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獻左右翻看著軍報,而後開口問道:「陸將軍,陛下讓你我在白水關斟酌行事。」
「這個『斟酌』二字,又應作何解釋?」
陸遜沉默了片刻,回答道:「陛下讓你我斟酌,就是在不清楚此處軍情的前提下,讓你我在此判斷。」
「從白水關到下辨丶赤亭,傳訊一來一回幾乎要半個月。再準確無誤的軍情拖延半月,又該如何執行呢?」
陸遜捋須長歎:「陛下聖明啊!」
「對,陛下聖明丶陛下聖明。」夏侯獻朝著北麵拱手示意後,又向陸遜請教道:
「那陸將軍看,你我還要在此守備多久?」
陸遜回應道:「既然諸葛亮已從赤亭敗退,那你我分蜀國兵力的作用就已經達到了。」
夏侯獻皺眉看向陸遜。
陸遜進一步解釋道:「不過你我在此牽扯蜀軍兵力越久,對陛下那邊就越有利。」
「我還是那句話。能守多久丶就守多久!若是有守不住的跡象,你我再撤也未遲!」
「陸將軍所言甚是。」夏侯獻應道。
不過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二日,蜀軍的攻勢愈發淩厲了起來。
一方麵是諸葛亮親至丶將領們的積極性都更加的調動起來。
另一方麵,蜀軍的軍勢也已十分危殆,若再不逼退這股魏軍丶轉而北上的話,恐怕局勢就再難挽回了!
白水關這裡,已經駐紮共計兩萬四千蜀軍。
十二日一早,蜀軍全軍傾巢而出,兵分兩路進發。
諸葛亮的攻勢極為淩厲。
按照陸遜原本的計劃,魏軍在白水關外處兵力三分。
治無戴的四千羌軍接應後路,並且在北修建營寨丶以作退軍時的遮護。
剩下的九千中軍騎兵丶五千羌騎,則分成兩個部份。
陸遜本人與五千羌人丶四千中軍騎兵屯在大營之中,剩下五千中軍騎兵丶由夏侯獻在旁另立一營,互相援護。
若是蜀軍正常進攻,陸遜此番安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現在,諸葛亮全軍出擊。
魏延領著原歸屬趙雲的四千兵丶加上吳班丶宗預這兩人的六千兵一起合兵一處。
共計一萬的兵力,朝著魏軍兩座營寨的正中直插過去。
這般厚重的步兵大陣,是魏軍騎兵無論如何也衝不透的。
而諸葛亮統帥剩餘的一萬多兵,從東丶南兩個方向朝著陸遜大營進逼而去。
陸遜親自在望樓上眺望到了正在結陣的蜀軍時,就已讓營中的全部士卒上馬準備。
見到蜀軍真就這麽果決的襲來後,陸遜果斷撤營而走,全軍朝著夏侯獻的小營而來。
是真沒法打。
狹路相逢勇者勝,哪一方的戰鬥意誌更強丶哪一方就更會取勝。而且勝勢會隨著戰事的發展變得愈來愈大。
這個戰鬥意誌裡麵,最關鍵的一項丶就是敢於損失兵力的決心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925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