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荊州大量購糧不奇怪,奇怪的是呂布既然如此缺糧,為何在有能力也有兵力擊退曹軍的情況下,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如果說他囤積軍糧是為來日取冀州做準備,可現在冀州常山、中山一帶兵力空虛,呂布趁勢去取不是既有地也有糧,何必大老遠跑去荊州購買?
曹操想了這些日子也沒搞明白的事,在想到張茉曾經對少帝、對洛陽的預言後,他忽然就有點明白了。
她既然能通過星相預測此等大事,那是不是也能預測天災?並州大肆購糧並不是因為缺糧,而是為了囤積糧食應對災荒?
猜測到這種可能性後,曹操整個人都慌了,為了應證自己的猜測,他派人觀察呂布軍營的炊煙,發現即便不作戰,對方一日也是吃三餐,不但士兵們吃得滿麵流油,便是後勤的民夫也個個精神抖擻,一點也不像缺糧的樣子。
至於對方為何不去冀州購糧,而要大老遠跑去荊州,曹操派荀攸去了解過後才知道,冀州這兩年在大肆種植麻,民間並無多餘的糧食可購買,而袁紹的府庫裡還有多少存糧,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經過這一番驗證查實後,時間已經來到了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五月,自開春以來,關中、河內、河南尹地區幾乎不曾下過雨,渭河、黃河水位呈直線下降,災年的苗頭已經初現。
“戰事未了,天災將至,為之奈何?”
曹操眉頭緊鎖,重重歎了口氣。
從小到大,他經曆過無數次災荒了,雖然身為上流社會的他不會餓肚子,然而災荒帶來的可怕後果他十分清楚,那是會把人逼成魔鬼的。
“並州大肆囤積糧食,做足了準備,這戰再拖下去對我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了,河內今年又遭災,看來也收不上多少糧,還是早日退兵吧!”荀攸說道。
“我隻怕呂布不讓退啊!”曹操頗為無奈道,他當然知道這時候必須得退兵了,但依呂布性子,豈能讓自己安然退走?
荀攸道,“兗州自收降青州黃巾後,不缺人口,缺糧草,不缺卒兵,缺精兵,主公此時其實不必在意傷亡。”
曹操轉頭,不明所以地看著他,荀攸繼續道,“主公有十萬青州兵,此次我軍出動五萬人馬加本初公八萬,十幾萬兵力卻攻不下並州兩三萬人,除了對方因本土作戰占據地利優勢外,更重要的乃是卒兵的精銳程度,並州兩萬餘卒兵幾乎皆為精銳,飛熊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這一點從晉陽城外麹將軍被殺得無還手之力便可看出。”
“故而,在下認為,主公此時當精簡士兵,挑出體格健壯者押送糧草先行,其餘人留下墊後,回兗州後趁著呂布對冀州下手之際,先去宰了陶謙這肥羊,則我兗州便不懼災荒了。”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意識到此次出兵並州的決策是錯誤的。
他在收拾了青州黃巾後本來定下的下一個目標是徐州,隻是因為自己先前和呂布結仇,加之忌憚他夫妻二人,故而才會想聯合袁紹先滅呂,然而袁紹這家夥不是個靠譜的,被一個娃兒搞得屢屢失去戰機,又很沒義氣地先行退兵,使得此行不但功虧一簣,自己還陷入了退也難退的地步。
袁紹這廝從小到大就不太靠譜,他早該清楚了,卻還是和他一起出兵,這就是最大的錯誤。
再者,他先前擔心自己去伐徐州時呂布會在後搗亂,其實有袁紹牽製著,這個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此乃第二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