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三聲雞啼,整個實驗室的牆壁,都跟著波動起來,燈光忽明忽暗,屋頂上灰塵簌簌往下掉落。
小家夥們,尤其是泥俑和羅裙們,一個個有氣無力,貼在牆邊,仿佛失去了所有行動能力……
隻有青燈仍然精神抖擻。一道電光橫空而起,準確地落在瓷公雞腦門上,給它全身洗了個澡:
【閉嘴!】
瞬間,異象消失,實驗室燈光穩定,牆壁恢複堅硬筆直。而那隻瓷公雞則瞬間停止動作,收斂了所有光彩,安安靜靜地站著,和一隻店裡剛買來的瓷偶無異。
沈樂鬆了一口氣,剛要細看,手裡驀然一震,“喀啦”一聲不祥的細響。
他反射性地伸手一按,把瓷公雞拍到桌上,縱身後跳。
尚未落地,麵前“啪”、“啪啪”、“啪啪啪啪”,連串裂響,瓷公雞雙翅、雞冠、腳爪,還有燦爛的尾羽,一片一片,四麵八方爆開……
“彆!”
沈樂急叫一聲,抬手指向前方。一股風漩平地卷起,向中心收束,務必將瓷公雞碎片全部留在桌上。
然而,那些碎片和風漩一碰,居然瞬間失速,甚至化為粉屑,簌簌落下。
等到風漩停止,桌上已經沒有半片可資辨認的瓷片,全都是五顏六色的瓷粉。隨手一捏,細膩程度,基本上能趕上蘭妝盒子裡的磨砂粉了!
“不是吧,這就自爆了呀?”
沈樂欲哭無淚。一直以來,他修複的小家夥們,從來隻有鬨鬼的,乾擾周邊的,散架回原樣的,還真沒有出現過這一款自爆的。
你自爆了,要我怎麼把你修複回來?
瓷粉掃一掃,回爐重燒嗎?
話說高嶺土燒成瓷器的過程中,物理化學變化是怎麼樣的?壞了,本科階段記得學過的,但是已經忘掉了,還得回去查書——
所以這些瓷粉,加助熔劑回爐重燒,還能燒成瓷器嗎?
這個問題,難度有點高,大概不是查書能查到的,得回去問問學校裡的教授,或者拜托教授在學術圈裡問問……
沈樂一邊唉聲歎氣,一邊找了個最小的、博物館裡清潔絲綢製品吸灰用的吸塵器,把這些瓷粉一點一點吸起來,用專門的盒子放好,寫標簽貼封條。
全部做完,捧著盒子,精神力慢慢滲入其中,嘗試感應它的波動。你不想被修好,你倒是說啊!
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溝通,有什麼需求,能滿足的,我都可以想辦法滿足!
你為什麼要一言不合就BOOM給我看!
沈樂的精神力在瓷粉當中慢慢遊走,浸潤,覆蓋,挑選,感應。
許久許久,就在他以為這隻瓷雞已經完全自爆,靈性灰飛煙滅的時候,冥想世界當中,升起了一團小小的靈光:
“呀,是一隻小公雞呢!”
一雙幼小的,卻依然有些粗糙的手,捧起了一團毛絨絨的小雞。高高舉起,對著太陽,怎麼看也看不夠:
“它好漂亮啊!阿媽你看,它的尾巴上,有一根紅羽毛,特彆亮!”
“嗯嗯嗯,紅羽毛,紅羽毛。”女主人心不在焉地應答,一邊手上“奪奪奪奪”,不停地剁著爛菜葉子:
“那這窩小雞就歸你養了。——彆光顧著看,把它們放到草窠裡去,當心凍死!”
紅羽毛的小公雞,在小女主人這裡得到了格外的偏愛。彆的雞雛都吃切碎的草葉,隻有它,小姑娘出去一趟,總能給它抓回來幾條蟲子,悄悄喂給它吃;
等到小雞們長大一點,母雞照例要留著下蛋的,公雞捉去或殺或賣的時候,小姑娘又護著這隻小公雞:
“這次不要捉小紅吧!捉彆的雞!它這麼漂亮!”
這樣護著,寵著,等紅尾羽公雞長到六個月的時候,它雄赳赳,氣昂昂,已經和雞群的首領差不多大了。這下,連女主人也舍不得殺它了:
“小紅可以留種呢!”
留種,看守雞群,看護家裡的小母雞。鬥敗一代代的小公雞,鬥敗彆家的大公雞,成為這個家庭,甚至整個村子裡的雞王——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仿佛可以永遠這樣過下去。然而,終於有一天,女主人磨刀霍霍,叫過已經長大的女兒:
“去,把小紅逮住。”
“為什麼?”少女已經亭亭玉立,此時反射性地倒退一步,大吃一驚:
“小紅不是挺好嗎?”
“它已經養了五年了。”做母親的歎了口氣:
“老話說,‘雞六,狗八,貓十年’,養雞不能養過六年,會變成妖怪,對主人不利。乖,去把小紅逮來——”
“哎呀我肚子疼!”少女一捂肚子,掉頭就跑。跑到雞圈旁邊,忽然摔了一跤,再起來的時候,已經解開了小紅腳爪上的繩子:
“快跑!”她壓低聲音,自以為家裡誰都聽不見:
“快跑!再不跑,阿媽要殺你!”
一邊說,一邊爬起來往外奔,踉踉蹌蹌,雙臂揮舞。紅羽公雞受驚,張開翅膀,大叫著往外飛去,很快就飛了個沒影——
它從此消失在荒野,無影無蹤,也並沒有人會去漫山遍野找一隻雞。直到少女出嫁,生子,平靜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也許她就能這樣,過完寧靜安穩的一生……
亂兵破門。
“救命!”
刀光中,慘叫中,已經不再年輕的女子,抱著兩個孩兒絕望地喊了出來:
“救命——”
驀然間,一道彩光如旋風刮過。一隻足足有半人多高,雙翼如同錦繡的大公雞飛了進來,抓,啄,拍,打,隻片刻,就在亂兵中激起了一片慘叫:
“妖怪啊——”
沒多久,援軍趕到。公雞悄然而來,悄然而去,再次消失在荒野。但是,它的存在,已經被當地人記錄下來,很多很多年後,上了劍派的捉妖名單……
“啊這……”
沈樂尷尬了。他捧著那隻盒子,一時不知道怎麼和雞妖的殘靈溝通:
“這個,當初收你的那位道長,應該也去世了吧……還是你希望,我把他的徒子徒孫打一頓?”