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末,京都迎來了一場倒春寒。
早晨四更時分,飄飄的小雪紛紛落下,通往皇宮的青石路麵上變得一片斑白。
“劉侍郎,路滑小心一些。”
“噯喲,一把老骨頭了,都要走不了路了。”
“劉侍郎年近古稀依舊為國效力,實乃我輩楷模。”
“咳咳,為皇上分憂不分年紀。”
“劉侍郎說的極是。”
二人相互攙扶著過了宮門,值守的護衛自然認識二位吏部工部的侍郎大佬,根本沒有檢查就放行了。
宮門裡麵的道路早有小太監清掃乾淨,雖說還有些滑,不過比外麵強了不少,再往裡已經能見到陸陸續續早來的朝臣。
不一會兒,皇極殿前來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尖著嗓子喊道:“太上皇口諭,外麵天冷,請諸位大人殿內稍稍等候。”
眾人無不感激涕零,山呼萬歲。
今年皇極殿裝上了爐璧,燒的都是內帑生產製作的蜂窩煤,燒的很旺很暖。
一眾大臣進屋後紛紛搓著手感慨:“今年有了蜂窩煤,殿裡比往年暖和了不少。”
“往年木炭都是限量的,這還多虧了賈閣老之功,利國利民啊!”
“賈閣老在江南推行的鹽票製令人拍案叫絕,不但解決了鹽商之患,又充盈了國庫,是乃百姓之福,朝廷之福也。”
朝堂上的群臣議論紛紛,其中大部分都與賈敬有關,似乎預示著賈閣老已經勢不可擋,成為朝堂中炙手可熱的第一人。
與賈敬剛入內閣就乾成了兩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相比,占據了首輔位子近二十年之久的葉相就顯得相當平庸了,幾乎沒什麼作為。
“太上皇駕到!”
隨著小太監一聲高呼,群臣跪拜行禮,山呼萬歲。
太上皇往龍椅上一坐,伸手虛扶:“諸位愛卿平身。”
“謝萬歲。”
眾人平身。
內閣次輔溫庭往後麵微微一撇,不久就有有禦史跳出來,奏道:“太平盛世朗朗乾坤之下,竟有白蓮歹徒行刺葉閣老之子,臣彈揚州府尹韋繼平治理無方,致使白蓮逆賊趁虛而入,民怨四起。”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太上皇目露驚疑,看向葉相道:“確有此事?”
葉相麵色如常,拱手道:“回聖皇,確有此事。犬子目前已經回京,並無大礙,聖皇無需為此擔憂。”
“那就好。”
太上皇點點頭,微笑道:“朕還怕葉相憂慮過度又要請病假呢,朝廷可屬實離不開葉相的。”
“聖皇謬讚。”
葉高頓時感覺渾身汗津津的。
以前他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才有前些日子他以退為進。
但事實證明朝堂並非一個人的朝堂,沒了誰都可以正常運轉,哪怕他在後麵推波助瀾依舊沒有影響什麼,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成就了賈敬之名。
他有些預感:自己首輔的位子可能做不多長時間了。
想到這裡,葉高看了身旁賈敬一眼,道:“聽聞賈閣老公子也在揚州遇刺了,賈公子可無礙了?”
賈敬會意了葉相的意思,點頭道:“葉相費心了,已無大礙。”
二人心照不宣,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葉相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對付深受太上皇崇信的賈敬,更何況這件事是他的兒子開的頭,原本就理虧在先,真鬨起來兩敗俱傷隻會便宜了旁人。
賈敬也沒有深究的意思,畢竟仇也報了,賈蓉也沒什麼事。
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根本拿不到台麵上來,就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二人來說最為妥當。
而後葉相聽後對太上皇拱手道:“白蓮逆賊猖獗,前有京都刺殺,今又有揚州行刺,如不早日鏟除,恐成大患!”
