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來就要關押這兩人?
呂昭有些急切的問道:「王公,究竟何事發生?為何要將這兩人羈押?」
王朗冷冷的看了眼呂昭:「子展真就這麽好奇,想知道為何?」
呂昭被王朗這麽一反問,隨即也清醒了過來。
雖然自己名為冀州刺史,凡是在冀州發生之事自己都可以管轄一二。
但校事府曆來是隻屬於中書省的,乃是由洛陽皇帝身邊的劉放和孫資二人負責,其工作並不經過刺史過問。
說到底,王司徒關押了這兩名校事官進行調查,甚至說殺了這二人也罷,都是王司徒與兩名大中書之間的事情。
整理好思路之後,呂昭輕歎一口氣:「王公說的極是,在下不問了。不過王公若有事要在下協助,還請王公隨時示下。」
坐在一旁的鄭稱,本就是個忠厚老實之人。司徒和刺史都這般說了,鄭稱也表示要支持王司徒做事。
不過片刻後,鄭稱又插話問道:「請問司徒,是否需要郡中派人協助一二?在下看司徒隨行隊伍之中,似乎沒有可以審查司獄之人。」
王朗乾脆利落的說道:「文公,忘了老夫曾任了五年大理嗎?」
「區區兩個校事而已,老夫自己審問又能如何?」
鄭稱連忙點頭稱是。
……
與此同時,洛陽城外。
東門外,劉劭看著洛陽城高聳的城牆頗為感慨。
就在兩個月之前,劉劭在陳留太守的任上,在陳留城接待了出巡至此的皇帝。
雖然身為一個典型的士人,劉劭卻從來不以做官丶執政一方為人生目標。
若是更準確的評價劉劭,劉劭更願意做一個負責文章典籍的高級幕僚。
因此在四月初的朝會上時,當太尉華歆提出建議劉劭負責修律一事的時候,皇帝毫不遲疑的就應承了下來,並且下旨召劉劭回洛陽。
眼看著天色已晚,劉劭進了城後,一時間有些猶豫。
若是此時入宮請見,現在的時辰也已經太晚,估計見不到陛下的麵了。
不如去華太尉家中吧!
片刻後,太尉府外。
劉劭頗為禮貌的對門房說道:「在下陳留太守劉劭,前來拜見華公,有勞足下通稟。」
門房行了一禮:「還請稍待。」
不一會兒的工夫,一名二十幾歲的少年郎笑著從側門走了出來。
「孔才兄,哎呀,還真是你。」華歆之子華表連忙迎了上來。
「偉容,你我二人兩年未見了。」劉劭笑著和華表打起了招呼。
華表笑著說道:「前幾日才聽家父說,朝廷召孔才兄從陳留回來。怎麽回得如此之快?」
劉劭答道:「若是尋常事情,說不得我也要慢上兩天了。但我聽說朝廷要修律,將漢律刪繁就簡重修一份,那我可是要快點來了。」
華表熱情的拉著劉劭,右手做出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872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