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職位,朝廷從來不會輕易設置,但是隻要設置了就代表著有大動作。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啟,讚賞的點了點頭。
這就是自己的想法,西南一定要好好的收拾一下了。
之所以之前沒有管奢崇明,一方麵是覺得沒有了遼東援兵的借口,他鬨騰不起太大來,或許他可能就不鬨騰了。
自己總不能在奢崇明沒有造反之前,就把周圍的軍隊調過去吧?
如果奢崇明不造反呢,那麼這些兵馬怎麼辦?
要知道,調兵可是需要花錢的。
現在奢崇明造反了,正好給自己一個理由。
要知道,在奢安之亂之後,還有沙普之亂,證明大明對西南的統治已經徹底出了問題。
不挖根子,沒有辦法一勞永逸。
自己如果想要儘全力的對付北方,應對即將到來的農民軍起義,西南必須要安穩。
曆史上“奢安之亂“和後來的“沙普之亂“規模巨大、持續時間長,不僅震撼了當時的西南各省,牽製了蜀、楚、黔、滇諸省的軍事、經濟力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明王朝對後金的防禦能力。
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減緩明朝廷對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的壓力,使明朝廷處於三線作戰腹背受敵,使得朝廷的人員和錢財調動全部都出了問題。
在朱由校的計劃裡麵,如果奢崇明不造反的話,那自己就維持現狀,全力應付北方;在北方弄完之後,西南之地不過是揮揮手的事情。
如果奢崇明造反了,那麼就先穩定住北方的局麵,徹底把西南給解決掉。
如今,奢崇明真的造反了,朱由校也有了理由,可以徹徹底底的對西南來一次大清洗。
所以徐光啟設立西南總督的提議,得到了朱由校的讚同。
“可有合適的人選?”朱由校看著眾人說道。
這個人自然要懂兵事,同時威望也要足夠高,最關鍵的他要能辦事,不拖拖拉拉。所以這個人選也不好挑,朱由校希望他們給自己一個建議。
“陛下,臣舉薦遼東巡撫王象乾。”孫承宗這個時候說道。
王象乾?
孫承宗舉薦的這個人選倒是沒有出乎朱由校的預料,的確是資格老威望重,同時能力也強,派他去西南的話肯定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可是朱由校不想派王象乾去,想把他留在遼東。
要知道,現在遼東之所以能夠穩定,是因為上下政策的和諧統一,沒有人爭執。
遼東巡撫王象乾、廣寧巡撫王在晉,加上遼東經略熊廷弼,三個人的策略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安心發展,穩步固守,加固城市;守住、不出擊、不打。什麼時候能夠積蓄力量能夠一舉殲滅建奴,什麼時候再出擊。
所以現在遼東上下非常的和諧,沒有令出多門,三個人配合得非常好。
短時間內朱由校不想改變這種態勢,所以不會動遼東的人。
“王象乾在遼東,他做的很好,朕不會動他。”朱由校想了想說道“諸位愛卿還是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合適人選吧?”
“臣舉薦登萊巡撫袁可立。”這個時候韓爌站了出來,恭敬的說道。
聽到韓爌舉薦袁可立,這倒是出乎了一些人的預料。
因為袁可立是孫承宗的人,他們兩個交情非常好。當初孫承宗還舉薦袁可立來著,可是袁可立被朱由校派到了登萊去做巡撫,
不過很快幾個人就反應過來了,韓爌怕是盯上登萊巡撫的位置了,這是要把袁可立給調走,然後安排上自己的人手。
幾個人神情各異。
孫承宗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而是在琢磨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雖然韓爌沒安好心,可是孫承宗也承認,他動心了。
登萊巡撫,隻是一個巡撫。可是西南三省的總督,那地位可是不一樣。
如果這一次能夠徹底平定了西南三省,袁可立的功勞就大了,入京之後至少是一個六部尚書,甚至能夠進入內閣。
最為關鍵的一點,孫承宗信任袁可立的能力,他覺得這一次隻要是袁可立去的話,那肯定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承宗似乎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同時他也明白了,韓爌這不是在挖他的牆角,而是在和他做利益交換。
韓爌支持袁可立,登萊巡撫的位置就給韓爌了。
幾個內閣大學士之間的勾心鬥角,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一點朱由校的心裡麵很清楚,隻要是良性的,自己就不會反對。
比如這一次,雖然是韓爌舉薦了袁可立,但平心而論,袁可立也的確是合適的人選。
自己把袁可立派到登萊去,為的就是遼東一旦有什麼閃失,登萊可以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遼東的局勢已經安穩了下來,登萊巡撫的位置一下子就輕了不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把袁可立放在登萊,那就有一些浪費人才了。
於是朱由校說道“那就袁可立吧,讓他去西南任總督吧。至於登萊巡撫的人選,內閣議定之後報上來就可以了。”
在戰略地位減弱的情況下,登萊巡撫的人選已經不再朱由校的關注範圍之內了,不過自己還有另外一個人要安排。
看了幾個人一眼之後,朱由校繼續說道“兵部郎中孫傳庭,為人果敢,懂軍事。內閣擬旨著升為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跟隨袁可立一起去西南吧,在袁可立的帳下聽用。”
幾個人都是一愣,不由得看向孫承宗。
這個孫傳庭是什麼人?
都姓孫,是不是和你有什麼關係?
不過他們也知道,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問,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首先,朱由校給的兩個官職都是虛職,雖然有擢升過度的嫌疑,可是像徐光啟,他著擢升更過度。這種事情比較敏感,還是不要亂開口的好。
另外,不知道這個孫傳庭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陛下的心思,瞎說容易惹禍。反正就是讓他跟著袁可立一起去雲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幾個人躬身說道“臣等領旨。”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回去之後馬上擬旨,讓袁可立入京吧。”
“臣等領旨。”幾個人連忙再次答應道。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