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笑道:「豈不聞前人栽樹丶後人乘涼?」
「遼東離洛陽四千裡,大魏要遼東乾什麽呢?在遼西郡派萬人守著,讓遼東的公孫淵自生自滅不好嗎?讓扶餘丶百濟丶高句麗丶三韓這些小邦保持現狀不好嗎?」
「當然不好。」
說著說著,曹睿輕歎了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並非一句空話。」
「自漢末亂世,中原兵戈數十載。雖然百姓困苦天下耗斁,可打了數十年,何嘗又不是練了數十年的兵呢?如今大魏和蜀國丶東吳之兵,卻皆是強兵勁卒。」
「無論對匈奴丶鮮卑還是烏桓,大魏都少有敗績,隻憑不到兩萬之兵就可以壓製幽並。」
「孫權那邊,討伐山越增加兵力丶驅趕其民出山耕種,已經成了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國策了。」
「蜀國諸葛亮征討南中,也不過兩萬多兵丶一年而回,並無艱難。」
曹睿看向眾人:「若能打下公孫淵,攻下高句麗丶百濟丶三韓也不過多花些時間,選一名方麵之將討伐的易事了。區區一個公孫度都能威震遠夷,又何況大魏中軍精騎呢?」
「你們信不信,當下乃是數百年來,中原軍力與周邊異族軍力相差最大的時候?趁著好打的時候多打一些!」
皇帝的一番話,令書房裡的五人都陷入了沉默。
滿寵心裡計算的乃是後勤調度,能否支撐得起大魏這般作戰。
而司馬懿心中想的卻是皇帝的心思。
陛下所思所想,真是愈加琢磨不透了。
不是要攻公孫淵嗎?如何就要將扶餘丶百濟丶高句麗丶三韓一並攻取了?
難道這不是好大喜功嗎?
司馬懿皺著眉頭,心中不斷盤算權衡著利弊。半晌之後,卻驚訝的發現皇帝所言極是!
如今大魏軍力乃是一等一的強橫。
且不論戰爭經驗,也不論什麽士氣人心。單從武器裝備上來說,就已經產生了代差。
草原上兵鋒最為強盛的鮮卑人,裝備也不過皮甲丶環首刀這兩樣,鐵甲都不能普及。
就算遼東的公孫淵兵戈稍利,但麵對配備了雙馬鐙丶馬蹄鐵丶全身甲的大魏重騎,還有武裝到牙齒一般的具裝甲騎,又能在野戰中有多少抵抗之力?
更彆說扶餘丶百濟這些更窮的地方了。
司馬懿想著想著,思維竟發散了起來。
有著雍州丶秦州規劃百萬羌人的經驗,麵對那些扶餘丶高句麗丶百濟丶三韓的百姓,應該要容易治理的多。
賜姓丶屯田丶教化,這一套組合拳打下去後,又有哪些蠻夷不願做漢人呢?不存在的。
片刻後,司馬懿拱手說道:「陛下雄才大略令臣讚歎不已。若陛下親征,臣請隨於左右扈從獻策。」
裴潛雙目睜大,意外的看著司馬懿的身形。
大家都是臣子,為何你這般會說?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946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