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家種地寫書?r/
r/
想得美,朕豈會讓你得逞?r/
r/
不過在通州練兵,朱由校倒是覺得可以。r/
r/
當然了,光練兵也不行,這事自己得摻和一把,不然讓東林黨那些人從中攪合,這還練什麼兵?r/
r/
至於現在的兵部尚書是崔景榮,這個人怎麼說呢?中規中矩。r/
r/
關鍵是現在的朝中大臣根本就沒辦法有什麼作為,原因很簡單,東林黨一直上躥下跳。r/
r/
把持了科道言官的東林黨,這幾年鬨騰得可是非常的歡。或者說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大明滅亡,這種情況一直存在。r/
r/
言官噴做事的官員,弄得官員們就是大做大錯,小做小錯,索性就不做,不做頂多被彈劾一個屍位素餐。r/
r/
反正在朱由校看來,科道言官必須要改。正是這些自詡清流的人上躥下跳,搞得大明烏煙瘴氣的。r/
r/
崔景榮就是這種情況,基本上什麼都不敢說,也不敢做,在遼東的事情上都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r/
r/
當然了,有一個原因很關鍵,崔景榮也是東林黨。r/
r/
原本的曆史上,崔景榮因庇護楊漣、左光鬥等著名“東林六君子”而被奪職,於是辭朝還鄉。r/
r/
“東林黨的洗腦和道德綁架玩得真好。”朱由校輕輕的感歎了一句,政治正確要不得啊!r/
r/
不說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在後世某些所謂的民豬大國,那些極端的政治正確都搞成什麼樣子了?黑人、變性人,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了。r/
r/
朱由校想了想,這個需要改。r/
r/
當然了,編練新軍對於朱由校來說,眼前這個最關鍵。r/
r/
手裡麵沒有槍杆子,說話有什麼用?皇帝說話一樣像放屁一樣,地方失控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央失去了權威。r/
r/
中央的權威是怎麼來的?r/
r/
答案一樣很簡單,中央的軍隊不能打了,當你的軍隊不能打,那你還有什麼權威?r/
r/
“陳洪,傳召徐光啟入京。”朱由校想都沒想就直接讓徐光啟入京了。r/
r/
這個人要回到天津種地是不可能的,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徐光啟豈能放過?r/
r/
回天津就彆想了,來來來,到朕的碗裡麵來,不是想練兵嗎?正好來給朕練兵。r/
r/
既然想到了徐光啟,朱由校自然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叫做畢懋康。r/
r/
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歙縣上路人。中國明朝官員、武器專家。撰《軍器圖說》,其中羅列各種火器、毒弩,圖文並舉,敘說軍器之製造,使用與威力。書中雲“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這本書於乾隆四十六年禁毀。r/
r/
這個人朱由校自然是更加的需要的,畢懋康在其《軍器圖說》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為自生火銃)。r/
r/
將鳥槍用火繩點火的裝置改進為用燧石作發火裝置,從而克服了火繩點火怕風雨的弱點。r/
r/
燧發槍在發火裝置上安置燧石發射時,由射手扣動扳機,安置於扳機上的龍頭下擊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裝藥室中,使火藥燃燒,產生氣體推力,將彈丸射出。r/
r/
這種槍隻要連續扣動槍機,摩擊燧石,便可發射,因而簡化了發射手續,提高了射速。r/
r/
燧發槍的製成是單兵槍的一大改進,它的改造與完成大致與歐洲屬同一時期,然而在中國並未得到及時的推廣,隻是在清初康熙年間將它作為皇帝的禦用獵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