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不是個傻的,你是真看不清形勢還是想報複,雖然我不知道你有什麼可報複的。”
冷湛從進書房後第一次將目光投向冷摯。
那眼神怎麼說呢,很複雜。
羨慕中帶著點怨,怨中帶著不甘,不甘中藏著恨。
似陰鬱,又似乎有著分釋然。
複雜到冷摯讀不懂,複雜到他也不想讀懂。
“你折騰來折騰去折騰成現在的局麵,是爸的原因?是我的原因?跟乖寶有一分關係嗎?爸這麼大年紀了,還要為你去想退路,你還有臉問你是不是爸的親兒子,你要不是親的,誰管你?”
話好說不好聽,但理的確是這個理。
冷湛要不是老爺子的兒子,早被人擠下去了。
倒不是說冷湛這人犯的錯誤有多少,老爺子的威力在幾個兒子這還是不小的,甭管冷湛心裡啥想法,隻要老爺子還在,冷摯就敢打包票,大哥不敢犯任何錯誤。
否則,老爺子是真會做出親手斃了他的事。
而是他的能力比較平庸,一生都沒多大建樹,也就是恰逢時機,背靠大樹好乘涼,這才一直穩穩坐在高位十幾年。
可瞅瞅哈,十幾年前已經是那位子,十幾年後還是,從這就能看出,他能力是多麼的一般。
所以老爺子不理解冷湛的不甘從哪來,冷摯同樣也不理解冷湛對他的嫉妒。
要說嫉妒,應該換他來吧?
孩子都小時,對幾個孩子的安排,老爺子已經看出老大不頂用,所以讓老大去多讀書,將來能混個一官半職的養好自己就成,一官半職混不成吧,有文化了怎麼的也能找個工作,也餓不著。
老二其它方麵還好,就是性子太耿直,同樣不太行,那就往部隊發展,將來無論從軍還是成警,都隨他。
冷摯打小腦子就靈活,還性格堅韌,是個好苗子。
所以老爺子重點培養冷摯。
往老爺子的角度來說,冷摯是得益者,等冷摯真成得益者後,兄弟姐妹再看他,可能同樣也隻看到他是得益者。
可從冷摯的角度來說,他的苦累又有誰知道?
幼時不僅要讀比其它人更多的書,還要每天風雨無阻的不斷訓練。
苦了不能哭,累了不能喊。
同齡的孩子們在玩時,他在讀書,同齡的孩子們在玩時,他在汗灑滿襟的訓練。
十六歲參軍,從那時起,他不是在打仗,就是在要去打仗的路上。
打仗是會死人的,應該沒人不知道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