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振咬緊了兩腮,睜著雙目,沒有說話。
最後,他隻是離開了王府。
在王府外等候情況的縉紳富戶們忙走上前來問:“周王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現在他們宗室是真跟陛下同氣連枝了!”
“我們現在是真的在劫難逃啊!”
張永振說著,就突然厲聲喝問著在場的開封府縉紳富戶:
“你們到底是誰做了害欽差的事!為何敢做不敢出來承認?!”
“害得家鄉父老跟著受罪,子弟前途受影響,商貨交易受影響,連各家各戶還得多交丁錢,將來還要被君父區彆對待!”
張永振這麼喝問後,有人沉默,有人開始辯解。
而他也沒有再多問,隻一臉懊喪地回了家。
且說。
周圍朱睦這裡,的確開始主動約束宗室子弟不要趁機受人指使而生事,還真的提前出錢糧奉旨設宗學。
而嚴嵩這邊也先等來了負責查欽差遇害案的欽差專員。
負責查此案的欽差分彆是,刑部郎中徐廷用(湖廣醴陵人,軍籍)、大理寺丞高濟(揚州江都人,軍籍)與禦史錢榮(常州無錫人,軍籍)。
這些人奉旨配合嚴嵩調查此案。
嚴嵩則因此將這人召集到了自己撫院後衙,問道:“查這案,你們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三人互相看了看。
接著。
徐廷用先言道:“這事最難的就是沒有眉目可查,說是徐翰林在銅瓦廂遇了匪,可是銅瓦廂的流賊,到底有沒有幕後與之勾結的縉紳大戶,這些縉紳大戶又是誰,一時還真就難以查詢到。”
“正如徐部郎所言,陛下的目的肯定也不隻是說處置幾個流賊就行了,幾個流賊能知道前任欽差徐翰林的行蹤,還能知道他身邊護衛的數量,乃至能拿出足夠的火器與甲胄來,沒有縉紳富戶在暗中幫助是不可能的,所以陛下要我們查,肯定也是要我們查出背後的縉紳大戶。”
“可開封府的縉紳大戶那麼多,一一排查的話,就會耗時很久,耗時一久,即便陛下沒有不滿,底下的大臣也會不滿,尤其是這些縉紳大戶在朝中的人,肯定會借機彈劾我們無能,說我們這麼久都查不出真凶,害得朝廷大軍一直駐紮在開封,而耗損越來越多的軍糧,也因為商路一直不通、而使民怨加劇。”
禦史錢榮也跟著說道。
大理寺丞高濟則主動問著嚴嵩:“不知撫院可有何高見。”
“以本院看,陛下讓我等查欽差遇害案,不是說真的隻是讓我們查出害欽差的幕後主使,而是讓我們得借此機會,代天子讓開封府的縉紳大戶知道守規矩!同時讓後麵的欽差敢於繼續為朝廷認真做事,後者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嚴嵩說到這裡,就看了三人一眼。
三人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接著。
嚴嵩就又說道:“所以,我們與其絞儘腦汁去查幕後主使,不如借機收拾開封府所有不守規矩的縉紳大戶!”
“不論能不能查出幕後主使,都要消滅所有不聽話的縉紳大戶,要麼幕後主使主動站出來自己承認,要麼就因為彆的事被處置,畢竟敢這麼做的縉紳大戶,那就不會隻有謀害欽差這一樁罪,敢犯上者必然敢欺下!”
“那撫院的意思是?”
高濟再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