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高長生率兵攻破西河州武侯城,而後向東翻越河西嶺。”
玉蟾州,北莽女帝一直都未離去。
雖然高長生繞過玉蟾州,一路往東北而去。
從這點看,高長生的目標並不是他們北莽。
但他們對高長生可不敢有絲毫放鬆。
所謂兵不厭詐。
誰又敢肯定,高長生這種行為是不是做給他們看的。
目的就是等他們大軍返回王都,隨後再調轉兵鋒。
所以一日沒有得到準確消息,他們就一日不敢放鬆。
畢竟那可是數十萬殺氣騰騰的虎狼之師。
“呼……”
女帝長吐出一口濁氣。
“看樣子,高長生是想橫穿宋境,直抵玉門關一線。”
女帝的麵色依舊鐵青,畢竟高長生可是當著她的麵,肆無忌憚的,踏平棋劍樂府,甚至斬落了她的王旗。
這對帝王來說,絕對是天大的侮辱。
但聽到消息後,她緊皺的眉頭還是不由得舒緩了很多。
雖然心中恨不得把高長生千刀萬剮。
但說實話,這個時候的高長生,真的沒人願意去招惹。
北莽北部精銳此時已經聚集在了玉蟾州,拓跋菩薩和董卓同在。
若真的開戰,女帝並不會害怕對方。
可不怕歸不怕,並不代表她願意。
數十萬精銳,再加一個高長生。
就算他們能夠獲勝,北莽也必然會被對方拉走大半條命。
這絕對是女帝無法承受的。
“西河州怎麼樣了?”
女帝抬頭詢問。
斥候沒有開口回答,但對方臉上那猶豫的表情,已經說明了很多。
“哼。”
饒是女帝心中早有預料,心頭還是不由得升起一股怒火,重重的冷哼了一聲。
“陛下無需動怒,高長生如此目中無人,遲早都有遇挫的那天。”
“到時候,我們自然可以有仇報仇。”
身後聲音響起。
但女帝連臉皮都沒有抬一下。
這些話,她早就聽了不止一次了。
可是之前高長生帶兵靠近時,這些人卻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一句話。
就生生的看著對方平了平了棋劍樂府,斬殺了太平令。
那可是北莽的人才搖籃,後者更是他們的帝師,第一謀士。
雖說保持觀望,是女帝定下的主意。
但看到身邊一眾臣子那副完全被高長生嚇破膽的模樣,女帝心中怎麼可能沒有怒火。
“西河州外是西夏國境,這麼說你們已經探到高長生入西夏了?”
拓跋菩薩輕哼道。
“如此毫不掩飾的跨境進入他國,高長生這是完全沒有把西夏,還有大宋放在眼裡啊,還真是狂妄無邊。”董卓也第一時間開口。
“並不奇怪。”
李密弼挑眉道。
“就像我們北莽不願意招惹高長生一樣,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高長生隻需放慢速度,派斥候和西夏取得聯係,隨後調轉方向,不冒犯西夏核心區域,從外圍繞過,進入宋地,西夏未必就會出兵。”
“至於大宋,麵對氣勢洶洶的高長生,可不一定能升起抵抗之心,說不定會直接放開道路。”
“何況,以大宋做的那些小動作,高長生會不會放過他們都還未可知。”
李密弼第一時間便是想出了最佳解決方案。
西夏地域不大,若高長生全力進兵,很快就會逼近中心地帶,甚至直接威脅到他們的興慶府。
這種情況,西夏肯定會拚命。
但若是高長生能表明一個非攻的態度,西夏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去和此時的高長生硬拚。
此話一落,周遭眾人同時點頭。
這確實是最佳解決方案,也是最合理的辦法。
“繼續增添密探,朕要第一時間知道高長生的動態。”
“特彆是隋元之戰,朕必須要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北莽女帝快速開口。
“另外,也不要放棄對南麵的關注。”
