹他們。”
“在塵埃落定前,如今的大隋就是巨大的火藥桶。”
“若我們進兵,把他們逼急了,舉國隋軍朝我們北莽而來,是你董將軍去擋嗎?”
“魚俱羅,伍建章,定彥平,史萬歲等等等等,哦,還有一個必然返回,最難纏的高長生。”
“董將軍莫非想以一己之力,攔住他們所有人,若是如此,拓跋菩薩倒是自愧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