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滿不在意道,“拆便拆了,有唐王庇護,養那麼多部曲也沒什麼用處,浪費糧食而已,至於那些隔了幾代的族人,根本無親情可言,隻要向唐王效忠,我主家富貴不會缺,你我父子也能去唐國謀個職位,依父親威望,來日唐王稱帝,您怎麼也能封個三公之位,是做大漢的三公還是唐國的三公有何區彆?”
楊彪依舊搖頭,“你想得太簡單了,部曲、徒附這些事小,弘農上下官吏多為我楊家人,大漢各州郡也多楊家門生,即便家族被拆分,唐王勢必還要對弘農官場進行一次大換血,唐王妃普及紙張、書籍,在各處興辦學校,便是要打破舊有官吏晉升渠道,以一種新的選官製度逐步取代察舉,我楊家自你高祖父到為父這代,已經有四代任大漢朝太尉一職,你以為憑的是什麼?”
他停頓片刻,說道,“便是憑借這強大的政治人脈,若是歸於唐,即便唐王看在為父貢獻出弘農的份上,給個三公之位,多半也是虛職。”
楊修道,“父親說的這些我都懂,然而眼下形勢如此,咱再如此搖擺不定,下場可想而知,兩害相行則取其輕,再說了,唐王妃改革選官製度又如何,跟那些黔首比,我世家子弟自小熟讀經書,學習六藝,優勢更為明顯,她選拔出來的多還是世家子,上次唐王便要招兒子當主簿,若非父親不許,我已然是唐王身邊重臣。”
“父親啊,您就我這一個兒子,您現在是要考慮我的前程還是族人門生的前程?袁家想自立,結果袁本初兵敗,袁公路腐化不堪,他們家走錯了路,已經完蛋了,還有冀州甄家,一麵引外敵叛亂,一麵又想把女兒許給唐王,結果呢?您現在便是在走甄家老路,那百來口人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啊!”
楊彪聞言眉頭越發沉了幾分,他何嘗不知自家現在猶如行走在懸崖峭壁旁,一個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楊修繼續道,“現在擺在咱麵前的路隻有兩條,要麼絕對效忠唐,要麼放棄弘農,舉家遷去兗州投靠曹公,不能再如此陽奉陰違下去了,否則集結在長安的唐軍可能調頭回來先打我弘農。”
楊彪重重歎了口氣,“為父也知不能如此,實在是心中難下決斷!”
楊修問道,“父親是不相信兒子的才能麼?”
楊彪一怔,抬頭看了眼兒子,又低下頭沉默。
“父親,您就聽兒子一次吧!”
“你便如此看好那匹夫?”楊彪又抬頭,詫異道。
楊修笑道,“匹夫雖無甚才能,然而他有個堪稱天才的夫人,兒子看好的是唐王妃。”
“那確是難得一見的奇女子!”
楊彪感歎了一句,終是擺了擺手,“也罷,也罷,此次你便隨運糧車隊去長安拜見大王吧!”
“父親英明!”楊修拱手一拜,俊朗的臉上露出一個如釋重負的笑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