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陳國泰靜待冷誌超在公安局看守所裡一夜之間變成癡傻的‘玄幻消息’傳出之後,若無其事地領取了采購任務回去了陳家村。
這件事情哪怕發生得再玄奇,隻要沒有死人,那都不算個事。
公安局最多就是放棄押送冷誌超去大漠服刑,同意冷誌超的家人把他領回去而已。
對於冷誌超這種沒有強大背景的‘小人物’,公安局根本不會進行詳查,從而多生事端。
是以陳國泰走得相當的心安理得。
陳國泰回到陳家村時,今年的夏收已經正式開始。
儘管陳國泰每年都用野豬給家裡換來了足夠的分糧工分,可以讓一家人都不用下地乾活,但是七妹等人終究還是陳家村的‘在編’社員,每年都還是會在夏收秋收的時候象征性地下地忙碌一下,多少掙幾個工分。
陳國泰對此自然是淡然處之。
他忙著回村的主要目的固然是放心不下三個妹妹,但更重要的是要時刻關注楚秀雲的狀態。
他生怕楚秀雲會被流言擊垮。
陳國泰當即就到正在收割的麥田中到處走了一遭。然後他就發現楚秀雲除了神情有點憔悴之外,情緒似乎還比較正常。
他放心了一些,滿意地回了家,自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轉眼之間,大半個月過去。
陳家村收完了冬小麥並交了公糧,栽種了水稻,收完了土豆並栽上了紅薯。
緊要的農忙告一段落,又分了今年的小麥和土豆,生產隊就沒有那麼忙,每日裡的勞動也不是太過於沉重了。
村裡的社員們相對閒了那麼一點點,全都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這一鬆活下來,農村適齡青年們的嫁娶之事就提上了太多人家的議事日程。
此時很多媒婆除了忙著在各個生產隊之中為各生產隊的適齡青年們牽線之外,她們的眼睛還盯上了知青院裡的適齡知青們。
要是在半年之前知青們剛剛下放到生產隊的時候,媒婆們都基本不敢輕易地泛起這個想法。
那時候的知青們在她們眼中完全就是大城市下來的‘貴人’或者什麼‘文曲星’。媒婆們本能地覺得男女知青們根本不可能看上農村的男子或者女子。
但是時隔半年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男女知青們現在不但戶口落在了農村,他們還在日常勞動中因為‘生產業務’不熟練而出儘了洋相受儘了鄙視。
他(她)們身上的‘富貴’光環由此消退殆儘。媒婆們都覺得自己有義務也為知青們牽線搭橋,讓他(她)們在農村成家立業,真正‘紮根’下來。
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外村的媒婆陶鳳姑在這天中午搖擺著進入陳家村,興衝衝地直奔陳家村的知青院而去。
知青院裡,剛下地回來的知青們正在準備吃午飯。
大多數知青都是眉頭緊皺。
他們今天得到了一個讓人很不開心的消息。因為他們正式分到了糧食的緣故,算是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國家從本月開始,不再給他們下發每個月都有二十塊錢的生活補貼。
這對大多數知青來說簡直就是塌了天的大事。
這相當於是他們從現在開始,從‘城裡人’變成了真正的農民。
他們心裡基本上都有強烈的上當受騙感覺,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