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直接說道“那你就說說吧,來乾什麼?”
“啟稟陛下,臣想向陛下彙報一下救災事宜。”徐光啟說道。
“那就說說看吧。”朱由校把身子靠在椅子上,擺出了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等著聽徐光啟的彙報。
徐光啟見朱由校準備好了,便開始說了起來。
對於陛下的這個樣子,徐光啟也不是第一次見到了。
雖然陛下這樣子沒有形態,而且也不符合禮儀,但是徐光啟也不想說什麼。
一來他本身對這些事情不太看重,二來陛下以一個輕鬆的姿態麵對你,這是把你當成心腹之人。
要是因為這件事情你彈劾了陛下,那你這種人就彆做官了。
徐光啟向朱由校彙報每天花費多少錢糧、救治了多少災民,具體的情況如何。
徐光啟說起來頭頭是道,所有的數據全都信手拈來。可見徐光啟是用了心的,每一項事情都是親力親為。
朱由校聽著聽著打了一個哈欠,隨後擺了擺手。
他對這種東西實在是沒什麼興趣,於是說道“愛卿不用說了,朕已經知道了個大概。對於愛卿的才具品格,朕是信任的。這件事情交給愛卿來做,朕也放心。”
“臣謝陛下。”徐光啟連忙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坐直身子直接說道“開國之臣,不必考量其品格,有一技之長便可用之;這治世之臣,必須才華品格皆優方可;這中興之臣,不但要才華品格皆優,也要有一技之長。”
“在朕看來,愛卿便是中興之臣,所以愛卿不必有那麼多顧慮,儘可放手施為。朕雖然不敢自詡什麼盛世明君,但是知人善用還是能做到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愛卿也不用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儘管放手去做吧。有什麼事情和朕說,朕都會給你解決。”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用殷切的目光看著徐光啟,準備上演一幅君臣相和的場麵。
“臣謝陛下隆恩。”徐光啟連忙站起身子說道“既然陛下這麼說了,臣這裡的確是有兩件事情要和陛下說,而且事關重大,急需解決。”
朱由校看著徐光啟,心裡麵有些古怪。
自己剛剛那些話好像是客氣話,也不是。徐光啟要是真的有事情,自己也真的會給他辦,所以算不上是客氣話。
可是為什麼徐光啟說讓自己辦事的時候,就覺得怪怪的呢?
好憋屈啊,心裡麵有一股氣出不來。
說好的君臣相和呢?
怎麼畫風突然就變了?
剛剛可是連自己都感動了,這徐光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說說什麼事情吧。”朱由校端起了一杯茶水,輕輕的喝了一口,用來掩飾自己的想法和不甘。
徐光啟根本沒關注這些,他是真的有事情,於是連忙說道“啟稟陛下,濟州賑災的消息傳得很快,陛下在濟州的消息也傳得很快,所以各地的災民有向濟州彙聚的趨勢。這些日子發放的錢糧越來越多了,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臣以為此舉不妥當,災民如此多向濟州彙聚,一來需要的錢糧很多,在濟州恐怕調配不過來。”
“這二來,人一多,它就容易出事情。如果有人圖謀不軌,也會很麻煩;要是鬨起了瘟疫,那就更麻煩了。”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事情,而且還是自己之前沒有想到的事情。
現在想想也的確在情理之中,對於災民來說,當然是哪裡活命去哪裡。在之前沒得選,現在他們想選一個能活命的地方。
哪裡有比發糧食發錢的地方更好的?
哪裡有比皇上在的地方更安全的?
所以大家一起去濟州吧!
這種情況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卻不是朱由校能接受的事情。
濟州沒那麼多糧食,也沒有那麼多的錢糧,再來這麼多人,事情就多了。
於是朱由校問道“愛卿可有什麼辦法?”
“啟稟陛下,臣以為可以向外擴散了。”徐光啟麵容嚴肅的說道“自從陛下到了濟州之後,已經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災辦法,不如搬行到周邊的各府縣,讓他們全部按照此法實行。”
“同時派出我們的人去監督,讓他們不敢偷奸耍滑、不敢作奸犯科。如此一來,百姓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也就不會到濟寧來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