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科轉過身,麵向大家,充滿信心地說道:
“主歌部分已經如此精彩,我相信後麵的高潮部分一定會更加震撼。
我已經在腦海中構思好了歌曲高潮與紀錄片畫麵的結合方式,那將是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
我期待著嚴晨飛在高潮部分能夠將他的演唱水平發揮到極致,用他那震撼帝王之聲,將龍的傳人在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展現出來。
我相信,這首歌會成為我們這部紀錄片的靈魂之歌,會讓我們的紀錄片更上一個台階,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讓我們一起期待《天地龍鱗》高潮部分的到來,一起見證中華民族的壯麗史詩在音樂和畫麵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眾人聽了梁勇科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房間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
不過。
在紀錄片製作組對《天地龍鱗》主歌部分一片讚譽之聲時。
博物院參加審核歌曲的幾位專家卻陷入了複雜的情緒之中。
起初,這幾位專家心裡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本打算對這首歌挑挑刺,以顯示自己在專業領域的權威和獨到見解。
在他們看來,如今很多所謂的古風歌曲不過是徒有其表,缺乏對傳統文化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帶著審視甚至是質疑的目光看待《天地龍鱗》。
然而,當嚴晨飛的歌聲響起,一句“這江山我起筆”,如同一把古樸的鑰匙,開啟了曆史的大門,專家們心中那一絲輕視瞬間消散了幾分。
隨著歌曲的推進,歌詞中流淌出的對民族曆史的深刻理解和對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練,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這首歌有著非凡的魅力。
他們的臉色開始變得有些不自然,心中五味雜陳。
一方麵,這首歌的精彩表現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前想要挑刺的想法此刻仿佛成了一個笑話,打了自己的臉。
另一方麵,他們作為專業的文化領域專家,又拉不下臉來立刻轉變態度,對歌曲大肆讚揚。
此時,紀錄片製作組的成員們正沉浸在興奮和期待之中,編劇、編導、製片人等人都對這首歌讚不絕口,力捧之情溢於言表。
這讓幾位專家更加糾結,想要開口挑刺,卻在製作組的熱情麵前難以啟齒。
他們深知,如果此時強行挑刺,不僅會破壞現場的和諧氛圍,還可能會被認為是心胸狹隘、不懂欣賞。
於是,他們選擇了沉默,內心卻在暗暗較勁。
他們決定再繼續聽一聽,看看後麵的高潮部分是否還能保持這樣的水準。
他們希望在後續的演唱中找到一些瑕疵,來挽回自己之前的“麵子”,同時也以一種專業的態度,對歌曲進行更全麵的評估。
幾個專家坐在那裡,表麵上看似平靜,實則內心波濤洶湧,等待著歌曲後續的發展,也等待著給自己一個合適的交代。
一首歌,就算前奏和開頭很棒,但是中間發揮和結尾不一定好,高開低走是很常見的。
幾個想要針對唐言和潛龍的專家,巴不得後麵出問題,他們比其他人更加細心的盯著大屏幕。
唯獨院長麵色不變,不知道想著什麼,抬手道:
“好了,現在下決定為時尚早,大家繼續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