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所有人都歡呼起來,他們為這來之不易的成功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千古一歎》這首融合了琵琶,小號,竹笛、小提琴和大提琴多種樂器的美妙樂曲終於完整地呈現在了眾人麵前。
當這首樂曲在錄音室裡再次回蕩時,眾人都沉浸在這無與倫比的音樂盛宴中。
他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曆史年代,感受到了王朝的興盛與衰落,體驗到了曆史的厚重與無常。
這首樂曲不僅僅是音樂的演奏,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它讓人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和力量,也讓人們對曆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唐言用他的音樂才華,將竹笛、小提琴和大提琴三種樂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音樂風格。
他的演奏不僅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達,是對曆史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熱愛。
.........
在各個細節分部曆經精雕細琢,妥善處理完畢後,擺在眾人麵前的,便是聯合錄製那至關重要的完美版本。
這首震撼人心的純音樂《千古一歎》,自籌備之初便荊棘滿途。
從旋律的構思,到樂器的選配,每一步都遭遇了無數難題。
但憑借團隊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努力,在無數次推倒重來與精心打磨後,終於完成錄製。
為了能儘快呈交作品,大家開啟了連夜加班的模式。
工作室裡燈火通明,鍵盤的敲擊聲、樂器的調試聲、熱烈的討論聲交織在一起。
每個人雖雙眼布滿血絲,卻仍強打精神,對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做最後的完善。
曙光初現,作品完成最終錄製。
次日清晨,陽光剛灑落在工作室的窗台上,作品便被迅速送去審核。
在順利通過一道道嚴苛關卡後,馬不停蹄地被送往京城。
此次京城之行意義重大,唐言深知《千古一歎》蘊含諸多純音樂創新理念。
這些大膽突破傳統音樂認知的理念,要獲得認可並非易事。
王梟雖在行政管理方麵能力卓越,但在創作理解上與唐言相比,仍有差距。
因此,唐言決定親自率潛龍團隊奔赴京城。
王梟、劉德強,以及馮奇威、許依冉、宗姍等人一同隨行。
眾人收拾好行裝,懷揣著緊張與期待,登上飛往京城的航班。
飛機在雲端穿梭,窗外雲海如夢如幻,可大家卻無心欣賞,每個人都在思索即將到來的挑戰。
落地京城。
早已等候的京城分公司車隊迅速迎上。
一行人乘車直奔國家博物館。
一路上,車內氣氛凝重,大家深知此次任務艱巨。
抵達國博,他們已經迅速集結了由審核專家團與各大分館館長組成的評審團。
然而,當得知送來的是一首純音樂時,質疑聲瞬間爆發。
“純音樂太過單薄,國博館藏曆史悠久、底蘊深厚,一首純音樂如何能撐起這背景主題曲的重任?”
一位資深分館館長率先發難,語氣滿是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