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前麵的幾卷,我也想寫個總結,說明一下這一卷在主線劇情中的作用。
現在出了王靈官這檔子失誤,我乾脆一起說一下。
這一章的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說鹹陽風雲卷,小羽在鹹陽期間心態的轉變。
第二部分,解釋王惡事件中,小羽的想法,以及我的想法。
********第一部分**********
小羽最開始去鹹陽,純粹奔著利益去的。
她來神州,本來是尋仙緣的。結果殺了黃安,在玄門圈子混不下去了。孟岐透露了大秦底蘊,她便去了鹹陽。
這是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她的心態就是儘量撈好處,儘量利用前世記憶少沾染因果與業力。
因為這種心態,她其實不願當大秦太師。她隻想等到劉邦攻入關中,大秦滅亡後,她帶著剩下的、聽話的嬴氏一族去西邊。
————————
等孟岐掛印而去,她見識並掌握了大秦底蘊,她的心態已經變了,因為好處太多。
這是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她依舊不打算改變秦漢大劫的既定命數,隻希望大秦堅持久一點,讓她能把嬴政留下的底蘊消化完。
其實,她此時的想法比較自私,也比較愚蠢——拿到的好處越多,沾染因果越大,已經不是她想咋樣就能咋樣了。
在儘量為大秦延續國祚的心態下,她開始幫神州疏通地脈,改變“龍脈死,精華泄,神州氣運逐漸衰弱”的局麵。
然後,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小羽遇到了浮丘公,她的視角第一次從棋子升級到棋手,心裡有了些觸動。
從剛入神州的小羽,到此時,是小羽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漲見識的過程。
人的三觀會隨著見識的增長而改變。
不過,此時小羽依舊隻有一股子“我不服,我不願待在棋盤上”的倔強,並沒形成新的三觀,也沒什麼偉大的計劃——無論是對她自己,也是對天下。
——————————
接著,烈陽侯殺嫪毐,天地大劫進入第二階段,小羽回到鹹陽,心態也進入第三階段。
她在地府見到了特權(權柄的權,權柄擁有真實力量)帶來的不公,也明白了天命的運轉模式。
也即是說,她見到世界不美好,還恰好明白世界可以改變、該如何改變。
小羽的性格,有讀者說她雙標。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隻說我作為作者,為小羽設定的性格:她是自私又狡猾的利己主義者,她明白三清道祖製定的世界規則是“秩序”,便爭取處處占據道德製高點(不等於她真的至高至聖);同時她又保留做人的基本道德觀,當她能力足夠,又讓她遇到時,她是很樂意伸出援手,做出改變,而不在乎什麼代價。
嗯,當她能力足夠,她不在乎代價。她能力不足,代價鐵定是“事情辦不成,她也會送命”,她便不會乾。
比如,她年紀很小時,就在沙丘拜玉帝、三清、佛祖。
難道她真的虔誠?扯淡,她隻是想討好能給她好處的無上存在。
比如,她遇到朱一套女兒被欺辱,她會幫忙,不在乎什麼代價。
她遇到西蜀被妖患威脅,主動擔任西蜀宰衡,免費除妖。可她除妖時,並非所有妖精全部殺死。
有個叫“珠兒”的半妖,不曉得讀者還記不記得。
總之,小羽不會學習超人,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人。可如果讓她遇到了、發現了,而她有有機會拚一把,能夠將事情解決,她願意拚一把,哪怕會遇到危險。
說完小羽的性格,我們再回到她的“第三階段形態轉變”。
她在地府見到了不公。
她又剛好從浮丘公事件中知道:天地大劫猶如一次係統更新,盤古世界是硬件,生存於世界的種族是軟件、是數據,依附硬件存在。
此時人族為天地主角,人道的運轉規則就是盤古世界的操作係統。
從封神大劫,到此次秦漢大劫,都是人道規則要發生改變。
封神大劫,主要完善神道,神道為人道服用,完善神道來服務人道,讓人道更好地發展。
到了秦漢大劫,“天道”(不是天帝,包括天帝、神仙、凡人在內的所有三界眾生)認為“人皇之權”過於強大,已經對人道造成反噬。
於是,新的操作係統會削弱皇帝的權力,把皇帝從人皇(人王)變成天子。
人皇不僅有皇朝氣運加持,還能操控真實不虛的天地權柄。這種權柄,小羽湊地“天地人”三才之力時講過,這裡不再詳說。
總之,人皇之權太強,天子依舊保留人道氣運加持,依舊鬼神難侵(保留名分,名義上的權力),卻失去人皇之權(真實的力量)。
小羽之前不懂,不懂便不會多想。
現在她懂了,按照她的性格:遇到了,且有機會有能力拚一把,她該怎麼做?
