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鳳林大君這麼說,樸正陽似乎非常感動,神情恭敬的對著鳳林大君行了禮,麵帶感動的說道“大君之心,感天動地。臣代朝鮮百姓,謝大君!”
鳳林大君這個時候也不在台階上站著了,他從台階上走了下來,徑直來到樸正陽的麵前伸手將他攙扶住說道“樸大人對國忠心、為民辦事,儘心儘力,實在是朝廷群臣的楷模。相信樸大人的心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將來一定能夠大展宏圖。”
“臣個人的榮辱、官職都沒有放在心上,隻是希望朝鮮能夠強盛、百姓能夠安康,這是臣一生的誌向。為此哪怕獻出生命,臣也在所不惜!”樸正陽慷慨激昂的說道。
書友們之前用的小書亭已經掛了,現在基本上都在用\咪\咪\閱讀\\。
兩人對視了一下,同時轉過頭。
鳳林大君說道“那樸大人就去辦吧。”
樸正陽連忙說道“好的,臣現在就去。”
說完,他轉身向外走了出去。
光看背影的話,還真有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樣子。
等到樸正陽離開之後,鳳林大姐臉上的表情就變了。
剛剛的樣子消失不見,取而代之帶之的是一臉的嚴肅。和善的笑容也不見了,反而是沉著臉,略微有了幾分陰沉。
半晌之後,鳳林大君的身後走出來一個人。
這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麵容清瘦,身材也並不是很高,而且長相非常普通,站在那裡很容易就讓人忽視了。
回頭瞥了一眼他,鳳林大君問道“現在還沒有查清楚嗎?”
“回大君,還是沒有查清楚。”那人麵無表情、語氣不卑不亢的說道“咱們這邊的人想在通行天下那邊安插個人,那是很不容易的。最近雖然安插了人,但是沒有什麼地位,接觸不到核心的機密,更不要說弄清楚樸正陽大人在做什麼了。”
冷哼了一聲,鳳林大君說道“全都是廢物!”
“這個樸正陽最近和通行天下商號的大明人走得非常近,嘴上說為朝鮮,可是心裡麵全都是生意。這些天,好處他可沒有少撈。現在他和大明走得這麼近,我不相信他。”
站在風林大君身後的人說道“暫時沒有消息,也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如果從現在的情況來判斷,很有可能是大明的人在搞鬼。”
“怎麼說?”鳳林大君皺著眉頭問道。
“先是大世子被留在了大明,這件事情就透露著詭異。隨後大明的使臣到了朝鮮之後,他們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把仁穆王後治好了。現在朝廷上的紛爭,與這個非常有關係。”
“大世子不在,朝廷不安;仁穆王後重新走到了前台,元老派的那些人紛紛出山,現在鬨的是沸沸揚揚;大明那邊又來了人送軍械,這紛亂都是從大明開始的。”
“那你覺得大明要做什麼呢?”鳳林大君壓低了聲音問道。
那人想了想之後說道“回大君,我也不知道。朝鮮沒有什麼值得大明圖謀的,大明要做什麼,我一時也想不明白。不過我懷疑這可能不是大明要做什麼。”
“什麼意思?”鳳林大君問道。
“很簡單,如果大明的皇帝想要做什麼的話,根本就不用這麼繞彎子。大明的皇帝要什麼,朝鮮敢不給?”那人繼續說道“很可能是大明的一些人要做什麼,想要撈一些好處。”
聽了這話之後,鳳林大君點了點頭。
他也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有可能的想法,他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將計就計,順勢而為。”那人笑著說道“無論大明想做什麼,現在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壞處。如果樸正陽真的能夠拉攏到人支持大君,那麼大君就立於不敗之地。這次大明的軍械如果能到手,對大君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鳳林大君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對。不過當務之急並不是這個,你派人好好的盯著那邊,儘快打探出消息來,要弄清楚樸正陽和大明的勾結。最好查清楚大明是誰在背後謀劃,弄清楚他們是究竟要什麼?”
“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百勝,我們現在什麼都不知道,根本就沒有辦法做事。”說完,鳳林大君一甩袖子,轉身就走了。
那人看著鳳林大君的背影歎了一口氣,很快也消失了。
大明的使館。
張餘看著孫傳庭,笑著說道“孫大人這兩天可真的是很忙。”
“沒辦法,事情千頭萬緒。”孫傳庭也笑著說道,走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下,才繼續說道“好在事情進行得足夠順利,朝鮮國王那邊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接下來就是挑選軍隊,然後開拔。”
“等我帶著人走了之後,這邊的事情可要全交給你了。你怎麼做我不管,但是短期內不要出什麼太大的問題,我需要朝鮮給我做後勤補給。”
“這個我明白。”張餘點頭說道“現在也隻是布局,並不用太著急。”
“如此,再好不過了。”孫傳庭也笑著說道“樸正陽那邊計劃的很順利,那位鳳林大君已經和他合作,接下來就要看你的操作了。”
“這都是小事,反倒是孫大人,這一仗可要好好打。”張餘笑著說道“我在朝鮮等著你的好消息。”
“放心吧。”孫傳庭也笑著說道。
接下來的幾天,朝鮮這邊倒是一切安排的計劃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
孫傳庭很快就選好了一支軍隊,屬於元老派的軍隊,是樸正陽給他推薦的。顯然他們能夠有把握控製這一支人馬。
除此之外,張餘這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
大軍準備好了之後,直接就開拔了,浩浩蕩蕩的開赴前方的戰場。
京城,乾清宮。
對於朱由校來說,這段時間的日子還算得上好過。
雖然軍改的事情已經推出去了,但是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太讓人撓頭的事情。現在隻是在計劃階段,外麵雖然議論紛紛,但是反對的聲浪卻不高。
以朱由校現在對朝堂上的控製,基本也不太會出現巨大的反對聲浪。何況衛所的問題誰人都知道,沒有人會在這件事情上觸皇帝的眉頭。
文官那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反正這幾年軍隊的事情都是參謀處在管,改革不改革的,和文官們關係都不大。這件事情他們伸不上手,也隻能是看著。
反倒是一些有抱負的文官,覺得自己可以大展身手。至少這次改革有了幾個大的官職,可以適當的考慮一下。如果可以的話,那就是一飛衝天了。現在棄文從武沒有問題,以後想要棄文從武就困難了。
軍方那邊,參謀處不反對衛所改革,親軍那邊也不參與,就沒有人反對了。下麵的衛所想反對也沒機會,根本就沒有他們說話的權利。
一切過渡得都很好,進展得很順利,朱由校的日子自然就好過了。
坐在水邊,躺在椅子上,身邊放了一張桌子,上麵擺著各種各樣的點心水果,還有茶水。
麵前放著魚竿,曬著太陽,釣著魚,這日子可有些時日沒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