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28年8月1日
灼熱的陽光炙烤著龜裂的柏油路麵,扭曲了遠處殘破的城市輪廓。空氣中彌漫著硝煙、腐爛物和揚塵混合的複雜氣味。
清道夫部隊清掃112分隊,正沿著一條被廢棄車輛堵塞了一半的省道公路殘骸,向“穀倉7號”目標區域推進。
易風蹲在一輛側翻的油罐車後,突擊步槍槍管架在滾燙的鐵皮上,汗水順著臉頰流下,在下巴處彙聚滴落,在沙地上砸出小小的深色印記。
戰術頭盔的平視顯示器邊緣,不斷有加密的數據流閃過,那是分隊新配發的通訊係統在同步戰場態勢和指令更新,部隊一直在戰鬥也一直在減員,人越來越少,配發的裝備則越來越精良。
易峰的目光銳利如鷹,透過步槍的高倍率瞄具,死死鎖定了前方三百米外,一個依托著混凝土路障、正躲避彈雨的灰皮猴子,它那扭曲變形的臉上,隻有嗜血的瘋狂。
“1組,左翼壓製!2組,跟我上!打掉那幾個灰皮猴子!剩下的行屍就好對付了。動作快!罐頭在等著我們!”小田排長在通訊頻道裡炸響,帶著一種刻意為之的、近乎亢奮的鼓動氛圍。
“收到!為了午餐肉!”頻道裡響起幾聲同樣刻意拔高的、帶著戲謔的回應。
基地裡普通幸存者已經很難見到肉了。
易風屏住呼吸,十字準星穩穩套住那個灰皮猴子醜陋的頭顱,食指預壓扳機,就在它再次露頭的一的瞬間“砰!”一聲清脆的槍響。
猴子的半個腦袋如同爛西瓜般炸開,紅白之物濺在焦黑的路障上,無頭的屍體晃了晃,栽倒在地。
“好槍法!”曹大方馬上點讚。
自從巡守者改編成清道夫部隊,正規軍主導了這支部隊的架構,曹大方並沒有因為自己原本軍隊士兵的身份抖起來,不管是對段千刀還是對“梅毒”等昔日囚徒隊友,態度也沒來個180°大轉彎兒,還是那麼有點膽怯、有點不著調,有點牆頭草。
在易風幾個看來,至少這家夥不招人煩。
旁邊常飛沒有絲毫波動,拉動槍栓,滾燙的彈殼彈出,落在沙地上發出輕微的“叮當”聲,曹大方嘴張了一半,“好”字到嘴邊又閉上了,人家常飛不好這一口。
常飛和趙盾已經如同矯健的獵豹,迅速躍出掩體,跟隨著前方隊員的身影,在廢棄車輛的縫隙間快速穿插、躍進。槍聲瞬間變得密集,自動步槍的短點射、榴彈發射器的悶響、能量武器尖銳的嘶鳴交織在一起。
隊員們相互警戒,戰術動作乾淨利落,目標明確——前方那個由巨大穀物筒倉改造、被行屍軍團占據並儲存了大量過期軍用口糧(被隊員們戲稱為“鐵皮罐頭”)的“穀倉7號”。
戰術頭盔顯示屏的小地圖上,“穀倉7號”的位置被高亮標注,旁邊是醒目的物資圖標和一個不斷縮小的時間計時。
而在易風等人視野的右下角,如果像導航一樣繼續不斷向右下方拉扯地圖界麵的話,就會看到一個極其不起眼的、用最小號灰色字體標注的坐標點,被一個淡淡的、幾乎透明的虛線圓圈若有若無地圈著。
“哨站布穀鳥”,一個之前的預警雷達站,一個過去就大大方方標注在導航地圖上的軍事設施。
聽小田排長說,113分隊的兄弟們在“搜尋墜毀運輸機幸存者”的行動中,順手清理了盤踞在雷達站外圍的幾波遊蕩行屍群,並在雷達站外圍建立了一個“臨時觀察哨”。
而“哨站布穀鳥”的地下深處,正躺著代號“風神三號”的洲際導彈發射井群之一,這是東華國核心軍事機密之一,莫說易風幾個所在的112分隊,即便是執行搜救任務的113分隊也一樣蒙在鼓裡,領導說“順手”清理那就順手清理,至於“臨時觀察哨”也是部隊另外派來的人手,大家相互之間本也不熟悉。
小田排長也是因為接收112分隊行動區域指令時,出於對周邊敵情的關注,順便問了一嘴,也才獲悉右下角“哨站布穀鳥”區域被113分隊清理了一下,相對安全。
易風四個對此沒有多想,也不該多想,畢竟他們的身份還隻是112分隊的普通一份子。
他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打下穀倉,拿到那些能填飽肚子的“鐵皮罐頭”。戰爭戰略是高層要操的心,屬於雲端之上的博弈。
葉天語再次舉槍,一個點射撂倒從側麵殘破商店裡嚎叫著撲出的行屍。
他們現在位置還在穀倉外圍的外圍,省道上的車輛殘骸還在清理中。
主要是那些可以重複使用的鋼鐵戰壕既能做進攻掩體,又能做撤退障礙物,挖好了坑沉到地下倒入紅冰就是毀屍滅跡的溶屍爐。一體多用,但就是對路況有要求。
