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爺,您看這個。”
當天,賈蓉就拿了一個黑漆漆的蜂窩煤放在了賈敬書案上。
賈敬看了微微皺眉。
“這是……什麼東西?”
說句實話,這要不是賈蓉,誰敢弄這麼一個黑炭放在他桌子上,他得發怒。
“蜂窩煤。”
“做什麼的?”
賈蓉微微一笑:“太爺隨我出來一看便知。”
賈敬雖然很忙,但大孫子有事情,果斷放棄了公務,跟著大孫子出門看蜂窩煤。
主要是他了解賈蓉,不會胡鬨。
蜂窩煤爐子就在賈蓉院子裡放著,裡麵幽幽的紅色火苗,燒的正旺。
賈敬看了,頓時明白。
是一個取暖爐。
裡麵燒的正是剛剛賈蓉拿桌子上的蜂窩煤。
“你弄這個作甚?”
賈敬的語氣裡有些不善。
在他看來,這就是不務正業。
大孫子有些驕傲了。
他必須得說說。
還沒等他開口,賈蓉已經解釋道:“蜂窩煤比木炭便宜,這一個爐子燒一天隻需幾文錢。”
賈敬從小生活在國公府,其實對幾文幾文的錢沒什麼概念,但有一句話他聽的明白。
比木炭便宜。
朝中缺木炭他是知道的,尤其是這兩年,工部都快為木炭的事情愁瘋了。
賈敬:“能代替木炭?”
賈蓉:“不能完全代替,比如手爐裡,就不能放個大蜂窩煤進去,這東西有煙,很嗆,隻能用來燒薰籠,暖閣用。”
“哦。”
賈敬輕撫了下胡須,道:“那是跟煤炭差不多了?”
煤炭早在前宋朝就已經大量用於取暖冶煉,隻不過因為開采難度以及礦監要收一筆不菲的采礦稅銀,導致煤炭的價格跟木炭相差不大。
這就導致有些無人問津。
賈蓉道:“差不多,但是比煤炭還便宜不少,而且耐燒。”
說完他又舉了個例子:“如果燒一天無煙木炭得三十文,煤炭二十文差不多,燒蜂窩煤最多十三四文。”
眾所周知,效果相差不多的東西便宜百分之十就能讓人掙破頭,更不用說便宜一倍了。
賈敬眼睛當時就亮了起來。
蜂窩煤若是真如賈蓉所說,不但解決了京都木炭短缺的問題,裡麵的利潤可是相當了不得。
整個京都一年用多少木炭?不說冬天取暖,哪怕僅僅是四季做飯燒水,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蜂窩煤怎麼做成的?”
賈敬不得不上心了。
這是一個機會。
在太上皇麵前表現的機會!
“很簡單。”
賈蓉把具體的方法說了一遍。
賈敬點點頭,果然是用碳沫子做的,他剛剛看著就像。
“加黃泥做什麼?偷工減料嗎?”賈敬忽然問了一句。
賈蓉道:“必須加黃泥,不加黃泥一則凝固不起來,二則燃燒太快了,實用性就不高了。”
“原來如此!”
賈敬點了點頭:“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回去安心讀書吧。”
賈蓉:“……”
……
皇極殿,今日大朝會。
“雲穆山上的樹木幾乎被砍伐一空,今年冬天木材不一定夠了,還要繼續往北找木材過冬。”溫庭侃侃而談。
太上皇麵上已經不太好看了。
“溫愛卿想說什麼?”
溫庭無奈道:“繼續往北三十裡地就是雲溪山,山上樹木眾多,可長期往京都提供木材,隻是山勢陡峭,來回運輸不便,工部那邊前期的預算不夠了,需要加錢。”
果然又是要錢!
太上皇陰沉著臉道:“又要加多少?”
溫庭正色道:“大約十萬兩,剛剛臣問了戶部的劉言大人,他說戶部隻能出五萬,剩下的……”
太上皇:“……”
“朕也沒有。”
“你自己看著辦吧。”
“聖皇!”溫庭苦勸道:“木炭關乎京都萬千百姓能否順利過冬,還請三思啊!”
“請聖皇三思。”
“請聖皇三思。”
“請聖皇三思。”
眾人都跟著溫庭站出來。
太上皇差點氣死,剛要無奈答應,賈敬忽然站了出來。
“聖皇,臣有本奏。”
太上皇眼睛一亮:“賈愛卿有事請講。”
賈敬微笑道:“臣有一樣東西,想請聖皇與諸位大人觀賞,還請聖皇準許臣把物件帶進大殿,”
太上皇也不待他人說話,輕輕一擺手:“準了!”
溫庭對身邊的人小聲笑道:“奸臣,他跳出來了!”
“是啊。”劉之一憤憤道:“太上皇都要同意了,他非得橫插一杠,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