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舅家過年,還是很有氛圍的。
蒸炸鹵煮,煎烤醃熏,幾乎都用上了。
陳桂升在院子裡還搭了一個臨時鍋灶,煮豬頭煮骨頭都用它,整天柴火不停,煙火氣十足。
每天都有各種好吃的,蘇椒椒覺得她得胖五斤。
許是人多,徐月娥心情好,身體也好得快,每天都跟陳桂蘭在一起蒸饅頭做飯,做不完的家務,說不完的話,從早忙到晚。
蘇椒椒和陳娟負責打掃衛生,燒火,看小穗穗。
陳桂升忙著劈柴,收拾院子。
白天忙忙碌碌,隻有到了晚上,蘇椒椒和陳娟才有時間,清點布料,聊聊服裝上的事。
陳娟在家做了大半年的服裝,辛苦是辛苦,但也嘗到了甜頭:“幸好姑姑幫我賣了那些庫存,要不然,我這些貨就壓住了,我算了算,我這半年賺了兩千塊,比我送海鮮強。”
主要是她一個人在家做的慢,而且還要做飯,做家務。
農忙的時候,還要去地裡乾活。
這個收入,她很知足。
起碼,這些設備錢是賺出來了。
“等過了年,咱們從墨城服裝批發市場那邊上貨,節約一下成本,一件衣裳賺一半就可以了。”蘇椒椒覺得她賺的不少,平均下來,一個月三百塊收入已經很不錯了。
彆忘了,她也不是沒日沒夜地上班。
她隻是利用空閒時間賺這個錢。
“椒椒,其實做衣裳我不愁,我就愁著出去賣,主要是我沒時間。”陳娟說出了她內心的苦惱,“你看,我去趕大集,一出去就是大半天,我媽和小穗穗在家裡,我根本不放心,不如咱們合作,我在家做,你和姑姑負責銷售,咱們五五分。”
“行吧,那咱們明年開始合作。”蘇椒椒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不過,機器設備都是你的,要是五五分,對你就不公平了,不如這樣,我給你一個市場批發價,至於我在城裡賣多賣少就是我的事了。”
雖說有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一說,但如果要是按照雙贏的角度來看,還是可以合作的。
如果說因為這些事,起了爭執,斷了來往,那也沒辦法。
不過,蘇椒椒不會考慮這些,人是活在當下的,走一步看一步再說。
“那就太好了。”陳娟就知道蘇椒椒會答應她的,她也知道合夥的買賣不好做,認真道,“椒椒,我要是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儘管說,咱們姐妹的目標就是賺錢,你不要為了幫我,自己賺不到錢,要是那樣的話,我會很難過的。”
“我知道你的意思,咱們隻有共贏才能走得長遠,隻要咱們彼此信任就好。”蘇椒椒知道,陳娟比她還要實誠,實誠到她都覺得自己是個虛偽的人。
不過凡事重在溝通。
隻要溝通好了,就沒什麼問題。
蘇椒椒幫她設計了一款寬鬆版的半袖衫,兩人連夜做了樣品,以陳娟的速度,五一左右差不多就做完了,剛好放在華聯商場那邊賣。
這種麵料的半袖衫批發價在九塊或者十塊,蘇椒椒給她照十塊算,陳娟賺五塊左右,她在華聯商場差不多能賣十五。
雖然看上去也算五五分。
但性質不一樣。
陳娟的批發利潤是固定的,但她未必能賺到五塊,做銷售主要看市場行情。
要是周圍的商家都賣十二三塊,二十五兩件什麼的,她也得跟著落價。
要是行情不好,賠錢處理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當然,要是行情水漲船高,她就能多賺點。
所以說,她賺多賺少是跟著市場行情走的,但陳娟是旱澇保收的。
陳娟的確很勤快,當天晚上就把樣紙剪了出來,連夜鋪了麵料,裁剪完畢。
她說切割機動靜太大,趁小穗穗沒睡覺,就趕緊把活乾完。
離過年還有三天,陳桂蘭和徐月娥把該做的都做完了,陳桂蘭一直沒回家看看,許久沒出門的徐月娥陪著她一起回了家。
剛好在胡同裡碰到蘇翠翠,蘇翠翠聽說蘇椒椒在陳桂升家沒回來,悄悄跑過來找蘇椒椒玩,看著放了一院子的年貨,很是羨慕,這才叫過年。
他們家準備的年貨,連人家一半的一半都沒有。
馮月芬知道蘇厚禮要帶著高美鳳母女倆回來過年,很不高興,說他們臉皮厚,不知好歹,連年貨都沒有好好置辦。
因為這件事,徐玉香還跟馮月芬吵了一架,氣得馮月芬讓蘇厚禮還錢,說他還了錢,她就去置辦年貨。
快過年了,家裡的氣氛卻沉重的很。
小穗穗睡著了,陳娟和蘇椒椒閒著沒事,兩人坐在縫紉機麵前乾活,蘇椒椒也沒拿蘇翠翠當外人,招呼蘇翠翠過來幫她剪線頭。
蘇翠翠拿了小剪刀坐在蘇椒椒麵前剪線頭,打趣她:“過年還這麼忙,你這一年下來得賺不少錢。”
“要想賺錢就得忙。”蘇椒椒許久沒有踩縫紉機,有些生疏,簡單的合縫也得比量半天,她問蘇翠翠,“你們什麼時候上班?”
“初五。”蘇翠翠答道,“我們廠接了那個睡衣訂單,比往年忙,一上班就得加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