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的是自己醉酒了什麼事情都不記得了嗎?
他的心裡麵是有遲疑的。
可現在無論是陛下,還是宮裡麵的公公全都一口咬定了這件事情,現在甚至連老福王都這麼說,朱純臣更加不敢否認了,也更加不敢說自己不記得這件事情了。
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朱由校看著朱純臣,又看了一眼朱常洵,臉上露出了笑容。
顯然自己的這個皇叔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很明確的在配合自己,隻不過帽子扣到了朱純臣的身上。這件事情朱由校倒是不在意。
在朱純臣的身上反而更好一些,於是朱由校笑著說道“是啊。之前有不少人都彈劾勳貴和勳戚,說他們墮落了,整日裡隻知道章台走馬,隻知道遊山玩水,隻知道欺壓良善,早就沒了先祖之時報國之心。”可是現在看來卻不一樣。成國公給所有的臣子做出了表率,朕心甚慰。賞賜朕已經搬下去了。官職也有了加封,成國公你要好好乾,讓那些人好好看看,咱們大明的勳貴還是知道報國的。
朱純臣都快哭了,不過還是連忙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希望,一定好好做。”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大了,朱純臣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要知道收莊田稅這件事情被提起來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且也不是一個皇帝或者兩個皇帝,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文官上書了,這件事情也不是一次被提起來了。
可是陛下一直沒有推行,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勳貴和勳戚沒有人站出來帶頭。
彆說帶頭了,甚至連站出來說話的人都沒有。
雖然大家都沒有反對,但也都是在裝聾作啞。
現在自己出了這個頭,你讓其他的勳貴和勳戚怎麼辦?
跟上吧肉疼,不跟上吧你讓陛下怎麼看?
凡事就怕有人做到出第一步。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
民間也有俗語說出頭的椽子先爛,那些勳貴和勳戚不一定怎麼恨自己,自己這就等於自絕於勳貴和勳戚了,到時候可怎麼辦。
朱由校才不管朱純臣怎麼想的,他直接說道好,很好。”
見正事談完了,朱由校也就沒有再留下兩個人的意思,於是直接說道“昨天一夜沒有回家,想必家裡麵也已經擔心了。兩位愛卿也不必在宮裡過多停留了,回去吧。”
比起朱純臣的心有不甘,朱常洵反倒有些坦然。畢竟之前已經被敲了萬兩了,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算什麼。
於是朱常洵躬身說道“如此,臣告退了。”
朱純臣雖然還想張嘴說點什麼,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張了幾次嘴都沒有說出來,最後隻能說道“臣也告退了。”
目送著兩個人離開,朱由校看了一眼陳洪,說道“行了,你也去辦你的事情吧。消息儘快放出去。”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連忙轉身向外麵走了出去。
朱常洵兩人離開的時候,太陽才剛剛升起,正是官員們上衙的時候。
這個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朝堂上的官員們更是震驚不已。
莊田納稅這件事情本身就十分的敏感,最早提出來的時候還是在弘治朝。隻不過當時的陛下沒有同意,後來也是屢次有人提起,但是依舊沒有同意,全新設計都被陛下給否掉了。
誰都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居然會突然提起了這件事情。
一時之間,京城上下議論紛紛,官場上下更是議論紛紛。
消息傳到勳貴和勳戚那邊,那就反應徹底不同了,無數人對著成國公就是一頓罵。
內閣之中,消息自然也已經傳了過來
四位內閣大學士再一次彙聚到了值班房。
還沒有開始辦公,幾個人邊喝著茶開始商量這件事情。
第一個的依舊是韓,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問道“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
“這是好事情。”徐光啟第一個說道“如今朝廷國用不足,無論是邊關練兵還是賑災全都需要銀子。朝廷所得銀兩,無非就是開源和節流。
“節流也不能總是節流,有的東西有的事情它就不能截留。所以隻能從開源想辦法,朝廷開源的方法並不是很多,增加賦稅算是一項。可是如果加征,百姓的日子就會過得更苦。”
“反倒是開征莊田稅,對百姓沒什麼影響。朝中的勳貴和勳戚都有莊田。而且這麼多年他們巧取豪奪,隱匿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如果借此機會清算出來。朝廷肯定會得到一大筆錢。”
“有了這一筆收入之後,朝廷的財政就能夠得到緩解。無論是練兵平叛或者是救災,都會好支應很多。
幾個人看了一眼徐光啟,誰都沒有開口說話。
徐光啟說的這個道理,大家當然都懂,而且看到這一點的人也不止一個,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
不然之前也不會有人上書,如果再算上各地藩王的土地,也要一起征稅的話,朝廷的賦稅至少翻倍,甚至還要更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