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安雨行走了,不辭而彆,不對,他讓楊承茂幫他向楊正山辭彆了。
至於他離開做什麼去了,很簡單,他要把安家遷到神木島上來。
老家夥心眼多,都沒有跟楊正山商量,就回去喊人去了。
他要賴上楊正山,賴上楊家。
而就在安雨行離開時,楊承業才來到神木島。
站在船頭上,楊承業望著正在建造的港口,心緒有些激動,頗有點遊子歸家的感覺。
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來到神木島,但楊家就是他的家,楊正山在哪,他的家就應該在哪。
楊承業的船還沒有進入碼頭,他就看到碼頭上的月台上站著很多身影。
“爹!”有個半大小子還跳起來朝著他這邊招手。
楊承業看著那些人的身影,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站在他身旁的俞氏和楊若涵也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特彆是楊若涵,高興的揮手喊道:“大哥,二哥,三哥,大姐!”
楊承業有三兒兩女,除了小女兒楊若涵之外,其他的兒女都在神木島上,楊若涵沒有來神木島,那是因為她年紀還小。
她現在才十歲,而楊家已經形成了默契,在外的孩子等到十三歲就會送到楊家修煉,等十五歲修煉成武者,就開始操辦婚事,成婚之後,該生娃就生娃,該修煉就修煉。
若是沒有必要的理由,就老老實實的呆在楊家。
所以楊承業的三個兒子楊勤遠、楊勤銘和楊勤升都在島上,女兒楊若塵也在島上,她嫁給了吳展的小兒子吳安河。
此時站在港口上迎接他們的就是楊承業的兒孫們。
船隻靠岸,眾人紛紛跑來迎接,楊承業笑的臉上都起褶子了!
俞氏也是,看看這個孫兒,抱抱那個孫女,彆提多高興了。
“爹,我們趕緊回家吧,曾祖還在家中等著你!”楊勤遠站在楊承業身邊,輕聲提醒道。
楊承業微微頷首,說道:“那好,我們先回去!”
隨後他們換乘小船朝著湖對岸駛去。
等他們再次從船上下來,楊勤遠便跟楊承業介紹起來。
“爹,這邊是商業區,官衙已經做好了規劃,年後就準備開工建造!”
“那邊是學堂,官衙打算在島上建三座中學,這是其中一座,另外兩座島內的集鎮上,”
“爹,那就是官衙,以前這裡是神木教的神廟,咱們的院子就在神廟那邊!”
他指著神廟東邊的那一片院落,那些院落有大有小,以前都是神木教徒的住所,現在變成了楊家的居住之地。
那些院落還要修建,官衙已經做了新的規劃,不過想要修建估計要等到一年後了,沒辦法,神木島上需要修建的建築實在是太多了,做少要花費三四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基礎建設。
片刻之後,他們就來到了楊正山的院子。
楊正山和鬱青衣都已經在廳堂中等著了,不隻是他們,楊明誠和王氏也被楊正山放出來了。
“爺爺,祖母,爹、娘!”
在楊承業的帶領下,一大群人呼啦啦的跪地磕頭。
楊正山看著虎背熊腰的楊承業,也是笑開了花。
大孫子回來了,他這個做爺爺的還是很高興的,笑的見牙不見眼。
“嗯,不錯,路上可還順利?”
楊正山扶起楊承業,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順利,一路順風順水的,並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楊承業笑道。
簡單的問候之後,楊正山就帶著楊承業和楊明誠去了書房,廳堂內鬱青衣、王氏、俞氏還有羅氏說起話。
兒媳、孫媳、曾孫媳婦湊在一起,說起來也是十分有趣的。
俞氏帶著楊若涵跟曾祖母和祖母認識了一番,楊若涵今年十歲,年後就十一歲了。
她的容貌跟俞氏很像,看起來乖巧可人,在鬱青衣麵前表現的落落大方。
而一家人湊在一起噓寒問暖,也顯得十分的溫馨和睦。
書房中,楊正山與楊承業說起了大榮的事情。
其實也沒有必要這麼著急,過兩天就過年了,等年後再說也來得及。
不過楊承業既然回來了,先跟他說說也好,讓他提前有些心理準備。
“我~,爺爺我可不想做皇帝,我還想再過幾年就將勤遠接過去,讓他承襲爵位呢!”
聽楊正山有意讓他做皇帝,楊承業頓時急了。
他可是一直都想回家的,這不是沒辦法嘛。
重山鎮也算是楊家家業的一部分,他作為長房長孫自然要守著這份家業。
要是他爹靠譜一點,他也可以輕鬆一下,可誰讓他爹是楊明誠的。
當年楊明誠扔下爵位跑了,可把他鬱悶壞了。
如果可以的話,他更想跟在楊正山身邊。
楊正山頗為欣慰的笑起,沒有被帝皇的權勢迷了心,他還是感到非常欣慰的。
楊明昭不看重皇權,楊承業也是如此,楊家其他人也沒有將皇位皇權太放在心上,這是楊正山最喜歡看到的結果。
說實話,之前他還擔心楊家眾人會為了一個皇位內鬥起來。
那可是大榮的皇位,不是一個小王朝的王位。
大家不將大靖王位放在心上,楊正山倒是不感到意外,但是大家也不將一個皇朝的皇位不放在心上,這就讓楊正山感到頗為高興。
皇權好不好在於個人。
世間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拒絕權勢富貴的誘惑,無數人願意為了權勢和富貴付出所有,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但楊家人卻不在乎權勢和富貴,是楊家所有人都淡泊名利,無欲無求嗎?
不!
那是因為楊家人有更高的追求。
武道才是楊家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