賈敬表示附議。
底下的一眾官員跟著附議。
隻有溫庭略顯尷尬,他實在沒料到已經勢同水火的兩人被他添了一把火之後非但沒有燒的更旺,反而化乾戈為玉帛了。
官場上沒有真正的敵人,也沒有真正的朋友,利益才是永恒的。
最後溫庭隻能也跟著附議。
太上皇抬手敲了下玉案!
“著內閣兵部速速擬定剿滅白蓮方案!”
“臣等遵旨。”
太上皇點了點頭,示意旁邊的太監開始進入今天朝會的正題。
封侯!
這已經是定好了的,禮部那邊也已經準備好,今天不過是走個過場。
小太監端著聖旨走出大殿。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昔者,賈演以布衣之身,於亂世之中挺身而出,助太祖肅清寰宇安邦定國,得封寧國公。
今寧國公賈演之嫡孫賈敬,文武雙全,治國有方,承襲祖業,朕思及功高必賞,德厚必彰之古訓,特封賈敬為淮安侯,賜金千兩,錦緞百匹,良田千頃,以酬其勞,望其再接再厲,為朕分憂,為天下百姓謀福。
此旨一下,四海皆知。
朕之天下,有此等忠臣良將,何愁不興?願朕與卿等,共築太平盛世,共享天下之樂。
欽此!
聖旨一下,眾朝臣無不羨慕萬分,蓋因大夏侯爵雖多,卻無文官封侯的先例。
雖然賈敬封侯是因為世襲祖上的爵位有些取巧,卻也足以成為大夏第一人,名垂青史了。
下朝之後找上賈敬恭喜的人絡繹不絕,賈敬一一謝過,回到家裡。
哪怕是賈府這樣的頂級勳貴之家,封侯也是件大事。
封侯禮,開宗祠,祭宗祠不需多說,另外宴請宗親,老親故舊,官場同僚等忙忙碌碌了十天,整個寧國府上上下下喜笑顏開。
榮國府也跟著熱鬨了十來天,畢竟兩府一榮俱榮,賈赦夫婦是打定主意跟著賈敬走的,賈敬越是得勢,他們越高興。
以賈敬現在的身份,一些來往送禮的官員不方便出麵的,都由賈赦夫婦出麵相陪。榮國府襲爵人一等將軍的身份基本上接待任何人都夠了。
女眷這邊因賈母身上不自在,皆由一等將軍夫人——邢夫人出麵應付。
這時候邢夫人也顧不得跟兒媳婦鳳姐鬨彆扭了,帶著鳳姐,邢岫煙一起在一旁伺候各府誥命。
各府對邢夫人開始當家並沒有絲毫疑慮,反而認為這才是正經。
大房太太當家,合情合理。
年紀小一些的則被請到東府花園,由迎春,探春,惜春姊妹三個接待。
三女倒也遊刃有餘。
其餘外男小輩因賈蓉不在家,都由賈璉賈琮賈薔等負責接待。
且說最近賈璉也是混的風生水起,跟著自己親爹總比跟著二叔混好上不少。
最重要的是自己老爹現在名正言順的住在了榮禧堂,今後他不就能名正言順的住進去嗎?
是以賈璉乾勁十足,完全把老爹的話當聖旨一樣。
至於老太太的話……
現在恐怕隻有賈政,賈寶玉父子能認認真真的聽了。
賈母院子裡。
因賈母最近身子不爽利,賈寶玉特意去外麵園子裡折了幾支新鮮梅花來插在了花瓶裡,獻寶似的給賈母看。
賈母頓時喜的無可無不可,摟著親愛的大寶玉,笑道:“都說我疼寶玉,偏心,你們看看這樣的孝順孫子哪裡找去,我不疼他疼誰去?”
幾個婆子丫頭忙恭維道:“是啊是啊,寶玉最孝順,最聽話了。”
寶玉在賈母滾著懷裡撒了個嬌,十分乖巧道:“老祖宗,孫兒還要去族學讀書,晚上再來給您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