“南京城,還有被高長生奪取的幾州,甚至離陽兩遼,都要持續保持關注。”
“董卓,此事就交給你了。”
“臣這就出兵,必定攻下南京,奪回失地,”董卓高聲喝道。
“不。”
女帝第一時間擺手。
“此時不是動兵之時。”
“待高長生和鐵木真大戰開始,你便立刻出發,率兵南下。”
“朕會讓你嶽父第五貉配合於你。”
“末將領命。”
董卓猙獰的點頭。
這段時間,可不僅是女帝,北莽上下,幾乎都是憋屈無比。
像文臣之類的還好,感受並不那麼深。
但武將就不一樣了,連戰連敗,直到現在,甚至被高長生逼到家門口,都不敢隨意反抗。
現在終於等到了反抗的機會,董卓自然無比興奮。
雖然攻打的是高長生離開之後的南京,但如今的董卓顯然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兩人對話的時候,拓跋菩薩並未插嘴。
相比於董卓,拓跋菩薩還是有著自己驕傲的。
之前那次,他雖然也曾參與南京之戰。
但那次高長生雖不在,但做了種種布置,而且他的主力也未離開。
可現在不一樣,高長生不僅離開,甚至還帶走了麾下大部分兵馬。
這種情況,拓跋菩薩肯定是不願意出手的。
北莽女帝也知道這一點,根本沒有提起此事。
畢竟如今的南部地域,可以說空虛至極。
這種情況,若還要動用軍神拓跋菩薩。
彆說拓跋菩薩本人,就連女帝自己恐怕都丟不起那個人。
“高長生,鐵木真。”
女帝沒有再繼續關注南麵,而是冰冷的看著東北方向。
如今,那裡才是決定九洲東部的核心。
“報,報,報。”
就在北莽君臣陷入沉默的時候。
一道道急呼之聲響起。
女帝,連同拓跋菩薩等人幾乎是同時抬起了頭。
這是斥候的聲音。
而如今玉蟾州,甚至北莽國內的斥候密探,幾乎全被派出,至於目的,根本不用多說。
現在有消息傳回,必然是高長生那邊有了動靜。
“說吧,是不是高長生有了動作,莫非他已經繞過西夏,和大宋開戰了?”
對於高長生的目標,他們早已經猜測的八九不離十。
以速度而言,高長生不可能這麼快的到達玉門關。
那麼可能產生衝突的也就是大宋了。
雖然和高長生是敵人,但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他們也覺得大宋可恨。
若換成北莽女帝,他同樣會對大宋進行報複。
“說吧,高長生到哪裡了?戰況如何?”
北莽女帝開口詢問。
大宋如何,女帝並不在乎,但對於高長生,她顯然不可能不關注。
他一個人,可是影響著半個九洲的格局。
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觀望,也在等待著這場大戰的展開。
“不,不。”
隨著女帝話音落下。
前方的斥候卻慌亂的搖起了頭。
“高長生他,他並未轉變方向。”
此話一出,場中眾人同時一愣。
“你什麼意思?”
“高長生他闖進了西夏?”
女帝,拓跋菩薩,董卓同時開口。
“是,是的!”
“高長生,他想乾嘛?”董卓本能的喝問。
對這個問題,一個小小的斥候當然卮鴆懷隼礎?
他隻是低頭開口道:
“卑職帶著斥候隊,遠遠的跟著對方。”
“高長生率大軍越過邊境後,沒有絲毫停留,而是直接闖進了西夏境內。”
“三,三天之內。”
說到這裡,斥候的身體已經在顫抖。
“如何了?”
三人同時喝問。
“三天時間,高長生連破西夏九城。”
“血流漂流,三百裡。”
“轟。”
短短的一句話,就好像一聲悶雷直接炸響在眾人耳邊。
“高長生,他,瘋了?”
“噠,噠,噠。”
就在北莽君臣收到消息,陷入極度震驚的時候。
另一處地方的一些人,也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