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停頓了很久,仿佛下一個字有千鈞之重:
“所謂民心似水、眾怒如潮,特殊困難時期,我們必須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責任,不在冷冰冰的機器,不在無法預測的戰場,甚至…不在我們任何一個人的‘決策’。”
“責任,在於一個老人的‘私心’,和一個將領的‘誤判’。”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明白了元首的意圖和決斷。
有些話,隻有穀雨能這麼說,也隻有穀雨敢這麼說,這也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
AC228年9月13日
東華國最高軍事委員會、監察委員會聯合召開通報會。
沒有元首出席,隻有一位表情肅穆的發言人,用沉痛而官方的語調,宣讀了一份經過字斟句酌的調查報告摘要:
“……經嚴格調查,現已查明,原軍事委員會高級顧問烏不圖將軍,因舐犢情深,擔憂其外孫李某(清道夫特戰隊員)安危,利用其尚未被完全注銷的舊有權限,通過技術手段模擬指令聲音,於南夾子山戰役期間,違規致電李某所在部隊,以虛構的‘特殊任務’為名,將其調離原作戰區域,並試圖安排其返回大本營,此行為屬嚴重的以權謀私、違抗軍令。”
“時任清道夫前線副指揮官的李振邦將軍,在通訊監察中意外發現該異常通話記錄。李將軍深知烏將軍與李某的親屬關係,結合當時戰場巨大壓力及對核武庫安全的擔憂,產生了嚴重誤判。他主觀臆測該調令可能預示高層正在評估某種極端方案(包括可能的核爆),但因無確切命令且心存僥幸,未能及時向上級核實或采取正確應對措施,僅出於謹慎,擅自命令部分外圍增援部隊暫緩前進,未能果斷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核心防禦或組織主力撤離,客觀上造成了前沿防線兵力空虛。”
“而‘南夾子山’核武庫的悲劇,經技術還原證實,確係大量變異體突破外圍防線後,湧入核心區域,觸發‘稻草人’協議自動防禦係統所致。該係統為全自動運行,無人能預知其精確觸發時機及後果。”
“綜上,此次意外核爆全殲敵軍但也對我軍造成重大傷亡的間接原因為:烏不圖將軍的公器私用,引發了前線指揮官的混亂猜疑和錯誤部署;而李振邦將軍的嚴重誤判和處置失當,則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若無人違規調離部隊,若增援按時抵達鞏固防線,變異體軍團極可能無法接觸核武庫,則慘劇或可避免。”
“鑒於烏不圖對上述違規行為及調查結論均持不否認態度,經研究決定,撤銷其一切職務,開除軍籍,交由軍事法庭進一步審理。對於李振邦將軍在此事件中的責任,因其本人已於戰鬥中失蹤,暫不予追究,其功過留待曆史評說。”
“此事深刻警示我們,必須嚴格依法治軍,任何個人私情和僥幸心理,在殘酷的戰爭麵前,都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也要求我們針對一切不法行為,愈發要從嚴從快……”
報告宣讀完畢,全場嘩然,隨即是死一般的寂靜。
持不否認態度?
熟悉烏不圖的人反倒覺得這像烏老頭的作風,這份報告應該是給老頭看過的,至少沒有隨意捏造。
這個結論,巧妙地將所有矛頭轉向了個人行為。
高層“不知情”,係統“無過錯”,核爆是“意外”。
烏將軍的“私心”和李副司令的“誤判”成了最好的緩衝墊和泄壓閥。
它部分“證實”了陰謀論(確實有“黑幕”),卻又將其限定在“個人違紀”層麵,挽救了政府和高層的“整體信譽”。
它給了憤怒的清道夫官兵一個“解釋”(看,是那個老家夥和他外孫,還有我們糊塗的李司令害了大家),一個可以繼續效忠國家而非分裂出去的理由,同時又因為主犯是德高望重的烏老將軍的一點愛孫之心(已受懲處)、從犯是深受愛戴且已“殉國”的李副司令(不予追究),極大降低了部隊的反彈情緒。
至於烏不圖將軍,他在家中,看著屏幕上那份公告,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隻是默默摘下牆上掛了多年的戎裝照片,放進了抽屜深處。
一場足以撕裂國家的信任危機,就這樣以一個“莫須有”的定論,暫時被壓了下去。
而在南北封鎖區內,清道夫士兵們看著這份通報,眼神依舊複雜,挖掘搜索的動作並未停止。“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執念,並未因這紙公告而消散。
