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軍糧有多少?”周蘭問道。
宋浩回道:“我們攜帶的軍糧不多,隻能供大軍用兩個月的,後續軍糧估計要等一個月之後才能運來!”
“……”
周蘭陷入了沉默。
北原鎮雖然沒有受到旱災的影響,前年、去年和今年都算是風調雨順,可是北原鎮要養數萬鎮標營。
這些年北原鎮的民生和軍事都恢複了很多,但依然算不上富裕。
周蘭有時候都覺得自己的能力下降了不少,她以前在重山鎮做任何事都能得心應手,可來到北原鎮後,卻感覺做任何事都有些事倍功半。
如今北原鎮根本沒有太多的錢糧支撐她剿滅流寇,更沒有更多的錢糧讓她賑濟災民。
“哎,向重山鎮借糧吧,派人去問問靖安侯,能不能從重山鎮借一些糧食!”
周蘭有些無奈的說道。
想要剿滅隴原的流寇,最重要的不是殺了那些流寇,而是賑濟流民。
唯有讓流民吃上飯,安定下來,隴原流寇的數量才會減少,否則這流寇隻會越剿越多。
“另外去招募流民來為我們建造營地,管飯!”
周蘭也是沒有辦法,隻能先想辦法安置這些流民。
她實在是做不出屠殺流民的事情來。
“喏!”
宋浩應了一聲,片刻之後,幾支騎兵四處從營地中奔出,前往城下喊話。
那些流民一聽有飯吃,沒有任何遲疑,烏泱泱的朝著大營這邊湧來。
將士們開始維持秩序,先讓流民在營地的周圍住下,然後開始挖溝渠,建造營地。
彆管這些溝渠有沒有用,先給流民找點事乾。
周蘭麾下隻有兩萬將士,可是彙聚過來的流民卻有五六萬。
以周蘭手中的糧草應該能堅持一個月的時間,流民吃的肯定不如將士們多。
而城內的流寇見此,根本不管那些流民的死活,此時流寇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
流寇是不會堅守城池的,他們既然是流寇,那自然需要四處流竄。
不過他們想走,周蘭卻不想讓他們離開。
入夜,就在流寇偷偷的逃離城池的時候,周蘭埋伏的大軍突然殺出,將上萬流寇殺得潰敗。
一場虎頭蛇尾的戰鬥很快就結束了。
但是周蘭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她身邊可是還有五六萬流民,這麼多流民總要安置吧。
沒辦法之下,周蘭隻能就地安置流民,讓麾下的將士帶著流民挖井,屯田。
大旱之下,隻靠井水很難滿足田地的灌溉,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多種出一點糧食,就能多養活一個人。
給流民一點希望總好過讓這些流民餓死在荒野。
可是這樣一來周蘭就無法快速剿滅流寇了,她分出兩千兵馬駐守隴陽府城安置流民,然後打下一座城池或剿滅一夥流寇就分兵安置流民。
剿滅流寇很容易,但是安置流民很麻煩,而且安置流民還要持續運送糧草過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周蘭就打下來隴陽府全境,可是她手中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撐她繼續清剿流寇了。
沒辦法之下,周蘭隻能停在隴陽府,向朝堂要錢要糧。
……
重山關,總兵府。
楊承業大步流星的走進總兵府大堂,堂中,牛莊早就等著他了。
“末將拜見總兵!”楊承業拱手拜道。
牛莊連忙回禮,道:“見過侯爺!”
兩人見禮後,牛莊說起正事,“周將軍已經出兵隴原剿滅流寇,不過隴原需要安置的流民眾多,北原鎮糧草不濟,周將軍向我們重山鎮借糧!”
楊承業眉頭微皺,“朝堂沒有給糧草嗎?”
“哎,朝堂哪裡有糧草可用?”牛莊有些無奈的說道。
兩人相視一眼,皆是無言。
他們都了解朝堂上的情況,怎麼說呢,現在的朝堂都快如同虛設了。
內閣六部和五軍都督府根本做不了事,也管不了事,一旦有事就壓在地方官府身上,可是地方官府若是能解決問題,還要中央朝廷乾什麼?
重山鎮已有數年沒有得到朝堂撥發的錢糧了,目前重山鎮完全是在自力更生,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雖然重山鎮富裕,但是有些東西也不是重山鎮能夠解決的。
比如鐵礦石。
按理說重山鎮是無權采購鐵礦石的,一切鐵礦石都由朝堂調配。
重山鎮沒有鐵礦,巡撫衙門和總兵府又不能插手外地的鐵礦事宜,所以現在重山鎮所需要的鐵礦石是能靠他們自己購買。
牛莊自接任總兵之後,對這種情況感覺非常的無力。
“我們還有多少糧草?”楊承業問道。
牛莊想了想,說道:“應該能拿出三十萬石!再多的話就可能會影響到咱們自己了!”
雖然牛莊是周蘭的親信,但是他不能為了周蘭不顧重山鎮。
重山鎮的糧草消耗也非常大,三萬鎮標營,四萬援兵營,這些都是需要錢糧供養的。
“那就先給周將軍運三十萬石過去!有這批糧草,應該能應應急!”楊承業說道。
“嗯!”
牛莊點點頭道。
兩人商定之後,立即安排將士為北原鎮運送糧草。
三十萬石糧草很多,足夠十萬大軍吃一年的,可是放在隴原,這點糧食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隴原有多少饑民?
估計有兩三百萬!
雖然這兩年隴原餓死了不少人,但是隴原是一個省,承平年間,隴原的丁口已經達到了八百多萬。
如今隴原的丁口隻剩十之二三,但依然是個很大的數字。
得到重山鎮的援助,周蘭又拿下了兩府之地,可是接下來她再也無法往前進攻了。
不隻是糧草不夠,她麾下的兵力也不夠了,因為她需要分兵各地安置流民。
與她相比,肅州鎮和隴北鎮進擊的速度就要快多了,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兩鎮兵馬就圍剿了數十萬流寇,如同犁庭掃穴般,將流寇趕的四處逃竄。
至於他們殺得是流寇還是流民,此時根本沒有人追究。
……
隴南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