理所當然,她想摻和進來:憑什麼這群準大羅能引導大劫的走向,確定人道變化,我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在新的操作係統中添加我的程序代碼?
她的動機就是親眼所見的不公。
就是她在閻王麵前說的那句話:沒有什麼特權,是理所當然存在的。
如果大家忘記她為何說這句話,可以回看1092章。
我這裡隻說結果。
結果是,小羽的思想進入第三階段:不如以現有的大秦帝國為平台,搞一場大的。
現在,請讀者進入不同視角:在小羽的視角,她一步步走來,都很隨機,很“天命”;上帝視角,為何熱乾麵要安排小羽留在大秦搞事,而不去彆的地方?
比如,去大漢當國師?
答案書中也透露了。
在873章,小羽傳授呂雉《庶民之力》時,小羽的心理活動:她這個當師傅的,都不敢去見《庶民之力》大成的呂雉......喔,應該是呂後。
怕被弑師。
如果把諸位換在小羽的位置,你們敢去見掌握力量的呂後不?
見都不敢見,還怎麼當大漢國師?
還有劉季。
劉季的描寫比呂雉多,我這裡隻挑選兩處:第一處,還記得劉季借福運幫無崖子渡劫的拜師考驗嗎?
他偷奸耍滑,壓根不願為無崖子承擔風險,發現不對勁,立即溜號。
彆說小羽的行為有利於人道。晁錯的政策還有利於劉氏大漢呢,不也被宰了?
第二處,在小羽送韓信給劉季時,托夢給劉季,在夢中見到劉季。無崖子向大漢皇帝劉邦請封,劉邦是什麼表現?若忘了,可以回看1042章。
其實不用我說太多,諸位也了解劉邦與呂雉兩口子的為人。
張良就是劉邦的國師啊,張良什麼結局?
劉邦當了皇帝,他立即遠離朝堂,明哲保身。
韓信、彭越、黥布之類諸侯王,就不說了。
再說個樊噲,樊噲跟劉邦關係多鐵?
隻因樊噲是呂雉妹夫,而當時呂家已經威脅劉家統治,劉邦毫不猶豫,下達了殺樊噲的命令,隻是陳平沒執行這一命令。
其實,蕭何也活得戰戰兢兢。
同樣是一國丞相,看看李斯活得多瀟灑?
政哥的氣量真沒得說。可史書上,好像沒誰誇讚過嬴政善待功臣......白起不是嬴政的鍋。呂不韋沒直接殺掉,被發配了。
劉季是寬厚長者,是講義氣的豪俠;已成大漢皇帝的劉邦,進化成了政治生物,考慮得就多了。
劉季的大漢,對小羽而言,不是個好掌控的平台,項羽更不用說,
換成大秦呢?
若嬴政還活著,小羽有多遠跑多遠。
嬴政死了,胡亥大帝......連趙高都能拿捏胡亥大帝,小羽的能力比趙高還差?
除非小羽回到西蜀選擇躺平,當個逍遙散仙。隻要她欲要在中原、在盤古世界的中心舞台有一番大作為,大秦不是完美平台,卻是相對來說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