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代表著無論是建興帝還是滿朝文武都對楊家有忌憚之心,都不願讓重山鎮和騰龍衛的精銳進入山河省。
如果朝堂調動重山鎮和騰龍衛的軍隊,彆的不敢說,絕對將流寇阻擋在山河省之外。
而現在楊正山考慮的問題是楊家與朝廷的矛盾還能不能化解。
楊家和朝廷有什麼矛盾?
第一,楊家在騰龍衛的利益,不對,準確的說是餘、謝、韓、烏、薛和張六家在騰龍衛的利益。
這六家的利益也是楊家的利益,朝廷想要動騰龍衛的利益,這六家首先就不會同意。
第二,就是重山鎮,楊家在重山鎮早已根深蒂固,這不是說換了巡撫和總兵就能改變的,想要將楊家從重山鎮連根拔出,那就要先將重山鎮先毀掉再重建。
以楊家對重山鎮的掌控,任何一個有脾氣的帝皇大概都不會容忍,都會千方百計的想要除掉楊家。
可是從楊家的角度上來看,重山鎮就是楊家和楊氏一族不斷建設起來的,最初的重山鎮也是楊正山帶領騰龍衛將士打下來的,後來諸多楊家和楊氏一族的子弟投入到重山鎮中。
可以說如今的重山鎮幾乎就是楊家和楊氏一族建設起來的。
朝堂容不下楊家占據重山鎮,掌控騰龍衛,楊氏一族和騰龍衛六家也肯定不會放棄他們在重山鎮和騰龍衛的付出和利益。
如今這兩個問題已經成了解不開的矛盾了。
想到這裡,楊正山抬頭看向兩個親隨。
“此事能夠確定嗎?”
親隨想了想說道:“消息來自仰天宗,應該不是假的,不過能不能確認還要等李頭回來才行!”
楊正山微微頷首,“行了,辛苦你們了,你們先去休息吧。”
“喏!”兩名親隨應了一聲,便退出了廳堂。
鬱青衣看向楊正山,“你有什麼打算?”
楊正山沉默稍許,說道:“等明昭回來再說吧!”
鬱青衣望著他的神色,見他麵色平靜,雙眸古井無波,這心裡更是擔憂了。
“老爺!”
她忍不住想要為楊明昭求求情。
不過她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被楊正山給打斷了,“一切等明昭回來再說!”
見他如此,鬱青衣隻能將到嘴邊的話給收了回去。
不過鬱青衣一臉不高興的看著楊正山,那幽怨的眼神搞得楊正山很不自在。
喵的,這還是媳婦第一次露出這樣的眼神!
這是啥意思了?
生氣?
不滿?
想打人?
楊正山輕咳一聲,“咳咳,好了,好了,我投降,夫人放心,夫君我肯定不會打死這個混小子的。”
“你還想打死他?”鬱青衣道。
“皮肉之苦肯定不能少!打死他到不至於!”楊正山道。
鬱青衣眨眨眼,“那你打吧!”
楊正山哈哈一笑,起身拉起鬱青衣的手,“夫人莫要生氣,混小子胡鬨,做父母的總要教訓一下吧!”
“你以前不是還打過他吧!”
鬱青衣道:“那能一樣嗎?那時候他還小!”
以前楊正山都是慈父,鬱青衣才是嚴母,楊明昭若是敢淘氣,鬱青衣的巴掌立即會呼在他的屁股蛋上。
可現在嚴母變成慈母,楊正山這個慈父自然要變得嚴厲一些。
“一樣的,一樣的!”楊正山笑嗬嗬的說道。
令他最生氣的不是楊明昭在造反,而是楊明昭瞞著他們,還這麼長時間不回家。
家裡的老父親和老母親都在擔心他,妻子更是每天忐忑不安,兒女也沒有父親照看。
身為人子,人夫,人父,楊明昭都沒有做好,你說他該不該打?
所以楊正山打定主意,一定要給親兒子一次難忘的教訓。
鬱青衣也不是在擔心楊正山會打死楊明昭,她還能不了解楊正山的脾氣,楊正山說的再狠,對兒子那都是心軟的。
以前最溺愛明昭的就是楊正山這個當爹的。
那真的舍不得打,舍不得罵,每次看到兒子笑的都跟個彌勒佛一般。
鬱青衣在意的是楊正山會不會支持楊明昭?
其實她自己心裡也是亂糟糟的,要不要支持楊明昭,她自己都沒有想清楚。
但她就是希望楊正山能支持楊明昭。
“你跟我說說你到底是怎麼想的?”鬱青衣說道。
楊正山微微搖頭,“現在說什麼也太早,咱們先要弄清楚明昭的想法,如果他真的想要乾一番大事業,如果他有乾一番大事業的能力,我們再談支不支持他也不晚!”
“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其他人的態度,騰龍衛各家,楊氏一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咱們楊家改朝換代!”
“這不是攻打神木教和塔羅王朝,那隻是小打小鬨而已,大家都不會放在心上!”
“可是大榮不一樣,雖然如今的大榮是一頭老邁的老虎,但它依然是一頭老虎!”
“還有大榮內的那些叛軍,那些流寇,看起來他們似乎不成氣候,隻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定然會變成一個個完整的勢力!”
“一旦我們支持楊明昭,我們麵臨的將是一場涉及萬萬百姓的亂世之爭!”
“咱們楊家如今是有實力,先天武者有幾十位,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方方麵麵!”
“而其中最麻煩的一件事就是名正言順!我們楊家造反最缺的就是名正言順!”
楊正山輕輕搖搖,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的頭痛。
名正言順,並不是說說就行的。
師出要有名,而楊家恰恰無法做到這一點。
楊家是大榮的臣子,是大榮的勳貴,上至楊正山,下至楊承業,都是大榮的臣子。
如果楊家造反,那就是亂臣賊子。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所以就算是楊家要造反,也首先要做到名正言順。
至於如何名正言順,楊正山還真要好好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