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出了問題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隻需要即是改正即可。
正所謂船小好調頭,現在楊明昭和太平軍就處於嘗試初步建立朝廷係統的階段,也是為未來打基礎的階段。
……
雲桂之地。
九江府的陳恒昌也在快速擴張,不過他的擴張方向不是西邊的巴蜀,也不是雲桂的西部和南部,而是雲桂的東部以及更東方的江南之地。
在神陽教的支持下,陳恒昌的擴張速度是極快的。
他們起兵不過才一年半年,就已經占據了雲桂東部的五府之地,現在正對江南蠢蠢欲動。
他們的擴張速度可比楊明昭快多了,不但速度快,而且目標非常確定。
江南這片富庶之地,就是他們眼前最大的目標。
相比於楊明昭握在山溝溝裡鬨騰,陳恒昌的野心和底氣無疑更大。
一旦陳恒昌占據了江南之地,那幾乎相當於奪走了大榮朝堂最重要的賦稅來源,給了大榮朝堂致命一擊。
因此大榮朝堂已經重視起陳恒昌這支叛軍,開始調兵遣將圍剿陳恒昌。
早在三個月前,朝廷就已經下令讓雲桂和江南兩地調兵圍剿陳恒昌,並且還下令讓南疆鎮出兵從南方進攻陳恒昌。
隻是結果有些不儘人意,雲桂和江南的情況跟巴蜀差不多,根本就沒有可戰之兵。
甚至江南的情況比巴蜀還要麻煩。
江南的富庶不是江南百姓的富庶,而是江南鄉紳豪族的富庶。
也就是說如今的江南掌權者不是各級官府的官員,那是那些鄉紳豪族。
朝廷想要從江南征兵,要先得到那些鄉紳豪族的支持,可是那些鄉紳豪族又豈會幫朝堂做事?
他們不怕混亂,因為他們自認為擁有足夠強大的武力,能夠在混亂的時局下自保。
他們根本不會管巴蜀和雲桂的死活,甚至不少人還想趁著巴蜀和雲桂的混亂大發一筆橫財。
所以在陳恒昌在雲桂起兵之後,江南就有很多商人開始為陳恒昌輸送各種物資,隻要給他們錢,他們什麼都願意賣給陳恒昌。
鹽鐵、糧食、布匹、絲綢、兵甲等等,甚至是人口,隻要陳恒昌能拿出足夠多的金銀,他們甚至能把江南的百姓賣給陳恒昌。
就這樣一群劣紳奸商,你還指望他們能為朝堂效力?
江南這邊在忙著發戰爭財,雲桂南部和西部則在人人自危,也沒有人敢主動任事,帶頭圍剿叛軍。
這才致使陳恒昌麾下的大軍勢如破竹,攻城略地如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至於南疆鎮,興國公曲長空倒是有心率領大軍進入雲桂清剿叛軍,可問題是南方的金隆王朝也不安分,時時刻刻都想著咬南疆鎮一口。
而且南疆鎮距離陳恒昌占據的地盤還挺遠的,曲長空想要去進攻陳恒昌,就需要穿越半個南疆鎮,半個雲桂省。
這個距離似乎不遠,但是彆忘了那是南疆鎮和雲桂省,一眼望去,除了山還是山。
行軍之難,讓絕大多數人都會望而卻步。
曲長空倒是派出了一支鎮標營,結果就是這支六千人的鎮標營花費了一個月走出了南疆鎮,然後就走不動了。
不是將士們不想前進,而是他們的糧草後繼不足。
從南疆鎮補給糧草就是扯淡,南疆鎮本來就不富裕,而且道路崎嶇難行,運送糧草極為困難。
按照曲長空的想法,南疆鎮的將士們進入了雲桂,那自然由雲桂當地的官府提供糧草。
可結果呢。
雲桂的各級官府除了哭窮之外,啥也不會。
摳摳搜搜的花費了大半月的時間居然隻湊了六千將士半個月的口糧。
這還怎麼進軍?
征調糧草的速度居然比不上將士們消耗糧草的速度。
所以最終南疆鎮的將士隻能停在了南疆鎮和雲桂的交界處,不敢繼續進軍。
對此曲長空也是被搞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這群沒用的廢物,早知如此,我們還不如不派兵出征!”
國公府內,曲長空一臉無奈的說道。
曲少宮站在他麵前,也是無奈的歎息一聲,“祖父,朝堂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曲長空的臉色十分的複雜,大榮的傾覆現在幾乎是明明白白的擺在了世人麵前。
各地叛軍四起,朝堂是越剿越多。
隴原三省,巴蜀、雲桂等地幾乎已經成為了叛軍的天下,福海、山河兩省也出現了很多賊寇。
唯一還算太平就是遼東,可遼東地處大榮東北,本來就偏居一隅,根本無法支援各地。
還有九大邊鎮,重山鎮就不用說了,隔得太遠,調兵十分不方便,而且朝堂還對重山鎮非常忌憚,不敢輕易地引重山鎮的精兵進入大榮腹地。
北方還有北原鎮、隴北鎮和肅州鎮,可這三鎮已經在隴原三省圍剿流寇了,結果並不理想。
西方有庭州鎮、安西鎮、烏思鎮,這三個邊鎮本來就弱,還要防備外敵,再加上自身就是一團糟,根本無力出兵。
南方有雲嶺鎮和南疆鎮,這兩鎮的實力倒是不弱,可是曲長空這邊根本動彈不得,而雲嶺鎮那邊情況更糟。
武定侯郭英執掌雲嶺鎮已有三十年,整個雲嶺鎮幾乎已經成為了郭家的私地,而郭英擁兵自重的心思就差沒有宣告天下了。
如果說重山鎮是楊家的,那雲嶺鎮就是郭家的。
楊家還要點臉,最起碼明麵上不會違背朝堂的命令,可郭家已經徹底撕破了臉皮,早就把朝堂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雲嶺鎮的巡撫和鎮守太監都被郭家趕回了京都,可見郭家心思有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