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帶著“[返老還童]項目可以治療老年癡呆”的消息,散到互聯網的各個角落。
隨著消息一步步擴散,越來越多網友將信將疑地開始嘗試。
許夢抽取測試資格並非一次確定,而是一輪輪進行。
這給了很多人操作的機會。
之前報名測試的用戶,大都是老年用戶自己報名。
——當然,他們使用的設備大多屬於家中的年輕人,設備的使用方式、報名方法,也是年輕人教會。
可畢竟操作是自己做的。
但現在,已經老年癡呆的老人,就很難獨立完成這些操作。
年輕人必須當麵、手把手地一步步指導,才能完成報名。
等成功後,還要一步步地教他們如何啟動這項功能。
照顧過老年癡呆患者的人,都知道這事情有多麻煩。
尤其是市場上造夢機數量有限,價格也不便宜,大家先入為主,一般不會給家中的老年癡呆患者購買造夢機。
等現在發現,需要至少兩台造夢機才能“手把手”教操作時,無不是頭疼不已。
尤其是造夢機供不應求,各地的體驗店裡都隻有寥寥幾台,根本不夠用。
而且有一台算一台,每天都大排長隊,根本輪不上。
隻有那些築夢的鐵杆支持者,沒這個困擾——
他們可以讓老人用造夢機,自己穿上體感同步服,重新用回全息設備。
……
……
陳梆梆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多虧他行動力強,行事果斷,成功趕上許夢最後一輪抽取。
——他又拜托關係好的網友在蔓生都會裡等著,幫他奶奶完成這些操作。
這個時候,關於“造夢機治療阿茲海默”的話題,已經在全球社交網絡上掀起巨大轟動。
老年癡呆的殘酷,有時候甚至不下於癌症。
癌症是在肉體上摧毀一個人。
老年癡呆則是在精神和人格上摧毀一個人。
在過去很多年裡,老年癡呆都是一個無法治愈的病症。
可現在,它好像突然之間就被解決了!
引起巨大轟動,實在是情理之中!
當陳梆梆和變年輕的奶奶撥通視頻通話,鏡頭中年輕的奶奶呼喚他的小名“梆梆”時,陳宇突然哽咽到說不出話來。
事後也立刻跑到社交網絡上,直呼許夢功德無量,要給許夢送錦旗。
——
許夢注意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已經是晚上。
他看到用戶們的反應,並沒有默不作聲,更沒有得意地接過誇讚。
而是馬上發布一條聲明,勸告用戶們冷靜——
「大家晚上好:
我非常喜悅地看到,一些用戶的長輩,因為造夢機測試中的新功能受益,阿茲海默症的情況得到部分緩解。
我對此感到由衷的喜悅,也完全能理解大家的喜悅。
但我還是要給大家稍微潑個冷水:
造夢機不是醫療設備。
更不是什麼萬靈藥。
根據我們的研究,[返老還童]這項技術並不能完全治愈阿茲海默症。
——至少現在不行。
它能起到的作用,隻是喚醒患者年輕時的一些記憶和感受,這是一種籠統、寬泛的激活,並沒有針對性。
對患者有沒有效果,沒有人可以打包票。
想要真正治愈阿茲海默症,還是要期待醫學的進步。
對造夢機和[返老還童]功能,還請大家冷靜看待,不要因此盲目購買造夢機。
給我送錦旗,更是完全沒有必要。」
——
許夢口苦婆心,勸大家不要神化造夢機和[返老還童]技術。
因為他是最了解這兩樣東西的人,在清楚它們潛力的同時,也很清楚它們的局限。
可惜,網友們根本聽不進去:
“不能治?誰說不能治!我奶奶難不成是自己好的?”
“你一個做遊戲、搞科研的,懂個屁的醫學!我說能治就能治!”
“你根本不懂造夢機有多強,它真的能治!”
“醫生都發帖說效果不可思議了,你還隔這兒謙虛什麼?”
“不要盲目購買?說得好像想買就能買到一樣!”
“不讓送?我偏要送!”
……
網友們完全是一副“我不聽、我不聽”的態度,根本聽不進去許夢的勸告。
不論是“冷靜看待技術”的勸告,還是“不要給我送錦旗”的勸告。
第二天一大早。
築夢的前台小清,就看到一隊人舉著鮮豔的錦旗,走進公司大門。
錦旗上寫著八個金色的大字:
[妙手回春,機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