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皇帝的話,就連滿寵也有些呆住了。這些手段之酷烈聞所未聞,也不知皇帝是怎麼想出來的!
曹睿看著眾人的神情,笑道:“這隻是兩個最容易的手段罷了。什麼傳教減丁等等更酷烈的,朕也不想與你們說了。”
“總而言之,吳蜀朕都能對付,就彆說草原上那些不成氣候的胡人了。當下的烏桓、鮮卑之中,還未有體係製度,少了一個首領便沒人領著作亂,是以朕先將胡人之事拖著。待到吳蜀平滅之後,再慢慢騰出手來處理。”
“陛下聖明!”
劉曄拱手言道:“朝廷大患在於吳蜀二賊,而非胡人。如今遼東安定而成營州,鮮卑歸附效力軍前,朝廷的重心該放在南邊了!”
“正是此理。”曹睿點頭:“待到班師回返鄴城,大賞三軍之後,朝廷就該將征伐之事提上日程了!”
……
曹睿還率軍停在碣石休整之時,洛陽城內的北宮之中,卻一反常態的熱鬨了起來。
長樂宮的大殿門前,郭女王郭太後正坐於長廊中擺放著的一張朱漆雕花描金椅上,左右黃門、女官圍繞著,忙忙碌碌的走著不停。
曹睿留在宮中的二十一位妃嬪,有五人在年初被他從洛陽帶到了許昌。而留下的十六女中,隻有毛妍毛貴嬪與孫魯班孫昭儀兩人,得以被允許來到長樂宮前。
皇帝是個愛打仗的,宮中素來寂寞。加之毛妍性子又好,孫魯班頗識眼色,兩人又是宮中唯二有子嗣的,彼此之間相當要好。
郭太後知道毛、孫二女的交情,卻完全沒有管束或者摻和的意思。眼下是太和四年,皇子們還小。等到皇子們過了七、八歲,年紀漸長要開始進學後,兩人關係定然好不到哪裡去。
看著內侍帶著曹啟、曹延兩個孩童在長廊下嬉戲,耳邊傳來廊外淅淅瀝瀝下著不停的雨聲,毛妍小聲說道:
“大虎,你可還記得年初的時候,陛下帶著郭瑤去許昌之時?一晃大半年都過去了,走時蘇環的身子還沒顯懷,現在都要生產了。”
孫魯班偷笑了一聲:“記得,怎麼不記得呢?那時你我還羨慕郭瑤呢,誰料陛下根本沒在許昌停幾日,反倒直接北上用兵去了。”
“朝廷此前不是已經傳來捷報了嗎?等陛下回到洛陽、發現自己多了一個孩子的時候,那場麵定會有趣。”
毛妍也麵露笑意:“誰說不是呢?就是不知蘇環此番是會誕下皇子還是皇女。”
孫魯班朝著端坐門口的郭太後偷偷瞥了一眼,而後說道:“瞧著蘇環身子纖細的樣子,總歸是沒有姐姐有福氣,或許會生下皇女吧。”
毛妍微微點頭:“皇子還是皇女,都是好事。如今都是太和四年了,陛下還是隻有兩個子嗣,怎麼說都有些單薄。”
孫魯班歎了聲氣:“陛下在外征伐,連你我姐妹都顧不上半分,哪還有時間多增後嗣呢?”
“不過,”孫魯班靠近毛妍輕笑一聲:“姐姐到時可以再生一個。”
“我嗎?”毛妍啞然失笑:“我宮中已有皇長子,若能再有一個公主倒也不錯。”
“你二人且小些聲音!哀家這裡都能聽見了!”郭太後板著麵孔,朝著一旁的毛妍、孫魯班二女微作嗬斥。
“是,母後。”二女欠身行了一禮,而後走遠了大約十步,而後又聊得火熱。
郭女王看在眼裡,隻是微微搖頭,並不多說。
皇帝今年不在洛陽,宮中事情又多。朝廷留在洛陽的幾名大員,唯一一個三公華歆年邁多病,衛臻又是隻管朝政、宮中事情一律不想摻和。
包括不久之前剛辦好的卞後喪禮,這些宮中繁瑣之事,全靠郭太後一力操持。
雖然有些疲累,但郭太後竟好似越累越振作的感覺。年輕之時,郭女王就為曹丕奪嫡出謀劃策。
如今未到五旬,寡居多年無事可做,正是精力豐富的年紀!
一名黃門撐著傘頂雨而來,剛進廊下,郭太後就發問道:“三人都通知到了嗎?都怎麼說?”
黃門行了一禮:“稟太後,華太尉稱病無法前來,宗正正在趕往北宮的路上。而尚書台衛仆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