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樓的一個包廂裡麵,有幾個人坐在那裡。
為首的就是張餘張退之,旁邊的則是宋家兄弟。還有盧象升曹文詔吳襄。最不起眼的則是劉賢,幾個人都在等待著結果。
幾個人也沒有什麼心思談話,大家也熟悉了,不想做什麼表麵功夫,所以房間裡麵很安靜。
正在這個時候,外麵的街上突然喧鬨了起來。
有人大聲的叫喊的,說是放榜了。一時之間街上都熱鬨不起來,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雖然麵色平靜,但是還是比較焦急。
在麵對這樣人生大事的時候,誰也做不到足夠的謹慎。
外麵鬨哄哄,忽然想起了銅鑼的聲音。有人快速的跑了過來,口中大聲喊道,恭喜江西南昌府奉新縣宋應升宋老爺高中會元。
聽到這個喊聲之後,房間裡麵的所有人都激動了起來。
宋應星猛地跳起來,轉頭看向自己的老哥,大聲的說道“哥,你中了,高中會元。”說的自己大聲的笑了起來。
其他人也笑了,顯然這一次宋應升中了會元,是他們所有人的驕傲。
一時之間房間之中全部都是恭喜的聲音,宋應升坐在那裡,臉上的表情有一些不敢置信。自己能考上他是想過的,落榜了才是不可思議。
隻不過考了第1名,這是宋應升沒有想到的。
很快報喜的人就來了,周圍的人也已經全都是恭喜的聲音。賞賜也很快就給了下去,隨後便是一個接一個報喜的聲音。
對於書院的學生來說,這一次考試他們是占了便宜的。
因為他們平時在書院裡學的就是這些東西,考官還是他們的老師,基本上不存在考不上的事情,畢竟這不是排名次,所以你能考上不奇怪。
很快整個德勝樓就全都是道喜的聲音,很多人都考上了。
這一次考上之後,到了殿試,那不過就是排名次了,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卻已經不會被罷黜了,在場的人都可以踏入官場。
一時之間德勝樓上歡聲笑語,不過也有人沒中,悲喜兩重天。
他們這個小團體中的幾個人,倒是沒有人落榜,加上宋應升高中會元,一時之間自然是喜慶萬分,酒菜也全都擺在上麵,直接開始宴會。
皇宮之中,朱由校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這一次的會試,錄取了356人,算的上是人數比較多的一次了,其中書院考中了47人,占比可以說非常非常的高了。
朱由校將名單拿了過來,開始在上麵尋找比較熟悉的名字。
據朱由校的記憶,這一次的科舉還真的能選出一些比較有用的人才,接下來就是殿試了,也就是要排名次,所以自己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看看把誰點為狀元,這一點就很關鍵。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京城的歡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很快就到了殿試的日子。
殿試舉行的地方在建極殿,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這些事情朱由校隻能是當一個工具的人,配合著所有人。
等到所有的禮節都完成之後,朱由校坐在龍椅上,宣布殿試開始。
殿試隻考策問,題目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
這一次卻沒有這樣做,題目是朱由校出的,隻有一道題,考的是策論,至於題目。隻有幾個字,製天命而用之。
等到題目發下去之後,所有人看著眼前這道題目,有人歡喜有人愁。
對於書院的學生來說,這道題目沒什麼難度,因為這是荀子的核心思想,平日裡沒少學習,也沒少練習,所以寫起來沒什麼難度。
至於在場的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覺得太難。
因為能從會試之中脫穎而出,他們自然不會寫一些不相乾的東西。肯定也是荀子的信徒,不然的話他們也考不上。
在場的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能找到脈絡。
基本上都是幾位閣老的人,即便沒有在書院讀書。大部分也都是他們各自派係的後備力量,身上的標簽非常的明顯。
同時也是曆次科舉之中,思想比較統一的一次了。
心中擔憂的那些人,大部分也都是對這道題目不熟,或者不知道怎麼寫。畢竟這個概念是比較大的,論述不好的話,就寫不出什麼東西來。
朱由效果自然不可能在這裡陪著,因為殿試要考一天,日暮交卷。
這對於朱由校來說,自然是不可能的等待。他不可能在這裡陪著這幫人考一天試,所以也做完他該做的事情之後,就回去休息了。
試卷也不會用他來挑選,他隻需要最後排進前幾名的名字就行了。
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
各加“○”、“△”、“\”、“1”、“x”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朱由校。
由朱由校欽定禦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
很快所有的試卷全部都批改完畢,被選出來的10個人也全部都送到了朱由校這裡,由朱由校圈定考試的名次。
試卷擺在旁邊,朱由校根本沒去看。
他從陳洪的手裡麵接過了名單,然後開始看名單上麵的人名。他看到了宋應升,這位會元自然是在這個上麵的。
不過狀元不能給他,給他個第二吧。
他的弟弟宋應星不在。看來學的不如他哥,不過兄弟二人有一人位列前三。這就已經足夠了。
是於狀元的人選,朱由校很快就看到了一個人。這還立一個榜樣。
盧象升,文武全才就你了,讓你拿個狀元,日後好重用。科舉的名字對於官員的晉升,實在是太重要了,於是朱由校給盧象升一個狀元。
這第1第2名都確定下來了,那麼第3名的榜眼用誰合適呢?
看了一圈之後,韓立的目光落在了一個人的名字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