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皇帝斟酌了一下語氣,問道:“遼東楊氏很強?”
張欒和劍乘風相視一眼,說道:“陛下,遼東楊氏很強,楊正山此人也很強!”
“陛下應該聽說過楊正山吧?”
天武皇帝搖搖頭,“沒有!”
得,時間能夠抹除任何人的痕跡,連楊正山也不例外。
他已經太久沒有出現在大榮世人的眼前,致使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張欒想了想,說道:“楊正山,也就是第一代靖安侯,出身農戶,僅用十多年就成為了重山鎮總兵,並且被崇宗皇帝封為靖安侯!”
崇宗皇帝就是承平帝,楊正山這個靖安侯是承平帝封的。
“此人善練兵,善兵法,善奇謀,殺伐果斷,百戰百勝!”
“東海胡族覆滅,楊正山有奇功,上代慶王叛亂就是楊正山平掉的,並且還一把火燒死了兀良胡族的十萬胡騎!”
“再之後,楊正山還率領水師征討星月門,一戰覆滅星月門!”
“率領三萬精銳轉戰四千裡,遠襲兀良王庭。”
“如今兀良王庭分裂就是他那一戰造成的!”
天武皇帝聽完後,說道:“我想起來了,我以前聽說過此人,不過他不是離開大榮了嗎?”
張欒說道:“沒錯,他是離開大榮了,但是楊家並沒有完全離開大榮,重山鎮、騰龍衛一直都掌控在楊家手中!”
“如今重山鎮大軍南下,必然是受到了楊正山的指使!”
“陛下,重山鎮不但兵強馬壯,還有很多先天武者,而且楊家的先天武者可能更多!”
天武皇帝眉頭微皺,問道:“什麼意思?”
張欒深吸一口氣,“楊正山的修為無需多說,我可以肯定他的實力遠在我之上,而楊家除了楊正山外,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先天武者,還有他的夫人鬱氏也是一位先天武者!”
“還有,楊氏一族最少有五個先天武者。”
“大榮朝堂為何不敢動遼東楊氏,就是因為遼東楊氏的實力太強,而當年楊正山為何離開大榮,也是因為當時的楊家已經強大到讓朝堂忌憚的地步!”
天武皇帝眉頭皺起,“那豈不是遼東楊氏可能比大榮朝堂還強?”
張欒露出一抹苦笑,“沒錯!如果楊家回來,那楊家和遼東楊氏的實力還要強過之前的大榮朝堂!”
他與楊正山的交情不錯,對楊家的了解也算細致,因此他對楊家最為忌憚。
天武皇帝有些不高興,他覺得楊家可能很強,但張欒這麼說卻有些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意思。
“王鶴前輩,你對楊家了解嗎?”天武皇帝看向剛剛加入他麾下的王鶴,問道。
他對王鶴還是很尊重的,畢竟王鶴也是一位老前輩,而且還助他拿下的京都。
王鶴捋著胡須,搖搖頭,“老夫對楊正山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楊正山此人不簡單!”
他沒有與楊正山打過交道,他們王家也與楊家沒有太多的交情,但是他以前在京都也沒有少聽說楊正山的事跡。
天武皇帝想了想,覺得對楊家和楊氏一族重視一些也沒有什麼,於是他問道:“那諸位的意思是?”
“舉兵北上,阻擊重山鎮大軍!”張欒毫不猶豫的說道。
“可是我們之前的計劃是南下入江南!”天武皇帝皺著眉頭說道。
比起富庶的江南來,他是真不喜歡遼東那片苦寒之地。
雖然這些年遼東還算繁榮,可是遼東再繁榮也比不上江南。
所以他們之前製定的計劃就是打下京都之後,迅速南下。
張欒微微搖頭,“此一時彼一時,楊家既然已經出手,我們必須要全力以赴,絕不能輕視。”
“陛下,遼東楊氏的威脅絕對比江南慶王的威脅更大!”
天武皇帝皺著眉頭,他看了看張欒,又看了看一臉認同的劍乘風。
“那就舉兵北上!”
天武皇帝能從一個山大王走到如今的地步,自然有自己的長處。
而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聽勸。
願意接受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勸說。
張欒、劍乘風和王鶴無疑是他麾下最有能力最有本事的人。
不過天武皇帝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問道:“我們能不能拉攏楊家?”
這個問題倒是問住了張欒等人。
“這~~”
張欒遲疑了一下,“估計很難!”
“為何?”天武皇帝問道。
張欒想了想,說道:“可以嘗試一下,不過陛下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天武皇帝也隻是想嘗試一下,並不認為真的可以將楊家拉攏到自己麾下。
“也好,此事就由張前輩負責吧。”
“至於舉兵北上的事情,暫時也不著急,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還需要時間休整!”
“大家先商量出一個章程來,然後在按照章程行事!”
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決定想讓將士們休整十日再北上。
不是他們不想儘快北上,實在是他們現在沒辦法北上。
將士們需要休整,糧草需要籌集。
京都以北的府縣並沒有在他們手中,他們若是想要北上,怕是需要一個個打過去。
重山鎮大軍南下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過來的,所以他們無需太趕。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防備江南的陳恒昌。
而此時,楊承業率領三萬鎮標營已經抵達了平遠東陽府,與林展碰上了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