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湖,提起武林,有兩個字,是怎麼也無法繞過的。
佛與道。
所謂三教顯學。
儒釋道。
不過一直以來,三道雖然並列,但真的論起來,儒道其實是處在一種超然的狀態。
不信鬼神,不求來世,似教非教。
最重要的,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
儒道自成立以來,便一直紮根於朝堂。
嚴格說起來,和佛道兩家,並不相同。
但佛門與道門。
這兩大流派,可就不一樣了。
武林,江湖,甚至民間,朝堂。
兩大教派可以說早就滲入了方方麵麵。
當然了,自從有了兩教以來,雙方之間就從來沒有和諧過。
從上到下,方方麵麵,都可以看到雙方之間的爭鬥。
朝堂之上爭權利,百姓之間爭信仰,武林之中則爭高低,爭上下。
佛道之爭。
千年以降,可以說從未停歇。
當然了,有爭鬥自然有勝負。
在九洲,在各國,兩教之間也一直是此消彼長的狀態。
放到某一國某一地,或許有佛漲道消,道漲佛消。
但總體而言,兩大教派還是處在均衡狀態。
大隋。
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一個正處在佛漲道消時期的國家。
從根上論。
儒釋道三家,儒家排除在外。
單論佛道。
在最初之時,其實是道門是占據優勢的。
一點。
兩教祖師。
佛門釋迦並非中土人士,而是屬於異族。
而道門自老君而下,一直都是純純正在的華夏教派。
所以最初之時,中土民眾對於佛門這個外來教派,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好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佛門紮根中土,吸收中原文化,迅速完成了從上到下的轉變。
也形成了所謂的中土佛宗各大教派,真真正正做到了和道教勢均力敵,甚至隱隱還要壓過道門。
畢竟這些宗派隻是漢傳宗門。
在中土周邊的各個異族之間,還有那密宗四道。
而眾所周知,在大部分異族國家,一直都是佛門占據上風。
視線回到大隋。
大隋境內佛道的情況,其實根源還是曆史遺留。
當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壓道。
導致境內佛道勢力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宇文邕之後,禁令取消,佛道兩門都開始全力恢複元氣。
道門中樓觀道出了田穀十老,讓此門一躍成為了大隋道門魁首。
但相比來說,佛門的發展無疑更加快速。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初大隋建立之時。
佛門全力支持了楊堅。
在扶龍庭這個道門的老本行上,他們竟然落到了佛門之後。
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北周後期以及大隋時期,道門並沒有出現真正的領袖群倫的驚豔人物。
田穀十老,還有如今的岐輝雖然也算人傑,但麵對佛門諸強以及一個個人物,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像大明道門出了個震古爍今的張三豐。
而大宋道門,北全真,南正一,甚至其餘教派,驚豔人物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但大隋,顯然還沒有這樣的人物出現。
這也導致,在大隋佛道爭鬥中,道門隱隱落入了下風。
大隋,東都,洛陽。
街道之上,人山人海,可以說一派繁華景象。
之前楊廣連下兩道詔令,建東都,修運河。
但實際上,這個建並不是從無到有建造,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修繕擴建。
畢竟洛陽一直都存在,也一直是大隋的東都。
而隨著楊廣詔令落下,也使得這座城池變得越加的繁華。
洛陽,南郊。
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片片連綿不絕的大小殿堂。
互相勾連,看上去,竟然有一種城中之城的感覺。
最中心處,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圓形弧頂大殿。
哪怕沒有靠近,都能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金色光芒。
那是由大殿四壁之上散發而出。
金質弧頂,銅質牆壁,共同構成了這座雄偉大殿。
如此奢華氣派的裝飾,足以讓任何人咋舌。
而對江湖中人來說。
此處地域,也是如雷貫耳。
這裡正是如今大隋佛門中的巨頭,靜念禪院的駐地。
而此時,靜念禪院門口,一個個穿梭的人物,已經幾乎占據了那遼闊的空地。
“靜念禪院這是想做什麼?”
作為大隋佛門支柱之一,洛陽附近最大的宗門。
靜念禪院如此巨大的動靜,自然是吸引了無數的人。
玉門關大戰,楊林戰死消息傳出後。
大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
朝堂如此,民間如此,武林同樣如此。
從北到南,大隋各處,一個個按捺不住的勢力都是蠢蠢欲動。
但很快,襄樊之戰爆發,大興城的發出的聖旨,將襄樊戰報傳遍了整個大隋。
大勝,高長生。
這幾個字,如同颶風一樣席卷了整個大隋。
瞬間撲滅了各地各處,所有燃起的異心。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
大戰結束,那位以兵鋒席卷半個九洲東的齊國公,很快就會返回大隋。
這種時候,又有誰敢妄動呢?
不隻是那些野心之輩,就連武林中都是一下子陷入了極致的平靜。
以往的爭端,以往的衝突,似乎都被瞬間放下。
整個大隋都是一派和諧。
在這種情況下,靜念禪院突然出現這般動靜自然引人注意。
“這般動靜,靜念禪院莫非有什麼大動作,不應該啊?”
遠處圍觀的人群中,傳出一道疑惑的聲音。
靜念禪院實力確實強大,是如今大隋佛門極其耀眼的存在。
畢竟當初,支持楊堅時,是慈航靜齋和淨念禪院最先參與的。
大隋立國之後,兩派也都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不過因為慈航靜齋的特殊性,所以像信徒,香火錢財這些,大部分其實都是淨念禪院繼承的。
從洛陽城中靜念禪院那一座座大殿的奢華就可以看出端倪。
但實際上,如今的淨念禪院處境,其實是非常尷尬的。
楊堅立國初年,佛道凋敝,因為兩宗以及佛門支持的原因,確實大幅度的扶持了佛門寺廟的建立。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堅還有朝堂也在慢慢調整戰略,開始限製佛門,平衡各方。
所以如今,淨念禪院和慈航靜齋早就沒有了當初建國初期那種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