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韓爌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以他現在表現出來的這些東西,以及他給他們這些人的這些承諾,不值得大家為他付出這麼多。
似乎看出了宋應升三人的想法,韓爌緩緩的說道:“朝廷的科舉教綱已經出來了,老夫覺得用不了幾天就會昭告天下。真到了那個時候,事情也就沒有挽回的餘地,現在所有鬨騰的人全都白鬨騰了。”
“既然科舉教綱已經改了,那孔廟是不是也應該改一改?我覺得張載可為聖人,可入孔廟,你們覺得呢?
宋應升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就是韓爌給他們開出來的新條件了,他會提高張載的地位,會讓張載進入孔廟,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這裡說的進入孔廟,肯定不是像原本的一樣,否則就沒有必要拿出來說了。
在孔廟裡麵,有一種待遇叫配享孔廟,孔廟東廡是奉祀孔子的傑出弟子及曆代賢明學者與儒家神位,曆來公認的賢人都在裡麵有排位。
所謂東廡,就是指孔廟大成殿東邊的一個房子,是專門供奉牌位的地方。大成殿東西兩側的房子叫“兩廡”,是後世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
這配享的賢儒大都是後世儒家學派中著名的人物,如文中子、程顥、張載、邵雍、董仲舒、韓愈、王陽明等。
這些配享的人原為畫像,金代改為塑像,明成化年間一律改為寫有名字的木製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的神龕中。
韓爌說的是可為聖人,肯定不是像現在這樣配享。
“如此方為最好。”張餘站起身子,麵容凝重的說道。
他這話的意思非常簡單,你要是能把這件事情做到,那我們跟著你乾也沒有什麼;如果你做不到,那我們也不會跟著你乾。
韓爌倒也不意外,這件事情是他策劃的一件大事情,需要詳細的布置和安排。
在內閣裡麵沉默了這麼久,他自然是要反擊的,不可能甘心就這樣被人騎在頭上,然後等到過一段時日子黯然神傷的離開。
我既然已經做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上,我為什麼不能真真正正的做一把內閣首輔?
做不了張居正,我也要做嚴嵩。
“好,今日時間也差不多了,你們就等我的消息吧。”韓爌笑著開口說道,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
“那,閣老,我們告辭了。”張餘連忙拱手說道。
“好。”韓爌點了點頭說道:“我讓人送你們。”
等到幾個人都出了屋子之後,後麵的屏風之中突然鑽出來一個人。
這是一個年輕的男子,看打扮應該是一個讀書人,身材有些清瘦,留了一抹八字胡。
此時,他的臉色非常凝重,一隻手輕輕的攆著胡子,徑直來到韓爌的身邊,躬身說道:“閣老。”
韓爌點了點頭,笑著問道:“覺得如何?”
“不可靠,滑不溜手。”男子笑著說道:“不過倒也可以用,還算是一個聰明人。”
“說的對,”韓爌點了點頭說道:“這世上的人都這樣,沒有什麼可靠不可靠的。今日合明日分,即便是滿口仁義道德,可最終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男盜女娼?”
“夫之,你年紀輕輕能有這樣的見識,也是實屬不易。”
王夫之麵色絲毫不變,他知道韓爌這句話意有所指,所以不好在這上麵多說什麼。
顯然這位內閣首輔,對之前東林黨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意。如果那些人早聽他的,何至於淪落到今時今日的下場?
可是即便如此,那些人還是覺得他不對,這才讓眼前的這位內閣首輔有了這樣的想法,這也算是他心中的一個痛了。自己不適合再說什麼。
“宋家的兩兄弟很老實,沉穩可用,卻也是聰明人,顯然不會相信我們。”王夫之轉移話題道,“反而是那個張餘,看起來非常的聰明,也很油滑。可恰恰是如此,這個人才比較適合我們來用。”
“那下一步你覺得該怎麼辦?”韓爌開口問道。
王夫之點了點頭說道:“下一步就簡單了。讓人去散發消息,就說他們三個人預備拜入閣老門下。這事情成不成,都不能讓他們先脫了乾係。”
王夫之的臉上帶著一抹嘲諷的笑容,說道:“這世上的事情本來就是如此,既然他們願意玩,那就讓他們知道這世上的事情是怎麼玩的。真以為堂堂的閣老能夠讓他們利用,任由他們欺騙?”
聽到王夫之的這句話,韓爌就先笑了,站起身子說道:“也行,先給他們一個教訓。”
張餘和宋家兄弟出了韓爌的家門,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一向為人嚴謹的宋應升,臉色尤其難看,整個人也透著一股生人勿近的氣勢。
張餘走到宋應升的身邊,笑著說道:“可是覺得我過於獻媚了?”
