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楊家也要爭奪天下的野心!”郭子喬看完兩封信件之後,抬頭看向郭英。
郭英麵帶凝重之色,“是啊,楊家這個時候出兵,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你有什麼想法?”
郭英對楊家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當年楊正山在京都的時候,他在雲嶺鎮,所以他是沒有見過楊正山的。
他對楊家的了解大多是道聽途說。
郭子喬手握信件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片刻,又看了看曲少宮的信件。
“楊師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
他說的楊師就是指楊正山,楊正山當年執掌演武閣,演武閣很多弟子都喜歡稱他為楊師。
他們這些演武閣弟子算不上楊正山的弟子,但與楊正山也有師徒名分。
而郭子喬當年也多次被楊正山指點過,所以他對楊正山還是很尊重的。
但是如今天下局勢涉及到郭家的未來,就算是他對楊正山有些師徒情誼,也不會讓這份情誼影響到自己的決意。
因此此時他考慮的不是與楊正山的情誼,而是楊正山和楊家的實力。
“祖父應該也知道,孫兒這一身本事都是跟楊師學的,說實話,麵對楊師,孫兒心裡一點底氣也沒有!“
郭子喬有些沉悶的搖搖頭。
他的本事可不隻是這一身修為,還包含他練兵的能力,以及他對軍政事務的理解和處理方式。
楊正山所寫的《三十六計》和《練兵紀實》,他都學的十分通透。
當初楊正山在演武閣,也不隻指點弟子的修煉,同樣也會在練兵和兵法上指點弟子。
而如今郭子喬在雲嶺鎮練兵的方法和方式,就跟楊正山的練兵之法一脈相承。
郭英輕敲著桌麵,淡淡的說道:“現在說這些還過早,我們短時間內不會跟楊家碰到一起!”
“可是曲家不容小覷,我們現在不會跟楊家碰上,但會跟曲家碰上!”郭子喬道。
楊家還遠在京都,可曲家就在他們眼前。
他們已經開始攻占南雲省,而一旦他們占據了南雲省全境,那就不可避免的與曲家碰上。
到時候是戰是和,必須要做出決意。
郭英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郭子喬又說道:“祖父,陳恒昌的拉攏我們肯定不能同意,陳恒昌依仗的是神陽教,那些邪教徒根本不值得信任。”
郭英點點頭。
郭子喬繼續說道:“大梁王也不值得我們投靠,彆看大梁王現在聲勢不小,但流寇就是流寇,他們根本不值得我們臣服!”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隻有兩條路,一自立為王,爭奪天下,二與曲家一起投靠楊家!”
“自立為王,我們的缺陷很明顯,雲嶺鎮本就偏居一隅,想要爭霸天下困難重重,更不要說我們還要防備南方的諸多異族勢力!”
“除非我們能占據巴蜀之地,否則我們根本沒有爭霸天下的機會!”
他們現在出兵南雲的目標不是占據南雲,而是想要攻占巴蜀。
無論是從人口上還是從資源上,雲嶺鎮和南雲省都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勢力爭奪天下,唯有占據了巴蜀,郭家才有爭奪天下的資格。
可是他們想要攻占巴蜀也不容易,先不說旁邊還有曲家虎視眈眈,單說巴蜀現在已經被三股叛軍占據,他們要把這三股叛軍一一打服才行。
“至於投靠楊家!”郭子喬停頓了一下,“楊家不會像陳恒昌那樣大方,即給我們國公之位,又給我們封地。”
“楊家頂多就給我們一個侯爵,差不多跟以前一樣。”
楊家有自己的底蘊,附屬家族眾多,人脈關係繁雜,如果楊家得到了天下,自然是楊家以前那些附屬家族跟著雞犬升天。
而他們郭家,最多隻能保住原本的位置,甚至以後還要低調做人,免得被滿朝新貴排擠。
郭英點點頭,認同郭子喬的想法。
“所以我們如何選擇?”
郭子喬幽幽的歎出一口氣,他其實也想爭奪天下,可是郭家的缺陷太明顯了。
偏居一隅,底蘊不足,資源短缺,人口和兵力都遠遠不及其他勢力。
楊家在重山鎮也是偏居一隅,但是楊家的底蘊卻十分深厚。
楊家除了重山鎮還有遼東,麾下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更重要的楊家的人脈。
不說楊家的那些姻親,就說楊正山曾經指點過的演武閣弟子。
“我們其實沒有選擇!隻有楊家一條路可走!”郭子喬有些無奈的說道。
郭英凝望著郭子喬,“你就這麼沒有信心?”
郭子喬道:“祖父,你忽略了一點,楊師如今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彆的地方不說,就說咱們雲嶺鎮,有不少將領武官就曾受過楊師的指點之恩!”
“不與楊家對上還好,一旦與楊家對上,難保他們不會投靠楊家!”
楊正山執掌演武閣沒幾年,而且後麵那兩年他也很少去演武閣。
可是演武閣最興盛的那幾年都是楊正山在演武閣的那幾年。
二十年過去了,當初那些演武閣弟子如今都在四十歲上下,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