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淵推門而入,室內有芝蘭之香,隱有銀鈴笑聲傳來。
前堂有胡人美婢,幾個人歡聲笑語,刺繡著小人衣裳,上麵繡著粉色荷花,旁邊有中年婦人一針一線教著,這些胡女也笨拙且開心地學著。
見門開來人,幾位胡女一看,嘴裡的笑聲急忙收斂,放下手中針線,匆忙起身,迎上前來,就要跪下行禮。
陳淵擺了擺手,就急往內堂而去。
幾位胡女小心拍了拍胸,隨後轉身回來,神色更加雀躍。
將軍回來了!
隻是轉身就見,那教她們針線刺繡的漢人嬤嬤神色震驚樣子。
“嬤嬤,怎麼了!”
教針線刺繡的中年婦人是負責這次接生的穩婆之一,這些日子一直伺候在這,但一直心中好奇,閣內那位夫人什麼身份,生下的孩子是誰的,陣仗可不小,她來時被告戒過不許多問,而與這些胡女接觸過程中,倒是從她們的嘴裡倒是聽到了一些信息,隻是她們口中提到的人一會是駙馬,一會兒是將軍,讓她有些糊塗。
第九山哪裡來的駙馬,又是哪位將軍?
但她剛才瞧見進來人的身影,眼睛睜大,大腦宕機。
她萬萬不敢想,是那位的,這位可是錦官城的天!
而此時,這位錦官城的天,急匆匆來到內堂,隻是快到近時,腳步忍不住放輕,心臟竟也怦怦跳了起來。
那張在屍山血海麵前不曾改色的臉,此刻變得有些緊張。
他慢慢走進內堂,前麵是一張繡著竹林山水的屏風,屏風後傳來婉轉溫柔的哼唱,那裡,有一道窈窕修長的身影手中輕輕搖晃,低著頭。
“黑黑的夜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隨”
輕輕的哼唱,帶著無儘溫柔與愛意。
陳淵慢慢走近,繞過屏風,便見有一位美人亭立,身著一襲月白色錦緞長裙,裙身繡著淺粉色的海棠花,似貼身而裁,勾勒出纖細的腰身,裙擺如流動的彩雲,腰間則係著一條淡紫色的綢帶。她的頭發鬆鬆挽起,插著一支造型簡約的銀簪,幾縷發絲垂落在白皙的頸邊,更添幾分柔美。
此刻,她懷中正抱著一個繈褓,低著頭一手輕拍,一邊嘴中輕輕哼唱,那溫柔的眼神如水,滿是母性的柔情。
在女人身後側邊,站著一位身穿金紗的胡女,米阿依看見了陳淵,眸子一驚,想開口,卻見陳淵抬手。
他目光有些恍惚,不想破壞如此溫馨美好的一幕!
時間就這麼隨著那溫柔的哼唱聲過去,一盞茶時間後,女子將懷中的繈褓小心放在床邊的搖籃。
接著,低著頭,安靜看著繈褓中熟睡的孩子,嘴角噙著溫柔笑意。
隻是,安歌看著看著,旁邊多出一張臉,一雙眼睛同樣充滿溫柔愛意,悄無聲息出現,看著繈褓。
她神色一驚,就看見了那張棱角堅毅,笑意盈盈的臉龐。
陳淵笑著跟她比了個噓的手勢,看著繈褓裡熟睡的嬰兒,眼中有化不開的歡喜。
是個女娃!
繈褓中,一個粉嘟嘟的小家夥睡著覺,一切都很小,小小的鼻子,小小的手,十分可愛。
陳淵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小心去碰小家夥的小手,有些緊張,不敢用力,怕驚醒熟睡中的小家夥。
那粉粉嫩嫩的小手,微微動了動,小小的手指撥了撥老父親的指肚子。
這一刻,陳淵感覺一種奇妙的電流狠狠擊中了心臟,想要放聲大笑。
那是一種血脈上的聯係!
他在這個世界上有了寄托!
他收回手指,看向旁邊的女人,身子緩緩直起,安歌水藍色的眼睛也看著他,滿是思念與柔情。
陳淵一手將她擁入懷中,鼻子狠狠聞著女人發絲間的香氣,“讓你受苦了,我不在身邊。”
“將軍一切已經安排妥當,妾身沒有受苦。”安歌趴在陳淵的胸膛,感受著那渾厚有力的心跳和氣息,眉眼滿是安心,輕聲說道。
而就在這時,
“deng”
一聲異響打斷了這寧靜美好的氣氛。
隻見側後方,屏風邊,米阿依抬了抬碰到屏風的腳,對著陳淵和安歌投射過來的目光,尷尬笑了笑,
“不好意思,駙馬,小姐,你們繼續!”
她不想當這電燈泡,說完,趕緊溜之大吉。
陳淵見了啞然一笑,“你這侍女估計到現在都還怕我。”
當初,自己差點下殺手。
安歌嫣然一笑,露出一種獨特的嫵媚,“誰叫將軍當初把她嚇得不輕。”
“連累我也折在你手裡。”
陳淵不禁回憶往事,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可把安歌嚇壞了,趕緊拉了拉,“不要吵醒閨女了。”
陳淵笑笑,“放心,小家夥聽不到。”
安歌看了看熟睡的小家夥,這才放心,隨後美眸流轉,看著陳淵,輕柔道:“將軍,該給咱們的女兒取個名字了!”
陳淵聽言,沉吟了下,“我這十日開辟洞天,出關迎來她的降世,她爹這一雙手沾染太多殺孽,隻希望她平平安安。”
“就叫安安,陳十安!”
之後的幾日,是陳淵自授封第九山中郎將以來,難得的平靜日子。
他的龍虎道場已開辟出來,按照約定,接引幾位武藏飛往隱於雲層之上的天上宮闕,在洞天內休養參悟。
柳青和雲天生,範醜幾人在半個月的精心照料下,已然恢複的差不多!
而以第九山為中心的雲頂山四處,一根根銀色小樹從地下冒出,開始布局,將整座雲頂山化為聚靈大陣,隨著時間久遠,第九山會變成一座福地,天地精氣的濃度會是數倍甚至十數倍,在其中修行,修煉速度蹭蹭往上漲。
特彆是當今,蜀地氣運重聚,精氣濃度本來就高。
由此這半個月,第九山日新月異,整體實力提升一個台階。
洞天內,有九位武藏坐鎮,短時間內不會離開。
下方雲頂山,聖樹布局福地,聚齊天地精氣,增加修煉速度,將士們士氣高漲,修煉之風日盛。
剩下的伐山軍兵馬,在回歸道撫司後,也開始未雨綢繆,馬不停蹄大肆招兵買馬,補充兵力。
有兵有糧,遇事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