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_回到明朝做昏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2 / 2)

在知道自家陛下到了皇家書院之後,沈庭筠絲毫不敢怠慢,連忙過來迎接。

跟在他身後的還有馮從吾。

這兩人出現並沒有讓朱由校感覺奇怪。讓他感興趣的是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禮部侍郎趙秉忠,自己準備重用的臣子。

趙秉忠推崇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法律,覺得就應該嚴格執法,嚴肅官場上麵的紀律;同時十分推崇罰款,總覺得有什麼事情就應該把你罰到傾家蕩產。

朱由校沒想到趙秉忠也來了,看來他很得沈庭筠的器重。

朱由校擺了擺手讓眾人免禮,笑著說道“該忙什麼忙什麼去,朕今天就是閒來無事過來看看,不要打擾你們辦正事,讓他們都散了吧。”

沈庭筠連忙說道“是,陛下。”

然後他就讓眾人都回去了。

朱由校帶著徐光啟和沈庭筠往考場走。

幾個人很快就走到了考場的監考室裡,朱由校問道“試卷都已經準備好了嗎?拿給朕看看。”

“啟稟陛下,都已經準備好了。試卷全都封在箱子裡麵,等到開考就打開箱子。”沈庭筠連忙說道“如果陛下想要看的話,恐怕要提前開箱。”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直接擺了擺手說道“那就算了吧,等開考之後再看。”

“是,陛下。”沈庭筠連忙答應了一聲,臉上的緊張也慢慢消失了。

如果陛下要是堅持的話,那麼他必然是要打開箱子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出問題,陛下自然是不會泄露考題的,可是這個過程之中,可能就會有人趁機拿到考題,然後泄露出去。

這種情況自然是不允許的,所以現在沈庭筠見陛下沒有堅持,便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朱由校也並沒有等太久,外麵安排好了考生和監考人員之後就開始考試了,考試的試卷也被送到了朱由校的手裡麵。

翻看了一下試卷之後,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份試卷的難度並不大,前麵一張全都是填空題,題目都是從四書五經之中抽出來的。

後麵一張則是默寫題,這對於現在的讀書人來說,已經是基礎之中的基礎了,如果這個你都不會的話,那你也就不用考試來了。

至於第二張卷子,則是數學題。在朱由校看來,都是一些簡單的數學題,甚至有的直接就是照搬的一些題目,甚至連數字都沒有改。

顯然這隻是想要篩選一些有基礎的人,拿掉那些不合格的人,也就是一點基礎都沒有的人。

“試卷不錯。”朱由校笑著說道“那下午考什麼?”

“啟稟陛下,下午考的是策論。”沈庭筠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

這個倒是沒有出乎他的預料。朱由校抬起頭看著沈庭筠,笑著問道“什麼題目啊?”

這個是朱由校關心的問題,他想知道他們出了什麼題目。

“啟稟陛下,題目是‘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沈庭筠緩緩的說道。

聽到這句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愣。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抬起頭,定定地看著沈庭筠。

玩這麼大嗎?

朱由校又問道“這題目是誰出的?”

“啟稟陛下,是馮從吾馮大人。”沈庭筠說道。

事實上,沈庭筠對這個題目是很不滿意的,但這個題目是馮從吾提出來的,同時在內閣之中得到了韓爌和內閣大學士黃克纘的支持,所以就這麼通過了。

這句話,朱由校自然是不陌生的。

這句話出自荀子的《天論》,意思是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為堯的聖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變。

這也是荀子思想之中的非常重要的觀點,甚至很多的思想都是從這一思想之中衍生出來的,可以說是荀子思想的基礎。

在荀子一書之中,開篇第一句就是這句話。它的地位就像是大學之中的那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句話可以說是荀子思想的總綱,朱由校沒想到馮從吾居然會把這句話拿來做考題。

看來馮從吾他們這是鐵了心要推荀子的思想了,同時也是把皇家書院當成了他們推荀子思想的根據地。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啟和沈庭筠,笑著問道“愛卿怎麼沒把這件事情和朕說?”

這句話其實是在問徐光啟。

朱由校的態度也很明確,他並不是在詢問徐光啟為什麼沒有向自己報告,而是在詢問徐光啟為什麼沒有反對。

在朱由校看來。徐光啟應該不讚成才對。

聽到朱由校的問題,徐光啟連忙說道“啟稟陛下,臣覺得這一考題非常的合適。”

“現在朝堂之上紛紛擾擾,士林之中也頗多爭論。有人說要推荀子,有人說要學漢唐,更有人說要廢除宋儒。紛紛擾擾的不辨前路。”

“既然如此,那就讓士子們考一考,看看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讓他們暢所欲言一番也好。”

朱由校聽了徐光啟的話之後,輕輕的點了點頭,隨後笑著說道“愛卿果真是有想法。如此也好,那就朕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至於最終怎麼評分,朱由校並沒有開口問。

這道題目的答案其實是有兩種,一種是讚成,一種是反對。

如果要是讚成的話,就要寫出來為什麼讚成,那麼就要從荀子的思想之中去找答案了。

如果要是反對的話,恐怕就要從孟子的思想之中去找答案了。

至於最後怎麼評分,朱由校不用想也知道,從孟子的思想之中找答案的,最後肯定會被拋棄,因為這個道理在這裡行不通。

不過朱由校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他問道“朕記得當年太祖皇帝對孟子也頗有評價,哪位愛卿記得是如何評價的?”

這個時候趙秉忠就站了出來,作為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鐵杆粉絲,他覺得這個時候自己要發言了。

於是趙秉忠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臣知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隨後就笑了,直接說道“那你就說來聽聽吧。”

“是,陛下。”趙秉忠答應了一聲,說道“太祖皇帝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裡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等。”

“太祖皇帝曾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並詔告天下,孟子的不少言論‘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

“次日錢唐上疏力爭勸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無光,於是太祖皇帝又下一道諭旨‘孟子辯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又恢複了孟子在文廟中的待遇。”

朱由校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愛卿記得倒是清楚。”

聽到朱由校的這句話之後,在場上幾個人臉上的表情神情都各異。

這就已經算是一種表態了。

因為在文人士子之前,太祖皇帝在思想之中的論述,基本上是很少被提起來的。

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就是因為太祖皇帝的論述和他們的論述不一樣。如果按照太祖皇帝的論述,他們現在乾的事情全部都是違反祖製的,全部都要抄家殺頭,剝皮充草。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太祖皇帝的出身,沒有人覺得太祖皇帝是大儒。隻礙於他是太祖皇帝的麵子上,不能明麵的去反駁他的一些事情。

當年有人想讓太祖皇帝認宋代大儒朱熹為先祖,實際上也是在給太祖皇帝挖坑。

這件事情朱由校是知道的,一旦當年朱元璋這麼乾了,那麼後果就是大明一朝都擺脫不了朱熹的學說。畢竟你總不能反對你祖宗的學說吧?

幸虧朱元璋比較機智,沒有上這個當,而且來了一句非常霸氣的話“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體修的樂園之旅 捉妖小仵作 炮灰女配自救攻略 重生棄渣後,我另選了敵國暴君 重生八零:李太太還在立規矩 全球敬我如神,你占我家宅建祖墳? 異常存活:化身詭異少女 你們的前世都是我編的! 薑醫生,賀總約你去民政局 不做女明星,我賣盒飯搶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