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
隨著天氣轉涼,京師好像就從秋天一個大跨步跨入了冬天。
朱由校隻能趁著中午的時候到湖邊去曬太陽,早晚根本不可能,實在是太冷。
他最喜歡的就是中午的時候,趁著陽光正好在湖邊釣釣魚曬曬太陽,困倦了就眯著眼睛小憩一會兒。
最近,整日裡倒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大臣們很識趣的達成了個共識:自己能解決的事就不麻煩陛下。
以至於朱由校將一個皇帝無聊而又頹廢的生活演繹的淋漓儘致。
馬上要過年了,朱由校也準備趁著這段日子平靜,好好休息一下。折騰了這麼久,總歸要好好過個年,不能虧待了自己。
“皇爺,河南的題本送過來了。”陳洪來到朱由校的身邊語氣恭敬的說道。
朱由校輕輕地挑了挑眼皮,卻沒有睜開,輕輕地抬了抬手說道:“念一念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連忙把題本展開從頭開始念了起來。
在這一份題本上,其實也沒有寫太多的事情,主要就是彙報了一下河南省的進度,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的。
福王已經出發,在赴京的路上;陳奇瑜已經進京了。
至於福王為什麼出發的比陳奇瑜早,卻比他還要晚到,其實很簡單,福王借著皇家的名義一路騙吃騙喝逛蕩逛蕩,改不了本性。
要不是王安再三督促,怕是福王要公款吃喝遊曆千山萬水。
河南省的貪官汙吏也都在進行審問之中,具體怎麼判刑,這個要等審問之後才能會出結果。
聽著聽著朱由校就一皺眉頭。
這個陳奇瑜該怎麼安排呢?
最適合的地方當然是四川,讓陳奇瑜去那邊做官,經曆一下邊塞的官職。
可是朱由校想想又覺得不行,陳奇瑜這個人不能送到四川去。
現在四川那邊在打仗,沒有人願意過去。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把陳奇瑜送過去,會讓人們有一絲猜想和懷疑。
要知道,陳奇瑜可是立了大功的,是自己要重點宣傳的對象。因為他的密奏,朝廷才有了這樣的成果,所以要重賞。
陳奇瑜就是自己要立起來的牌位,要做給外麵的人看的。如果直接將他送到四川去,那麼豈不是讓人覺得他是被貶過去的?
這樣不好,看來要挪一個位置給他了。
不但要挪一個好的位置給陳奇瑜,而且這個位置要足夠讓人羨慕嫉妒恨。
陳奇瑜現在是個知縣。如果放到六部裡麵去做一個郎官,有一些浪費人才了。
那京師有什麼官位合適呢?
朱由校想到了一個官職,這個官職就是傳說中的順天府尹。
雖然有人曾經戲言過,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但這僅僅是一句戲言罷了。
因為無論是在大明,還是在後世,京師的最高長官,那往往都是高配,順天府尹也一樣。
不然在京城這種官員遍地走、公侯多如狗的地方,你根本也做不了這個官。
順天府尹是京師的治安與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為正三品。
在京師,順天府尹是有著跟禦史台、步軍統領衙門、九門提督府等衙門有幾乎相等的權限。而且,順天府還有承接全國各地訴狀的資格,相當於一個小刑部。
也就是說,如果坐在順天府尹位子上的那個官員骨頭夠硬,他就有能力通過皇帝影響、更改、甚至全麵推翻眾多衙門的決議。
憑著一個職位的力量,能夠同時插手眾多中央部門的事務,而且還不算越權,這個職位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鍛煉人。
把陳奇瑜放上試試看,朱由校覺得自己的想法真的是太好了。
而且從一個從六品縣令,直接著擢升正三品的順天府尹,這都已經不是升官那麼簡單了,這就是做了火箭一般的提升。
可以說,陳奇瑜為無數的地方官員樹立了榜樣。
你們想要往上爬嗎?
趕快搞點事情出來,把密奏快點送上來,讓朕看看有多少貪官。
對於朱由校來說,大明朝的貪官實在是太多了,風氣已經壞的不能再壞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整改,難度太大,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先撈一把再說。
反腐倡廉,抓貪官抄家,充盈一下國庫。
保持這樣的高壓態勢一段時間之後,新上任的官員就不敢那麼肆無忌憚。到時候再推出考成法,好好整理一下官場上的風氣。
先打。
至於怎麼治理,那要等打完了再說。
陳奇瑜就是一個榜樣,也可以說是一個導火索。
朱由校可不相信天下的官員都是抱團的,這個天下想要往上爬的人太多太多了。
賺錢有癮,當官也有癮。今天七品,明天想六品;今天六品,明天就想五品;今天做了五品的官員,明天就想著能不能進京;進了京的官員想著能不能外放,外放的想著能不能入六部進內閣。
無論是單純的為了報國,還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官做的越大,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何況這裡麵還有真的想讓國家變好的人存在。
朱由校覺得接下來一段時間也會有大熱鬨。
輕輕的擺了擺手,朱由校說道:“這份題本送到內閣吧,讓他們好好的擬定一下。讓他們盯著一點也就是了,朕有些困乏了,準備去皇後那邊休息一下。”
“是,皇爺。”陳洪連忙恭敬的答應了一聲。
內閣之中。
四位閣老也挺忙的。
畢竟到了年底,很多事情都要操勞起來。不過今年額外有收入,所以銀錢上倒還是比較寬裕。
這讓他們多少鬆了一口氣,不過依舊是緊巴巴。
所謂的寬裕就是沒有借債罷了。
忙碌了一陣子之後,四個人便來到值班房,各自坐下之後開始喝茶水吃點心。
這就是他們的午飯了,休息過之後,下午還要接著忙。
從懷裡掏出兩塊桂花餅,徐光啟掰了一塊塞進嘴裡麵,隨後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滿意的點了點頭。
韓爌看了看徐光啟的桂花餅,突然覺得手中的白麵饅頭一點也不香了,乾嚼了幾口便放在了一邊。
很快幾個人便都吃好了,開始喝茶聊天。
一時之間,內閣的氣氛倒也算得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