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榮九個邊鎮,楊正山幾乎占據了一個半,皇帝和朝堂若是不擔心那才是奇怪。
“那怎麼辦?總不能什麼都不管吧!”楊明誠道。
楊明誌沉思了稍許,說道:“給他們傳個信吧,若是遇到危險就讓他們去騰龍衛和重山鎮,然後再從騰龍衛和重山鎮來星月島!”
“京都那邊,讓丁秋過去盯著,騰龍衛那邊讓吳展過去,重山鎮那邊讓武錚過去!”
有三位先天武者分彆坐鎮,雖然無法確保所有人的安全,但最少能保證他們有一條退路。
“武錚跟著四弟出去了,已經好幾個月沒回來了!”楊明誠說道。
“四弟這兩年在乾嘛?怎麼總是不在家?”楊明浩問道。
楊明誠搖搖頭,“說是在外麵遊玩,一去就大半年!”
楊明昭自然不能不會星月島,但他每年隻會回來兩次,每次隻待一個月左右。
“那就讓承澈去重山鎮,明武還在重山鎮,有他們兩個在重山鎮坐鎮應該夠了!”楊明誌說道。
楊明武也是先天武者,而且他現在還是重山鎮的副總兵。
“要不我親自過去!承業在那邊,我不放心!”楊明誠有些擔心的說道。
楊明誌說道:“大哥,你就彆去了,不但你不能去,我們三兄弟都不能去!”
“為何?”
“我們去了代表的意義不同,一旦我們在重山鎮現身,很可能會引來更多的麻煩!”楊明誌道。
楊明浩附和道:“沒錯,我們若是去了,那就是代表著爹的態度。”
他們三兄弟如今身份不同,萬萬不能輕易露麵。
特彆是楊明誠,身為楊家的長子,意義更加非凡。
一旦他們去了重山鎮,那是不是代表楊家將重山鎮視為楊家的私有領地,雖然事實是如此,但這事肯定不能擺在明麵上。
楊明誠有些遲疑,說道:“那我讓承業將升兒和涵兒送來!”
楊承業有三子兩女,長子楊勤遠今年都二十歲了,早就成親了,現在就住在星月島上。
長女楊若塵今年十八歲,一年前剛剛嫁給了吳展的小兒子,現在也住在島上。
次子楊勤銘今年十五歲,現在在島上修煉,王氏也在幫他物色成親的人選。
楊勤升今年十二,楊若涵今年九歲,按理說等楊勤升十三歲也會送到星月島來,因為十三歲來島上修煉正好合適,認真修煉一年多,十五歲多點就能成為武者。
這在楊家基本上形成慣例。
楊明誠擔心自己的孫兒和孫女在重山鎮吃苦,所以就想著先把人接過來。
楊明誌和楊明浩對此自然沒有異議。
他們兄弟三人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自保。
陳昭玄身死,影響的不隻是朝堂,對江湖和民間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連皇族親王都被流寇殺了,這說明如今大榮基業已經不穩了。
如果接下來朝堂無法快速剿滅隴原的諸多流寇,無法在短時間內重新樹立起威勢來,那未來將會冒出更多的賊寇挑戰皇族和朝堂的威勢。
……
代州城。
當陳昭玄之死的消息傳開之後,流寇首領大梁王立即獲得了巨大的威望,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數股流寇前來投靠。
大梁王麾下的賊軍立即從二十萬膨脹到三十萬,不說這股賊軍的戰鬥力如何,單說其數量就足以讓朝廷頭疼萬分。
而此時代州城內,大梁王正與麾下的軍師和兄弟商量著接下來的計劃。
大梁王名叫張北,他有兩個老兄弟王二山和李高,這二人以前都是大梁山的山賊,已經追隨他十餘年,可以說是他最信任的人。
另外他還有三個義子,張子敬,張子豪,張子善,這三位也是他最信重的人。
至於軍師,兩個窮酸秀才,宋晨星和牛肅德,大梁王張北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宋晨星和牛肅德可謂是居功甚偉。
正是因為他們的提議,張北才不停的整訓麾下的賊兵,讓原本隻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山賊變成了數萬敢打敢拚的精銳士卒。
不過眼下他們也遇到了發展瓶頸,隨著麾下的賊兵越來越多,他們手中的糧食也就越發的緊張。
他們圍攻代州也是迫於無奈,因為代州擁有大量的糧草。
本來他們攻下代州後,能獲得最少三個多月的糧草,再加上他們之前擁有的糧草,他們最起碼大半年不會缺糧。
可問題是現在又有大量的流寇投靠了他們,這讓本來充裕的糧草又變得捉襟見肘。
“大家都說說吧,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張北看著自己的軍師和老兄弟說道。
王二山性格莽撞,直接說道:“還能怎麼辦,咱們繼續搶就是,隴南沒有,咱們就去山河,山河肯定有足夠的糧草!”
宋晨星連忙否定道:“不可,山河省雖然富裕,但山河省臨近京都,京都周圍可是有十萬禁軍和數萬皇帝親軍!”
“難道我們還怕他們不成!”王二山有些不滿的看著宋晨星。
軍師什麼的最煩人,王二山與宋晨星和牛肅德最是不對付。
牛肅德也開口說道:“宋先生說的沒錯,山河省不可去,我們要去就去漢中府!”
“漢中府?”張北投來問詢的目光。
牛肅德點點頭,“隴南之地,漢中府的旱情最輕,特彆是今年,入夏前,漢中府連下了三場大雨,徹底緩解了漢中府的旱情。”
“而且漢中府江河眾多,水源豐富,這也使漢中府的百姓受到旱情的影響比較輕!”
“隻要我們能占據漢中府,完全可以讓大軍屯墾,過個兩三年,我們就不會再缺糧食!”
牛肅德和宋晨星已經達成了共識,他們都覺得不能繼續做流寇了,一直做流寇隻會讓他們疲於奔命,他們需要一塊根據地,一塊能讓三十萬賊軍休養生息的領地。
張北若有所思,他也覺得繼續四處流竄不是辦法,手底下的人越多,拖累也越大,繼續流竄下去,他們早晚會分崩離析。
“漢中府能養活三十萬將士嗎?”張北問道。
宋晨星道:“若是以前自然不能,但現在不一樣,大旱之下,漢中府的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我們帶去三十萬將士正好可以充實漢中府的人口!”
“而且漢中府境內多山林,多峽穀,我們若是占據漢中府,隻需要在那些重要的關隘峽穀修建寨堡,就能阻擋朝廷大軍。”
“占據地形之利,我們隻需要幾萬將士就能阻擋數十萬朝廷大軍,如此我們才能安心的發展!”
牛肅德微微頷首,接著宋晨星的話語,說道:“漢中府還有一個優勢,其南方乃是巴蜀,而此時巴蜀也是動亂不止,根本無法調集大軍進攻我們,這樣可以減輕我們的壓力!”
“而且如果我們在漢中府擋不住朝廷的大軍,還可以撤到巴蜀之地去。”
兩人分析的頭頭是道,張北聽的連連點頭。
事到如今,漢中府的確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不錯,兩位軍師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就撤到漢中府去,然後固守漢中府發展三年再說!”張北一錘定音,定下了他們接下來的發展計劃。
明天有事需要請假一天,後天正常更新,諸位書友老爺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