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香那邊的事情完成了,張餘這邊才剛開始。比起後宮那邊,這邊的規矩要多得多。
宮裡麵的酒菜擺上了,酒宴也正式開始了。
張餘坐在下垂手、老福王的身後,臉上沒什麼表現。
反倒是此時的老福王一副笑嗬嗬的模樣,似乎頗為受用的樣子。
對於老福王來說,他是真的沒想到這一輩子還有這樣的機會。
在離開河南的時候,老福王覺得自己可能會被圈禁。沒想到到京城之後,並沒有得到那樣的待遇,反而沒有人限製自己的行為,可以該乾嘛乾嘛,甚至在北京裡麵吃喝玩樂都沒人管。
下麵的人雖然覺得自己被罷黜了,王位都被剝奪交給了兒子,但依舊對自己尊敬有加,畢竟血脈擺在這裡。
沒想到這次出使朝鮮,這樣的機會還能落到自己的頭上。先不說將來怎麼樣,這能出來走一走就是好的。
何況到了朝鮮這裡,自己估計都能做成太上皇。這讓福王心裡麵很滿意。
事實也如他所預料的一樣,朝鮮的確對他奉若上賓。
老福王的心情很好,心裡麵琢磨著接下來該怎麼享受生活。
反倒是坐在一邊的張餘心情就沒這麼好了,他看了一眼朝鮮國王和陪在這裡的朝鮮臣子,心裡麵有點遲疑。
這些人雖然笑容燦爛、言語客氣,但是說話神色總有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感覺,似乎是煩悶之中帶著無奈,同時還有一絲陰狠。
很怪異。
要知道,在這之前就沒有這種感覺,原本他們還很熱情。
現在這種帶著淡淡疏離的感覺,讓張餘有些遲疑,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作為一個聰明人,推斷前因後果是張餘必備的本事。
在他到這裡的時候,朝鮮國王他們不是這個態度,而是十分熱情的。現在突然就換成了這個態度,那就隻能證明一件事,這裡麵有事。
在他到達和現在這中間,發生了一件事情,讓這些人有些沒法接受。
張餘到朝鮮之後做了什麼?
什麼都沒做,他還什麼都沒開始呢,一直都是計劃。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
張餘做的隻有一件事情,就是讓宋香去看仁穆王後了,而且還要給她治病。
估計就是這件事情引起了朝鮮君臣的不滿意。
看來雙方的分歧不是一般的大,或者說趁著仁穆王後有病、身體不好的這幾年,這些君臣做了不少事,而且做出來的事情很可能讓仁穆王後很不滿意。
所以朝鮮君臣隻希望仁穆王後趕快掛掉,而不是身體好起來。
這才是對自己這樣態度的根本所在。這麼一想,張餘也就明白了,隨後就笑了。
你們不高興、不喜歡的事,恰恰就是我很高興、很喜歡做的事。
當然,張餘也明白如果自己不是大明的使臣,那肯定沒有這樣的待遇。彆說上躥下跳搞事情了,隻要露出這種想法,估計人都沒了。
端起酒杯,不動聲色的抿了一口,張餘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是上好的大明酒。
看來朝鮮國王是真的花了心思,隻是不知道等一下他會不會和自己這些人說點什麼。
坐在椅子上,朝鮮國王李綜臉色很難看。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他可能有一些始料未及。
大明的到來本是預計之中的事情,兒子去了大明也不是什麼讓人不能接受的事。畢竟兒子在大明待幾年,說不定更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對他將來繼承王位有好處。而且現在兒子不在,也少了很多父子矛盾,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可是隨著大明使節的到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是他那麼想看到的了。
大明的人居然去見了仁穆王後,還要為仁穆王後看病?
自己的那個奶奶,李綜可是很明白的。如果她身體真的好了的話,鬼知道會引起什麼樣的變化?
當初支持奶奶發動政變的那些臣子,自己這些年沒少打壓和不用他們。他們也去找過奶奶,可是奶奶身體不好,力不從心。
如果奶奶身體好了,他們不一定會搞什麼事情。最關鍵的是奶奶的想法。前幾年李綜雖然表麵上很尊重她,但是私底下也沒少搞事。
神情複雜的看了一眼大明那邊,李綜有些無奈。誰知道最終的結果是如何?
如果大明那邊看不好奶奶,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雙方相安無事。
如果不是的話,那恐怕就要另外說道說道了。
這場酒宴本來可以不安排的,畢竟雙方是來談事的,至少要在談完事情之後才能夠進行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