轉頭看了一眼張餘,宋應升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是蠢笨之人,你今日所行之事,我也能夠猜測到一二,自然不會這麼想你。何況你張餘張退之什麼人品,我們兄弟二人一清二楚。”
“隻是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恐怕有些難辦了。你其實也明白,這個韓爌的要求太多,我們恐怕難以滿足。即便我們願意那麼做,恐怕也很難做到。一旦事情落敗,恐怕我們幾個人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這京城官場紛紛擾擾,隨便誰看我們不順眼,就會扔出一塊磚砸死我們。到時我們連躲的地方都沒有,我們沒有辦法和內閣首輔談條件。”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找外援。”張餘笑著說道。
一邊的宋應星這個時候也開口了,臉上全部都是苦笑的說道:“何人能幫我們?我們的處境你也知道,如果我們在京城之中有門路,也不至於淪落到今日這個下場。”
“以前沒有,不代表現在沒有。”張餘高深莫測的笑著說道。
“你們可知道馮從吾?”張餘微笑著看著兩個人,說出了一個名字。
宋應升想了想,轉頭看向張餘,有些遲疑的說道:“你說的可是那個馮從吾?”
“除了他還能有誰?”張餘笑著說道。
“可是他和我們並不是一路人。”宋應星皺著眉頭說道。
這個馮從吾他們三個人都知道,因為他在關中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他們全部都聽說過他的大名。
以前隻是禦史,馮從吾疏忤神宗罷官歸裡後,與友人蕭輝之、周淑遠等在此地之西寶慶寺講學多年,弟子日眾,而寺地狹隘。
萬曆三十七年十月,陝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參政熊應占、閔洪學及副使陳寧、段猷顯等,為馮從吾另擇寶慶寺之東小悉園處創建關中書院。
馮從吾在關中講學二十多年,可以說門生子弟遍布整個關中。
除此之外,他創辦了關中書院之後,其中又有更多的學子從裡麵走出來,這些人全部都是他的弟子,無論是官場上還是在士林之中,他的聲望都一時無兩。
如果有他出手的話,三個人的地位肯定不一樣。但是這裡麵有一個問題,馮從吾雖然是一位學問大家,在心學和理學上都頗有建樹,甚至被稱為是心學和理學的集大成者。
可是在政治立場上,這個人卻是東林黨,他是整個關中東林黨的領袖,統領著西北的東林黨子弟。雖然他們的人數並不是很多,但是在朝中也是有地位的,被稱為晉黨。
自己三個人雖然也是關中人,學的還是關學,可是與他們卻是兩路人。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雙方所學根本就不同。
尤其是關學這幾年被擠壓的很厲害,雖然和晉黨算不上勢同水火,但也絕不是能走到一起的兩路人。
現在張餘提起這個人,這就讓宋家兩兄弟有一些遲疑。
“你們覺得馮從吾現在的日子好過嗎?”張餘笑著問道。
宋家兩兄弟直接搖頭,“馮從吾與汪可受的關係好,同時與東林黨的關係更好。前一段時間東林黨被大肆清洗,馮從吾也曾經上過題本,雖然沒有受到牽連,但也被放在了冷板凳上。”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馮從吾本身就有一個關中書院。朝廷上現在全部都在反對私下講學、反對私自開書院,他的地位自然就非常尷尬。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日子要能好過就有鬼了。”
“所以他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就更需要我們了。”張餘笑著說道。
“人家可未必能看上我們。”宋應星語氣之中帶著嘲諷的說道。
“他肯定能看得上我們,現在的我們看起來並不是很重要,可是很快我們就會非常重要了,到時候他一定會接納我們。”張餘十分有信心的說道:“不信我們就走著瞧。”
“即便他很看重我們,我們又能為他做什麼呢?”宋應升看著張餘,目光灼灼的問道:“而且如此反複,兩麵做人,怕是為人所不齒。真到了那個時候,兩麵的人都不會放過咱們,我們恐怕連關中都回不去。”
見到宋家兩兄弟一臉的擔心,張餘笑著說道:“我們為什麼要投靠其中一個?我們是關學的代表,當然代表我們自己。我們要尋求的是地位平等的合作,而不是投靠他們。”
“如果單單是韓爌,他想要拿捏我們易如反掌;可是有了馮從吾的話,事情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韓爌想拿捏我們就要掂量掂量了。”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馮從吾他們想逼迫我們,我們還有韓爌。到時候我們居於他們兩方之中,那就是我們的機會。”
“你這是在弄險。”宋應升沉著臉,一字一頓的說道:“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