112分隊現在徒步清理外圍行屍的原則還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務必保證退路通暢,畢竟後麵還有大部隊接應。
穀倉那巨大的、布滿彈孔和焦痕的灰色身影,在硝煙和熱浪中還離得挺遠。
衛星監控和無人機拍攝的視頻上,穀倉如同巨大的漩渦將周邊的行屍力量吸納過來,與意圖取糧的清道夫部隊即將展開一場鏖戰。
東華國東部戰區指揮中心的一處秘密基地,代號“方舟二號”。
這裡沒有硝煙,隻有服務器陣列低沉恒定的嗡鳴、空氣過濾係統微弱的氣流聲,以及無數屏幕散發出的冰冷光芒。
巨大的中央弧形主屏被分割成數十個區塊。
最顯眼的位置,正切換“哨站布穀鳥”戰場的監控畫麵。
其他分屏幕上,則展示著與清道夫部隊清掃112分隊類似的場景:不同代號的清道夫機動部隊,正在戰區內被標注為秘密核設施的周邊區域,進行著高強度的“物資爭奪戰”或“搜救行動”等作戰任務。
這裡有屏幕在切換,光在閃爍、各種智能中樞在運算運行,唯獨沒有人。
沒有人,也就沒有間諜,最大可能、最大程度上補上千瘡百孔的情報網。
大家都知道網破了,可一直不知道破洞在哪兒?
所以之前各大國拿到地圖後的所謂的閉門會議,所謂激烈討論其實更大程度上隻是一種信息的充分共享。
至於得到信息後各大國真正要采取的方案、行動規劃,會上有人說了也沒人相信。總是吃虧,大家都學聰明了。
大國所以能稱為大國、成為大國,自然有自己的底蘊和智慧,當然核心領導層不犯糊塗、不坑隊友也很重要。
如果蔚藍星的大氣層是一個大監視器,她的子畫麵上差不多的時間區間也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畫麵一:西伯利亞凍原邊緣,代號“冰斧”的清道夫部隊正在強攻一個依托鐵路樞紐建立的物資轉運點,激烈的交火在巨大的冷凍倉庫外圍相當的區域內爆發。而倉庫後方大約40公裡左右,就是深埋於永久凍土層下的“寒霜堡壘”核武庫秘密入口。
畫麵二:赤道雨林深處,“利刃”特遣隊借助濃密植被的掩護,正在一步步清理某個古文明遺址公園的外圍區域,關於那座古老神廟的情報信息已經被泄露,神廟地下有某大國的生化研究設施,為了“奪取其儲存的特殊藥用植物樣本”,這支清道夫部隊將要麵對的行屍集團援兵正與日俱增。而作為50公裡外通往遺址公園附近唯一一座高速服務區的小山背麵連綿的山巒地下,隱藏著“叢林之心”核武儲存中心。
畫麵三:太平洋某廢棄海島,清道夫代號“潮汐”的突擊隊正利用兩棲戰車和武裝快艇,對盤踞在島嶼港口設施的行屍集群發起立體突擊,“目標是奪取港口儲備的燃油和稀有金屬”。而島嶼中心火山口內,則隱藏著“熔爐”潛射導彈基地。
……
每一個戰場都打得如火如荼,炮火連天,調動著大量的清道夫精銳部隊和行屍集群在全球各地遍地開花,四處鏖戰。
畫麵上,藍色光點代表東華國最主要機動戰力的清道夫部隊和代表行屍軍團的猩紅光點激烈地碰撞、絞殺。
“火線鋪開,對方應戰。”主控台前,一個女子聲音清冷,充滿機械質感。
她調出另一個覆蓋圖層麵板,上麵清晰地顯示著絕密級核設施周邊區域的行屍軍團兵力熱力圖。代表高威脅濃度的深紅色區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周圍正在進行激戰的“物資點”或“搜救區”彙聚、增厚。
“對方正被清道夫部隊的火線吸引,並形成主力渦旋效應。”
“很好。”穀雨的聲音從通訊器中傳來,他並未在指揮大廳,而是在另一個更隱秘的節點。
“‘稻草人’情況如何?”
一根手指輕點,中央大屏的主畫麵瞬間切換。展現的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三維地圖上,數十條極其細微、幾乎難以察覺的淡藍色虛線,如同最精密的蛛網,在遠離藍紅“漩渦”的廣袤區域——深邃的海溝、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浩瀚沙漠的地下深處、甚至某些早已被遺忘的熔岩地窟裡——悄然延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