猜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在黑暗中悄然生長。
AC228年9月14日
烏不圖給易風、葉天語、常飛和趙盾四個召集到小樓上開了個會,順便吃了頓飯。
易風四個是在前一天,也就是13日從四合院裡被放出來的,公告說的很清楚,主要責任方是烏不圖將軍和他的外孫“李某”。
所以葉天語、常飛、趙盾三個算是莫名其妙沾了“李某”的光,一起逃離了核爆,但本身並無過錯。何況公告裡一個字都沒提特戰小隊的其他小嘍囉姓甚名誰,好不容易塑造起來的國民英雄葉天語,招牌還能繼續用,當然就算曝光了招牌也一樣能用,三人實非過錯方。
既然烏不圖將軍都被一擼到底,開除軍籍了,他的外孫“李某”作為風暴眼兒,更不能在軍隊混了。
這也是在小樓開會吃飯的主要議題。
烏不圖一家四口,烏不圖、昏迷的烏蘭、易風、小蓉蓉一起打包搬家準備離開高原。
按公告的說法,烏不圖既然罷了官、銷了軍籍、還泄過一次密,再繼續呆在大本營,就不合適了。而且烏不圖的態度很耐人尋味,資曆老、威望高,卻始終保持沉默,任人調查,搞得調查的人戰戰兢兢、親近的人捶胸頓足乾著急。
最後落得這麼一個結果。
他的戰友親朋更搞不明白的是,老頭搬家竟然把昏迷不醒需要人照顧的女兒、外孫女都一並接走了。
理由是王雲鶴任務忙沒時間,王樹音同樣軍務繁忙又是家公,一個孤老頭子多有不便,自己和易風如今都成了賦閒在家的人,剛好可以照顧烏蘭和蓉蓉。
老頭表現風輕雲淡,易風表現也風輕雲淡,這頓飯吃的也風輕雲淡,畢竟葉天語、常飛、趙盾三個在老頭麵前都是十足的乖寶寶,老頭怎麼說怎麼是。
老頭說:你們三個當初跑去救易風,挺好。
仨人點頭稱是。
老頭說;這些日子你們在戰場上表現都挺好,挺辛苦。
仨人點頭稱是。
老頭說:我跟易風還有你們烏蘭阿姨、蓉蓉妹妹最近會離開高原到海珠市去,跟你們說一聲,但暫時要保密。
四個人麵麵相覷,大眼瞪小眼,然後點頭稱是。
老頭說:我跟易風走後,你們儘量隨大部隊行動,不要輕易單獨組隊亂跑。
仨人互相看一眼,點頭稱是。
老頭說:小語,你爸媽如果堅持要求你回去,你就回家去。
葉天語點頭稱是。
老頭說:小三子,你老家地方很好,不要讓家裡人輕易離開。
趙盾點頭稱是。
老頭說:不要輕易殺人。
常飛點頭稱是。
老頭說:確實待不下去或遇到邁不過去的坎兒,可以去海珠找我們。
老頭目光依次掃過常飛、趙盾和葉天語。
仨人點頭稱是。
老頭說:吃飯。
五個人點頭稱是,小蓉蓉更是抱著自己的大碗,立刻開動。
被老頭這麼一安排,吃飯的人心裡頓感踏實。
穿軍裝的烏不圖和穿便裝的烏不圖,一樣令人心安。
…………..
“蔡局長,後麵該怎麼調查?”大本營的一間辦公室裡,有人問。
“調查什麼?”
“烏將軍,不是說軍事法庭要進一步審理嗎?”
“如果有人來要資料,你資料給他們就好了。”
“還要調查嗎?”下屬繼續問
“調查個屁,這段時間你有查出什麼嗎?”
“沒有,因為很多都涉密。”
“所以,說是軍事法庭,就是軍事法庭,彆瞎摻和。”
“是,明白。”
……………
“這個老烏究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聲不吭說走就走了?”大本營的另一間辦公室裡,正吞雲吐霧。
“眼藥。”
“什麼眼藥?”
“誰招惹他就給誰上眼藥。”
“上頭?”
“估計上頭也正煩著呢!這煙他是更戒不掉了。”
“我也覺得老烏憋著壞呢!”
“廢話,你真以為他是古籍小說裡的‘及時雨’宋公明?”
“也對,‘針眼’也不是白叫的。”
AC228年9月14日,傍晚
暗紅色黃昏,再次降臨在這片高原上。
還是那座兒時光著腳丫拍水聊天的五角星水池,還是那四個長大後的少年。
“我跟你們一起去吧!”趙盾第一個表態。
“那你父母、兄弟怎麼辦,你的配給還能幫襯他們。”四個人說話時,易風算是主事人。
自從葉天語出名,易風三個也就跟著沾光,其中一個好處就是他們的物資配給額上去了,派到哪個基地,哪個基地管吃管住,卻不影響總部配額掛賬。
趙盾的老父老母、兩個哥哥才在趙盾的接濟下,勉強吃的飽。如果趙盾跟著易風跑了,也算是退了軍籍,一家老小的吃喝就窘迫了。
易風接下來養活一家老小的生計如何維持自己還沒著落,又何必牽連趙盾一家呢!
“我爸媽有配給,我如果跟你們去,還能幫忙照顧蓉蓉。”葉天語看看趙盾,又看看常飛和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